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告诉你,它叫千里传声筒,用此物,便可以与千里之外的人如面对面谈话一般。”
“知道沈大人在征伐你们倭国时,为何总能提前一步吗?就是通过此物节省了大量情报传递的时间,然后在你们完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们致命一击。”
听到翻译跟着说完之后,那原本有气无力的倭寇却是奋力的挣扎起来,并瞪大着眼睛看着刘千户手中的千里传声筒。
此刻,他总算明白当初佐贺藩在面对福冈军的突然袭击时,正在进攻柳河藩的佐贺军为何还能及时赶回的原因了,原来是因为此物。
“看来你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了,所以,在你的其他同伴招供了之后,我们第一时间便将你们刺杀的计划通知给了沈大人。”
“沈大人的亲兵都携带有火枪,在有足够准备之下,你们想要刺杀成功,简直是痴心妄想。”
“实话告诉你,就在刚才不久,火车上已经传来消息,进行刺杀的人已经被全部击杀,沈大人毫发无伤。”
“所以,我现在对火车上有哪些刺客,已经丝毫不感兴趣,我只想知道,是谁告诉你们沈大人会乔装乘坐火车的?你们在我大明潜伏这么长时间,是谁给你们提供的帮助。”
毛屋吉次既然相信了大明有千里传声筒这种神奇之物,也就没有理由不相信沈浪已经提前得知了刺杀行动的事实。
在大明的地盘上,在沈浪精锐亲兵的保护下,想要成功的唯一可能性,就是出其不意。
一旦沈浪提前有了防范,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所以毛屋吉次原本已经有些崩开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了一大截。
除了心里上的震动,身体上的痛苦似乎也更难受了。
锦衣卫的这种刑罚看似简单,但是太痛苦了,根本不是鞭刑、烙刑能比的。
虽然现在暂停了行刑,但是每呼吸一次,毛屋吉次都要承受一次世大的痛苦,整个胸口里面好像有千万根针同时在刺一般。
见毛屋吉次还没有要开口的意思,刘千户拍了拍他的脑袋,淡淡的道:“看来,你是不进棺材不掉泪。”
“我们沈大人对你们这些残兵败将的余孽已经够宽容了,没有赶尽杀绝,没想到你们不感恩戴德,甚至还跑到我大明妄图刺杀。”
“消息已经通过千里传声筒传到了你们倭国了,留在你们倭国的李大人已经开始行动,这次一定要将你们斩草除根。”
“你不是有一儿一女吗?儿子快成年了,刚好可以抓到我大明来修铁路,还有那你十四岁的女儿,为奴为娼也很不错呀。”
听到后面这句话,仿佛一下子触动了毛屋吉次最敏感的神经,他不由奋力的挣扎起来,不顾体内的痛苦出声道:“八……嘎,你们有什么手段冲我来,对两个孩子下手,与土匪何异?”
听了翻译说完之后,刘千户立即冷笑道:“现在不装哑巴了?你们这些倭寇有何脸面把我们比做土匪?你们袭扰我大明沿海两百余年,造的孽何止是对两个孩子下手?”
“现在对你们用点小手段,我们就是土匪了?”
毛屋吉次知道,讲道理,自己是讲不过明国人的,因为纵观这两百多年来,日本确实对明国多有进犯,如今被报复,也只是在替祖宗还债罢了。
刘千户懒得再与毛屋吉次废话,立即道:“好了,他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再给他来几桶水。”
水刑又继续开始,但毛屋吉次的心里防线已经崩塌得差不多了,所以连一桶水都没有坚持完,便趁着一个间隙连忙从牙缝中挤出两个字:“我……说……”
刘千户随即抬手制止行刑,然后淡淡的道:“你们这些倭寇就是贱骨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锦衣卫审讯出来的情报第一时间通过千里传声筒报告给了还在火车上的沈浪,沈浪这才知道此次针对自己的刺杀,竟然是如此庞大周密的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已经策划了几个月时间,而且其中包含了倭国人、女真人,甚至还有大明的内鬼。
而这些人和势力,无一例外,都当沈浪是平生最大的敌人,所以原本互不认识的他们,竟然慢慢的走到了一起,然后发挥各自的作用,联合起来想要一举将沈浪击杀。
可是,沈浪不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这几年来,即便在大明的地位节节攀升,几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也一直非常的低调。
平时出门,甚至还会乔装打扮一番,所以很多对手,哪怕恨沈浪恨得牙痒痒,但是连沈浪究竟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但是,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通过与沈浪相识之人,一点一点的临摹、修正沈浪的画像,慢慢的就弄清楚了沈浪大概长什么样。
不过这第一步,主要是靠大明内部人,还有像豪格、济尔哈朗、索尼这些高级别的归顺大明的女真人。
首先要有机会见到沈浪,才能通过向画师叙述,一点点的勾勒出沈浪的真实面貌,让人通过画像便能够认出真人。
所以倭国人基本是没什么机会的,这也是他们需要与内鬼和女真人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这只是开始,光知道沈浪的长相还不行,还得提前弄清楚沈浪的行踪,才能针对性的着手制定刺杀计划。
毕竟沈浪不是一般人,平时出行都有精锐亲兵保护,如果是在军中,那更没有丝毫机会了。
在人生地不熟的大明,倭国人连隐藏自己都费劲,更别提调查清楚沈浪的行踪了,所以这个任务还是只能交给内鬼和潜伏在大明的女真奸细。
而这些人早就在暗中监视沈浪的行踪,而且已经持续了几年时间,比倭国人早多了,因为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除掉沈浪,去年沈浪大婚发生的刺杀行动,就与他们有不小的关系。
这些年,这些人陆续在大时雍坊置办了一些产业,几乎将沈浪出府的必经之路都给监视住了,甚至还包括沈浪有可能去到的京城其他地方。
日复一日的监视从沈府出来的所有人,就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刺杀机会做准备。
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因为沈浪这几年都很忙,大多时候都在南征北战。
不是在辽东,就是在福建,甚至还去了倭国,行踪不定,刺杀完全不可能。
直到倭国的战事告一段落,大明第一条铁路即将通车,沈浪从倭国回归,崇祯亲自要为京津铁路的开通举行仪式。
这所有消息结合起来,让幕后主使猜测到沈浪肯定也会关注京津铁路。
而且他们还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情报,沈浪的名字并未出现在开通仪式的名单中,这不是沈浪失去了崇祯的信任,很可能是沈浪会代表崇祯去微服私访火车的运行。
因为除了崇祯和太子等少数几人,没有哪个有影响力的人比沈浪更适合宣传蒸汽火车了,当初蒸汽汽车出现时,也是沈浪亲自参与了宣传,从而让蒸汽汽车迅速被大明百姓所熟知。
这几年蒸汽汽车的迅速发展,与那次的宣传也有着不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