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大明与红毛鬼交恶,小民与红毛鬼之间的贸易越来越不稳定了,生意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在荷属东印度公司被大人您灭掉,红毛鬼被赶出南洋之后,小民的生意便一落千丈,甚至连一些货款都没能收回来,亏了不少钱。”
沈浪微微一愣,没想到此事的起因还在自己身上。
不过这潘友利也是够倒霉的,前后两次都栽在了自己手里。
潘友利本能的扫了沈浪一眼,眼神中似乎还有些幽怨。
他连忙避开沈浪的视线,继续道:“机缘巧合下,小民在吕宋结识了西班牙商人帕布洛先生,他还懂得红毛鬼的语言,因此我们能很好的交流。”
“帕布洛先生经常往返于吕宋与墨西卡,小民便趁机向他打听了不少有关亚美利加洲的事情。”
“因为小民知道,随着大明越来越开放,对南洋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前往南洋做生意的商人会越来越多,小民的家底根本无法与那些江南大富商相比,所以小民很难再赚到之前那样可观的利润。”
“那时小民就想着,有没有可能直接到亚美利加洲去做生意,利润肯定会比到南洋做生意大得多。”
“可小民也知道,大明的影响力还没有延伸到亚美利加洲,若盲目的前往亚美利加洲,风险太大了。”
“小民便开始不停琢磨,直到小民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办法……”
说到这里,潘友利不由自主的停顿了一下,因为这个绝妙的办法,好像成为了自己的催命符,被火眼金睛的沈大人给识破了,然后才有今天这般下场。
沈浪也没有催他,潘友利微一沉吟,便继续道:“小民原本是想着和几个人一起联合开办一家公司,再以公司的名义去开拓亚美利加洲的市场,这样可以将风险进行分摊。”
“但是小民找的人,都觉得风险太大,不愿意参与进来。”
“其中一人甚至还说,哪怕到亚美利加洲的利润有一倍以上,他也宁愿选择到倭国或南洋做生意,毕竟风险更小,所花的时间也更短。”
“他甚至还调侃小民,若是小民到亚美利加洲将市场稳定了下来,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他倒是愿意加大对小民的投资,利润只分他一半都可以。”
“虽然此话不太中听,但却点醒了小民。”
“小民当时便想到,何不以此为幌子,告诉别的投资人,小民已经亲自到亚美利加洲认真的了解过了,每次出海,至少可以获得三倍以上的利润。”
“很多谨慎的商人不想冒太大的风险,那就不让他们承担风险,只要他们投资,就承诺给予他们一定的收益。”
“只要这个收益比在南洋和倭国赚得更多,又没什么风险,那肯定就会有人上当……”
“原本小民只是想多拉来一些投资,好让小民有足够的资本到亚美利加洲去搏一搏,只要成功了,小民很可能就一跃成为一个大富商。”
“若是失败了,大不了逃离大明,在南洋找个岛,或者直接去亚美利加洲。”
听到潘友利一开始就没安什么好心,以牛秉天为首的那些最开始上当的人,顿时怒不可遏,又羞愧难当。
虽然潘友利还未将自己所实施骗局的真正套路说出来,但沈浪早就知道这肯定是典型的庞氏骗局。
瞥了沈浪一眼,看到沈浪那丝毫没有期待的神情,潘友利有些恍惚。
自己这么高明的骗术,难道在沈大人眼中,只是几岁孩童玩的把戏不成?一点都不好奇?还是沈大人故意装深沉?
猜不透沈浪所想,潘友利不敢耽搁,连忙继续道:“小民没想到,小民这个骗局真正实施之后,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获得了超过一百万银元的投资。”
“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钱进来,因为得到消息的一些人,不用小民多费口舌,自己就会找上门来主动投资。”
“这个时候,小民的心境就慢慢的发生了变化。既然钱这般容易得来,那我何必还要去亚美利加洲去冒险?”
“这些人只是想要获得比到南洋或倭国做买卖更多的收益,而且不想承担任何风险,小民只要满足他们,在承诺的时间内将收益给他们,他们就会继续投资。”
“消息传开之后,还会吸引更多的人进来,小民的钱就会越来越多,也有足够的钱贴补前面投资人的收益。”
“至于小民是不是真的去亚美利加洲做生意,估计也没人去深究了。”
“果然,不出小民所料,在收到第一次投资的收益之后,那些投资的人,没有一个想着赎回本金的,还一个个加大了投资。”
听到潘友利终于将骗局的玩法和盘透露了出来,牛秉天等已经投资的人才恍惚大悟。
原来如此,竟然是空手套白狼啊,高,实在是高。
不过,这也让他们羞愧难当,果然便宜贪不得,天下间没有这么好的事,做生意更别想着坐享其成。
牛秉天瞬间想到了当初沈大人对自己说的一句话:“贪欲是最厚的遮眼布,切不可让贪念蒙蔽了双眼,一旦摔下悬崖,那就是粉身碎骨。”
“还是沈大人看得透啊,老夫这一辈子白活这么久了。幸亏沈大人撞见了此事,并果断出手,不然老夫被摔得粉身碎骨,那是迟早的事啊。”
在心中感慨完了之后,牛秉天便当即决定,一定要让人将沈大人这句话写下并裱起来,作为牛家的家训,让后世子孙时刻警醒,切莫再轻易上当。
看到潘友利又停顿了下来,沈浪便淡淡的道:“继续说下去,你自己的骗局,还是由你自己完整的说出来,这才会让上当受骗的人更加相信。”
“不然,即便是我,恐怕也很难让他们回头是岸。”
听了这话,潘友利微微一惊,顿时想到那次宴会上,好像也只有沈大人一人提出异议。
此时想起来,沈大人很可能当时就看出来了,可是没人相信沈大人的话,牛秉天那些人还主动站出来予以讽刺。
潘友利在心中无限感慨:“要不说沈大人还是沈大人呢?我潘友利也是倒霉透顶,早不来天津,晚不来天津,刚好在沈大人来天津的时候遇到了。”
“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呀。”
牛秉天也想到了宴会上的这一幕,脸上不由臊得慌,沈大人好心提醒,自己不但当成了驴肝肺,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将沈大人好好的训斥了一顿。
周围不少人的目光扫过来,更让牛秉天无地自容。
所幸沈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不但没有追究,甚至自己上次在蓬莱居大堂再找麻烦时,又提了一次醒。
沈大人为了不让我们这些人上当受骗,真的是操碎了心啊。
而作为骗局实施者的潘友利知道,沈大人恐怕是要将自己这个骗局当成案例来警示后来者了,所以才想让自己详细的讲述整个过程。
于是,他只能继续道:“小民为了让骗术能够不断的实施下去,小民知道,必须得让人相信远洋贸易公司的实力。”
“于是,小民利用手上的钱,不断给远洋贸易公司造势,并准备租更多的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