这个千古第一女帝,亲手推倒大周根基,眼睁睁看着自己缔造的帝国濒临崩溃。
武则天面上毫无感情波动,只是有股浸透骨髓的无奈和悲凉。
在亡国和亡中原面前,她做出了选择。
亡国,沦为枭雄的垫脚石。
而中原者,千古罪人!!!
就算再过千年,司马家恐怕也很难洗刷耻辱!
她武曌不希望自己成为后世唾骂的对象,她永远不会!
“不可!”
武三思面容扭曲至极,他像被抛弃的垃圾般凄厉嘶吼:
“陛下,让长安城抵挡西域联军,唐休璟按兵不动,依旧屯兵潼关!”
轰!
轰轰!
犹如九天惊雷炸响,群臣毛骨悚然。
这竟然是帝国储君说出的话?
太可怕了!
绝境之刻,武三思终于释放内心最阴暗的一面。
崔玄暐脸色僵硬,嘴唇轻微蠕动,骇然至极。
这废物脑袋该有多蠢啊,这番话传出去,河北道,陇右道百姓,岂不是要跟他不死不休?
按兵不动,任凭西域联军烧杀抢掳,任凭蛮夷践踏中原文化?任凭百姓沦为待宰的羔羊?
愚不可及!
御座上武则天表情阴沉如水,群臣也怒发冲冠。
武三思竭力控制恐惧的情绪,颤声道:
“臣一时失言,请陛下恕罪。”
“臣言下之意,潼关兵马不能轻举妄动,由各州郡募兵,前去讨伐西域蛮夷。”
此话,群臣露出鄙夷的神色。
一群新兵蛋子,怎么跟西域那些久经沙场的精锐打?
你不如直接挑明说,天塌了有高个子挡,毕竟长安在更西边,先着急的也是张巨蟒。
可万一此獠奉行不抵抗政策,蛮夷忌惮此獠的威名,会选择绕过长安。
这种可能性极大!
大厦将倾倒的局势,选择不抵抗,恐怕是最利己的决策!
而张巨蟒,永远是最自私的那个人!
武则天死死盯着武三思,冷声道:
“拟诏,勒令唐休璟速度率军西行!”
朝堂一片死寂。
狄仁杰缓缓出列,苍老着嗓音道:
“遵命!”
以宋璟为首的官员,纷纷出列: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连出自门阀望族的大臣,也蠕动嘴唇,小声附和。
中原沉沦,那才是灾难,有什么绝望能比得过文化断绝?
两杯毒药摆在眼前,他们宁愿选择毒性较轻的那杯。
张巨蟒这个恶贯满盈的畜生,终究还是渔翁得利!
就在此时。
“报,新罗使节求见。”
殿外传来御林军急促的声音。
朝殿空气陡然凝固,群臣面面相觑,都能看出对方眼底的期盼之色。
帝国上下亟盼佳音,难道援军来了?
武则天深呼吸一口气,朗声道:
“快宣!”
她表情隐隐透着惊喜。
新罗国支援会向世界传达一个信号,大周帝国有帮手!
越来越多藩属国会施以援手!
一个五官清秀,小眼睛高鼻梁的男子入殿,操着拗口的官话道:
“尊敬的陛下,新罗遭到倭国入侵,请求天朝上国发兵火速救援。”
轰!
此言不啻于晴天霹雳!
武则天颓然瘫坐龙椅,仿佛一瞬间苍老了十岁。
群臣脊梁一股凉意攀上,如坠冰窟。
武三思像是被一条毒蛇咬中,四肢都僵住了。
不是支援,而是半岛求援!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原王朝难道命中就有此劫?
“噗通——”
使节跪倒,额头磕在地板上,哽咽道:
“尊贵的陛下,新罗世代臣于周……”
“闭嘴!”愤青陈子昂截住他的话,戟指道:
“偌大的半岛,就抵御不住倭国的侵犯?”
使节带着哭腔:“倭国联合高丽,百济,大周宗主国若不是援助,我们新罗恐被吞并。”
话音落下,群臣想是吃了苍蝇般恶心!
倭国这群下三滥,这群鳖孙子!
得知中原危局,便迫不及待撕去恭顺的伪装,撕碎趁火打劫才是倭国本性!
关键是手段太拙劣下贱了!
有种就像吐蕃,南方联军那样,直接入侵大周。
非要去动大周的藩属国新罗,半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是扶持的新罗被吞并,那辽东就不得安宁!
张说站了出来,言辞义正道:
“你们新罗表面称藩,实则心怀敌意,援助之事,恕大周无能无力!”
群臣纷纷颔首。
自家已经火烧眉毛,还来帮你,你算哪根葱?
其实新罗国挺恭顺,至少比以前的高丽好百倍。
可惜眼下大周自身难保,很难再照顾小弟了。
怪就怪你们弱小,怨就怨倭国无耻!
“大周陛下!”
新罗使节声泪俱下,不停地磕头:
“恳请贵国出兵援助,新罗子民感激涕零!”
群臣情绪有些复杂,失落,愤怒,无力感……
唐高宗时,当年倭国倾举国之兵,可惜在唐新联军的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而倭国自此中原有了畏惧之心,接连不断的遣使前来学习。
没想到中原遭遇危机,倭国就敢染指半岛土地。
看来这群倭人,骨子里就是欺软怕硬!
“大周陛下!”
安静的朝殿内,新罗使节声泪俱下,一遍遍地哀求。
狄仁杰捏了捏眉心,强制让思绪保持清醒。
新罗还是得帮!
对中原王朝而言,那地方没啥耕地,打下来还要派兵驻守,得不偿失。
让他们做门卫,却是极佳的选择。
可现在,倭国要入侵这片土地,相当于拿刀割大周的肉。
这是断然不能容许的!
他抬头看向御座,正好看见陛下森冷愤怒的目光。
武则天盯着新罗使节,平静道:
“朕重申大周帝国对此事件的严正立场。”
“新罗是中国的藩国,一直朝贡不断,倭国必须收兵,如果再侵犯新罗,明年必将发兵覆灭倭国!”
新罗使节脸上的激动之色渐渐消失。
都是空话,隔着大海严厉谴责倭寇,有什么用?
而且大周帝国自顾不暇,威慑力也远不如从前,倭寇恐怕已经不把大周放在眼里了。
武则天缄默片刻,沉声道:
“传朕旨意,命令大匠杜寂礼,即刻督造四百艘战船,用于装载军粮。”
“再命令营州都督裴文远负责将粮草调往前线。”
话音落下,新罗使节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兴奋道:
“多谢大周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面无表情,“行了,退下吧。”
望着新罗使节远去的背影,群臣暗暗叹气。
陛下这番话也是空话,谈战船谈军粮,就是没说兵马。
为今之计,咱们大周只能鼓噪声势,要是倭国吓不跑,那实在没办法了。
出兵是绝不可能的,大周要是再派兵马驻扎新罗,那时无论胜败,军费所耗难以胜计,形势更加堪忧。
群臣眼底愁色愈浓,那一百多万联军,又该如何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