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很清楚,当初面对皇太极,只要不是太过分,凭借自己三兄弟手中掌握的实力,皇太极也不能真正的拿自己怎么样,更没有性命之忧。
可如今不一样了,大清没了,三兄弟变成了两兄弟,全部实力加起来也不是沈浪的对手。
而且沈浪甚至都不需要自己亲自出马,只需要给归顺的豪格等人下达一道命令,就可以让其中一支女真人解决掉自己两兄弟这支女真人。
继续仇恨下去,除了自取灭亡之外,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接受现实,尽可能的放下仇恨,才能生存下去。
想通了这层关系,多铎做出相应的改变,也就不难理解了,至少他现在表现上是如此了。
“东华,给豫亲王也拿一支鱼竿吧。”沈浪随口吩咐道。
没一会儿,李东华让人给多铎也拿来了一根鱼竿。
从多铎抛竿的动作来看,沈浪就知道,这家伙恐怕是根本没有钓过鱼。
不过,他今天的兴致好,不介意传授两招。
“豫亲王啊,这钓鱼,除了要耐性好,而且也有不少的技巧。”
多铎连忙道:“沈大人必是其中能手,还请大人赐教。”
沈浪也没怎么隐瞒,随即告诉他怎么判断鱼情,怎么选择钓位,针对不同鱼种选择不同的饵料,如何诱鱼,如何遛鱼等等。
说罢,沈浪又补充道:“西伯利亚虽然苦寒,但不缺钓鱼的地方,有空多练练,多总结一些经验。钓鱼虽不容易,但也没有那么难。”
“多谢大人教诲。”多铎连忙道谢。
“你现在的钓位就不好,离我太近,想要把我这里的鱼再诱过去可不容易。”
说话间,又一条鱼儿上了沈浪的钩。
而多铎则按照沈浪刚才教的,开始去选择一个合适的钓位,首先肯定是要离沈浪稍微远一些。
时间一点点过去,沈浪这里基本每隔一段时间都有鱼儿上钩,其中几次甚至放下去没一会儿就有鱼咬钩,让沈浪收获满满。
多铎估计,仅仅小半天时间,沈浪可能已经钓了一百多斤的鱼了。
而他这里,却冷冷清清,连鱼咬钩的次数都屈指可数。
好不容易咬一次钩,却因为一激动,直接把鱼带飞了起来,鱼也脱钩而出。
女真人本就是渔猎民族出身,现在竟然连一条鱼都钓不起来,多少有些丢面子,多铎也很是郁闷。
没想到那么愚蠢的鱼,沈浪一钓一条,一钓一条,自己却一条都钓不上来。
打仗打不过沈浪也就罢了,竟然连钓鱼都差距这么大。
于是,接下来一阵子,多铎没有急着离开京师,而是每天都来什刹海练习钓鱼。
当然,练习钓技是一方面,他也想多找机会与沈浪接触一番。
因为他很清楚,与沈浪打好关系,对自己两兄弟这支女真是百利而无一害。
而有共同的爱好,并且能够互相交流,自然是非常好的捷径之一。
只可惜,沈浪可不会那么闲,天天来钓鱼。
多铎每天兴致勃勃的来,半天之后又双手空空而归。
坚持了六天之后,他直接将鱼竿扔了,感觉大明的鱼对他都不是很友好。
除了钓鱼,京师其他的一切真的让人流连忘返。
多铎甚至想起沈浪当初随口调侃的一句话:“有没有一种想投降的冲动?”
说实话,他是有考虑过的。
抛开所谓的仇恨不谈,向大明投降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反正复国无望,哪怕投降之后做一个闲散王爷也比在西伯利亚那苦寒之地强。
不过,这种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毕竟作主的也不是他多铎。
而且沈浪也明言现在不会接受,这个时候表露这种心迹,只会被看轻。
既然如此,京师也不是久留之地,终究还是要回到那苦寒的北方。
再见了京师,这次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日再见之时,不知会是何种景象。
又或许,能否再见呢?
多铎一行离开了京师,甚至他离别之前请求向沈浪当面告别,沈浪也没有答应。
于是,多铎又再次坐上了蒸汽火车,虽然是相同的路线,但心情却是完全不同。
同行的随从大多也是如此,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这一离开,又要回到西伯利亚去过苦日子了,以后也恐怕再难回来了。
如果没有见识过这样的花花世界,他们可能还不会有什么念想,可现在不但亲眼见过了,而且还有幸体验了一番,想要完全忘却,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他们也是收获满满,因为每个人都带了一些好东西回去。
“鄂勒和达,你买的什么?”
“我买的火柴,没听说过吧,这东西太好用了,一划就着,比火镰、火折子方便多了。”
“是吗?这般神奇?给我看看。”
鄂勒和达沉吟了一下,然后才宝贝似的从怀里摸出一盒火柴。
旁边的同伴想伸手过来拿过去看看,都被他一巴掌扇开。
这是一个还没有半个巴掌大的小方盒,正面贴着一张红色的小贴纸,上面写了几个汉字,应该就是火柴的意思。
两侧则是两张黑色的贴纸,还有些粗糙。
可就是这样一个小方盒,设计得也很是精致,就像一个小抽屉一般,中间可以推出来。
抽屉推出来后,里面躺着一根根细小的红头小木棍。
“这就是火柴?”旁边的几人都很好奇,这样的小木棍就能够代替火镰和火折子吗?
“当然。”鄂勒和达很是自豪的回答道,对自己买来火柴带回去很是满意。
“怎么用?怎么用?”几人争先恐后的催促道。
鄂勒和达有些不舍,但为了满足自己那点虚荣心,还是小心的从盒中抽出一根火柴。
将抽屉推回去后,他将火柴盒侧过来,然后拿着火柴棍,将红头的部分往黑色贴纸上一擦。
只听到“嗞啦”一声,火焰瞬间从小小的火柴棍上迸射出来。
“哇,一划就着,太神奇了。”
“是呀,我怎么没有看到这火柴呢?不然我也买几盒了。”
“盛京应该有,有钱还可以在盛京买。”
“哪还有钱?明国现在都用那纸钱了,带回去也没用,就直接花完了。”
听到周围同伴对火柴的羡慕,鄂勒和达也很是满足,回去之后很可能还会再风光一次。
“鄂勒和达,你肯定不只买这一盒,均给我几盒呀。”最开始和鄂勒和达搭话的同伴连忙道。
“不行不行。”鄂勒和达毫不犹豫的摇手拒绝。
“我拿东西给你换。”
“什么东西?能有我的火柴好?”
“嘿嘿,那可不一定,我买的是护目镜,这可是好东西。西伯利亚风雪大,而且以后我们可能都要换上火器了,这个也可以防烟熏着眼睛。”
鄂勒和达道:“这个确实不错,以前看明军用过。这样,一盒火柴和你换一个。”
“火柴多少钱一盒?”
“肯定不比你这个便宜。”
“不行,一个护目镜换十盒火柴。”
“十盒?那算了,你自己拿着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