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沈浪立即认真的道:“我这人一向通情达理,也没说让你们一次性付清,更没让你们只能用银子结算。”

“开放通商口岸嘛,一个通商口岸我给你们两百万两的折价,仅仅十个,就可以免除一切赔款。”

十个,你以为日本是你明国?开放十个通商口岸,整个日本就成筛子了。

阿部忠秋已经完全明白,逼着自己赔偿巨额赔款只是沈浪的手段,其真正目的还是逼迫自己答应开放通商口岸。

其实,阿部忠秋也并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明军入侵的借口就是日本损害了明国商人的利益。

可是之前的谈判中,沈浪只谈钱和地,根本就没提过贸易的事情,所以他本能的认为沈浪只是想要更多的钱和地这样实打实的好处,不再提贸易这件事情了。

万万没想到,要了那么多地,又开口要那么多钱,终于还是露出獠牙了。

他不知道的是,有正史中那么多不平等条约作为参考,沈浪自然知道该怎么提条件以达到利益最大化。

阿部忠秋有心拒绝,也想找个借口结束今天的谈判,回去之后再从长计议。

可是,这姓沈的已经不给退路,今天没有达成和谈,他就要离开小仓城去长州藩了。

如果战事重启,再想结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到时候即便还能再谈,那付出的代价肯定也不会比现在的小。

他沉吟了一下,道:“沈大人,我们最后的底线,开放两个通商口岸,赔款我们出五百万两,需分十年还清。”

沈浪眉头紧皱,冷冷的道:“你自己也说了,将九州岛和长州藩卖了,都不值两千万两,你开放两个通商口岸,就想抵掉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用这样的底线来吓唬我?”

“沈大人,这不能用价值直接去衡量,如果你们明国的口岸花钱就可以开放,当初荷兰人肯定愿意花大把的银子在你们明国开放十个八个通商口岸,你们愿意吗?”

沈浪淡淡的回应道:“对荷兰人愿不愿意我不知道,但对你们倭国这样的兄弟之国,我是很乐意的。七百五十万两一个通商口岸,要多少,我给你们开放多少。”

阿部忠秋脸上的肌肉一阵抽搐,这姓沈的真的会抓把柄,一不小心就掉进圈套了,还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进行反驳。

果然,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这姓沈的步步紧逼,自己只能努力招架,这难免会防不胜防,露出一些破绽。

“沈大人,你们得到的已经够多了,贪得无厌只会让前面的谈判前功尽弃。”

“那样的话,我们将不会把伊予之二名岛割让给你们,也不再承认你们对九州岛和长州藩的占领,更不会赔偿你们一两银子。”

“四个通商口岸,赔款五百万两,分十年还清。不能再多了,否则,我日本与亡国何异?反正都是死,还不如拼死一战,死得有尊严一些。”

阿部忠秋终于是鼓足了勇气,保持了最后的一点倔强。

虽然从年纪上来讲,阿部忠秋当沈浪的父辈都绰绰有余,但是在底气上,阿部忠秋拍马都赶不上沈浪。

所以,阿部忠秋再愤怒,在沈浪眼中,也不过是色厉内荏罢了。

不过沈浪也知道,自己现在提出的这些条件,确实应该已经差不多到了倭国人的极限了。

如果再提更多的条件,恐怕是有不小的概率导致谈判彻底破裂,然后只能重新开战了。

当然,不管是沈浪,还是大明,肯定不怕开战,只是暂时没那么必要。

先将得到的好处兵不血刃的拿到手,等消化得差不多了,随时都可以找其他借口重新开战。

而那时,由于幕府承担了那么承重的负担,国内矛盾必然更加尖锐,其国力肯定也会进一步衰弱,打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所以,沈浪没再继续逼迫阿部忠秋,而是认真的道:“朝廷给我的任务本来是要求至少开放六个通商口岸,但是我给阿部先生面子,四个通商口岸我答应了。”

“不过,我也希望阿部先生也能给我一个面子,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由我来选。”

虽然沈浪说得诚恳,但是阿部忠秋怎么一点都不信呢?你沈浪要是会给我面子,我跟你姓。

但是他也清楚,沈浪说这句话的另一个目的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让双方不至于那么的剑拔弩张。

可是,如果让沈浪自己选择,那不用想,他肯定会选择江户、京都、大阪等这样的核心地区作为通商口岸。

然后,一边进行贸易,一边通过贸易的掩护进行各方面渗透,危害很大。

可如果拒绝,或者随便找几个偏远的位置给沈浪,那也不用想,沈浪肯定不会同意。

阿部忠秋斟酌了一会儿后,以防自己再入坑,他进一步确认道:“通商口岸只可用于通商之用,不可有明军进驻,明军朝廷官员也不可涉足。”

沈浪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当然。”

“沈大人如果还有其他条件,请一并说出来吧,这样没完没了的要求,我们再也承受不起了。”

沈浪轻笑道:“这是最后一个条件,只要你们答应,我便不会再提出其他要求了。”

听了这话,阿部忠秋才无奈的道:“那沈大人需要我们开放哪四个通商口岸?”

沈浪显然是早有准备,直接在身前的地图上画了四个圈,然后让人放到阿部忠秋面前。

“摄津国、山城国、尾张国、武藏国。”

看到这四个位置,阿部忠部的脸皮直跳,果然是选择了最为重要的地方。

其中大阪就在摄津国,而京都在山城国。

尾张国是如今的尾张藩,为御三家之一尾张德川的藩领,尾张国和相邻的三河国,是德川家的发迹之地,战略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重要。

至于武藏国,那就更不用说了,江户就在这里。

其实,在阿部忠秋向沈浪确认最后的条件时,便已经有所预见,他是准备接受了。

因为通过这几个月的战斗,幕府上下都看到了日本与明国的巨大差距。

明军在总共才出动了六七千兵力的情况下,就给幕府军造成了十七万的伤亡。

如果再算上九州岛奋力抵抗的岛原藩、柳河藩和小仓藩,整个幕府兵力的损失超过二十二万。

这么庞大的兵力,别说幕府了,就是明国这样的大国,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要知道,这还只是不到一万的明军,以明国的国力,出动十万、二十万的兵力根本没有太大的困难,到时候拿什么去抵挡?

所以,打肯定是打不过的,继续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和谈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如果促成和谈,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向曾经的老师再努力的学习,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提升日本的国力。

所以,就算沈浪不提出开放通商口岸的要求,幕府也会想办法与大明加强接触,努力偷师。

虽然开放通商口岸会带来各种弊端,但也会更方便的向明国学习,这也是阿部忠秋最终决定接受的重要原因。

而沈浪选择的这几个地方,都是幕府控制的核心区域,学习的话,也是亲近德川家的势力先一步学习,这有利于进一步的提升德川家的实力。

大明首席CEO》小说在线阅读_第72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朱三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首席CEO第72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