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直到一个多月前《明日亲善条约》正式生效时,申万林不惜拿出几间上好的店铺抵押,在银行一口气贷款两百万银元,一口气全部投入到倭国去了,成为大明第一人,远远超过后面其他家族的投入。

正是由于这种魄力,在这短短五年左右的时间内,申家便一跃成为整个京师十大豪商家族之一,享誉全国。

而申万林那句“跟着朝廷走,才有肉吃”,更是成为了经商的至理名言。

如果放在以前,再大的商人也只是一个商人,地位上依然是士农工商中的最低等。

但如今,随着朝廷对商贸的大力扶持,取消了对商人的各种限制,商人的地位迅速攀升,豪商的地位已经丝毫不亚于一些显贵了。

所以,当听到沈浪说自己姓申,并且是来自南熏坊那个申家时,不少人都投来敬畏又羡慕的目光。

而以沈浪如今的地位,冒充申家人,自然不是高攀,也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因为十个申家都比不过一个沈字。

他之所以愿意冒充申家人,一是因为申字和沈谐音,另一个原因是申万林的一些性格,他也很喜欢,而申家的成功,与申万林的作风息息相关。

就连崇祯,也对那句“跟着朝廷走,才有肉吃”,赞不绝口。

一个商人,能够引起这个时代皇帝的关注,可不是一般的难,也是莫大的荣耀。

不过,沈浪冒充申家人,并不是提前想好的,而是刚才临时起意。

因为他之前一直不想太高调,现在即便让人看出身份不凡,但他还是不想暴露自己的真正身份。

可是在外人看来,都已经自报申家人了,那身份上肯定不可能再隐瞒了,所以连身前这个阅人无数的年轻公子也是深信不疑。

不过,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惶恐不安,甚至阿谀巴结,因为他的身份一样不简单。

正因如此,不待沈浪问起,他便主动自报家门道:“在下王思诚,来自大时雍坊的王家。”

大时雍坊,虽然在繁华程度上与南熏坊略有不如,但也是毗邻皇城,而且整个坊比南熏坊要大得多。

甚至很多住在大时雍坊的人,比住在南熏坊的更加骄傲,因为沈浪沈大人的沈府,就位于大时雍坊。

能与沈大人住在一个坊,这对大明百姓来说,是多大的荣耀啊。

因此,这王思诚特意说出大时雍坊,也有这个用意。

大时雍坊的王家在财力上虽然比不上申家,但是其在京师的影响力,却不是申家能比的。

因为细算起来,王家与皇家可是有着一定的血缘联系的。

当初实行“崇祯新政”时,陛下不是终于对自家人下手了吗?各地的藩王被强行削藩,而且嫡系子弟被要求全部迁入京师。

同时,朝廷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供奉他们,需要他们自谋出路。

不过,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朝廷允许他们自由经商,并在税赋上面给予了一定的优待。

于是,一些精明的藩王便抓住这个机会,不惜通过联姻的方式加强与其他财力雄厚的豪商之间的联结。

然后,双方借助这层关系,再一起联合投资。

这样,不但可以迅速的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税率的优待,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对那些豪商来说,朝廷已经将这些藩王该剥夺的都剥夺了,应该不会再向他们下手了,所以与这些藩王合作,风险并不大,但是收益却不小。

在上层圈子中,特别是京师这样的圈子,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势。

没有势的,得想办法去弄,弄不到,那就去借,这些落魄的王爷便再合适不过了,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肯定能够有效的提升自家在京师的地位。

哪怕这些是被削藩的王爷,但他们身上的皇家血脉是削不掉的,现在依然顶着皇族的名头。

而且,与他们一些联合投资,还能够少交税,这不就是利润吗?

所以,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那些被削藩,还被强行要求入京的王爷,原本心中对崇祯还是有很大怨气的。

认为崇祯违背祖宗遗愿,强行剥夺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很多特权,让以后的生活变得越发“艰难”,子孙后代更难“生存”,这不成了全天下人的笑话吗?

所以,一些人还准备暗中联合对朝廷不满的人阴谋造反。

但是,当他们成为京师上层圈子的香饽饽之后,慢慢的就将心中的怨气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因为他们在地方,也没有什么实质的权利,主要干的两件事就是生孩子,然后不断敛财。

现在在京师,既然也找到了生财之道,那自然没必要再冒风险与崇祯过不去,和京师的豪商联合起来赚钱不好吗?

只要有钱了,想生孩子,那还不是可劲的生。

于是,这几年来,皇族与豪商联姻的事情几乎没有间断过,大时雍坊的王家便是其中之一。

与他们进行联姻的,是原封地在山西的晋王,王思诚的大哥迎娶了晋王的长女,二姐则嫁给了晋王的庶子。

有了这层关系,双方在这几年中陆续进行了各方面的合作,利益捆绑得越来越深厚,双方各取所需,王家的地位在京师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同于一般的豪商。

但是,这几年迅猛崛起的申家却没有赶上趟,毕竟申家的底蕴还是太薄了,很多人认为申家的成功就是靠投机取巧,不大被那些传承悠久的世家和老牌豪商看得上,这当中自然有不少是因为嫉妒心所致。

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初申万林公然支持“崇祯新政”,赞同削藩也得罪了这些皇族。

那些藩王的数量毕竟有限,但是京师的世家豪商却有不少,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尽量的避开申家。

这只能说,凡事有得必有失吧,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再让申万林重新选择一次,他依然会这么做的。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申家依然还只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申家,在这偌大的京师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很难引起上层圈子的注意。

那些藩王都看不见申家,又何谈选择。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申家在地位上不如王家这种与皇族联姻的家族,但是其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因为当初支持朝廷的政令,也得到了朝廷和官府的一些青睐,现在申家涉及的几个大工程,还是由朝廷拨款动工的。

其中就包括这京津铁路,还有京沈铁路,申家可是直接占了一些股份的,还能够参与一定的运营工作,这可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

正因如此,随着当初的事情慢慢过去,而京师商业圈子迅速膨胀,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于是,与申家不是竞争对手的势力,自然愿意与申家交好。

王家便是如此,双方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之前没多少交集,但互相熟悉一番也不会有什么坏处,说不定以后就有机会合作呢?

身为王家的一员,王思诚自然不缺乏这点头脑,所以当他知道这一行是申家人之后,便越发有兴趣了。

大明首席CEO》小说在线阅读_第7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朱三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首席CEO第7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