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沈浪解释道:“集装箱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铁盒子,并给它做成统一的标准样式。”

“这样的话,就可以在码头对货物进行分类装卸,将发往同一个地方的货物装在一个集装箱里,然后用一些吊装机,通过移动这些装好货物的集装箱到船上堆叠起来。”

“这些集满箱的四角都可以设计出卡扣,上下左右堆叠起来可以互相扣住,这样不但能够摆放得更整齐,更牢固,装得更多,也大量节省了在船上摆放货物的时间和人力。”

“以后,我们的蒸汽货车,甚至是蒸汽火车都可以做成集装箱的样式。”

“这样的话,蒸汽货车可以直接在各出货的工厂、公司、商铺就完成货物的分类和装卸。”

“然后蒸汽货车再开到港口,直接将整个集装箱卸下来,按目的地摆放好,待船只来了之后,统一装船就可以完成整个转运的流程。”

“这样就大大的简化了流程,节省了空间,节省了人力,节省了成本……”

虽然不是很懂物流方面的知识,但是朱媺娖听完之后,一双美眸也不由一亮,心中暗暗感叹后世人的聪明。

如此一来,港口中就不用积聚这么多的人力,装卸的时间也会大大的缩短。

而且商家的货物不用在港口进行漫长的排队等待,这肯定可以为商家节省大量的成本。

降低成本,就相当于赚取了利润,这对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随即,她便想到一个问题,有些担忧的道:“可如此一来,那岂不是有很多工人要失业?”

不过她迅速反应过来,相公那个时代有着十几亿人,科技不知道发达了多少倍,都不用担心那么多人失业,如今的大明何须去担心这样的问题呢?

而且,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忙碌的工作,稍有疏忽,也会有各种安全隐患。

正如相公经常说的一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想要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就要不断的科技创新。

沈浪不只是说说,回到京师之后,他便会向崇祯提出对港口的改革。

别小看这项看起来并不是多高端的改革,集装箱的技术含量似乎也不是很高,但足以对大明,甚至是对整个世界都带来巨大的改变。

正史中,正是因为集装箱的出现和大规模的应用,才直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态。

所以,集装箱的发明也被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说明科技含量的高低,并不是改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而以大明现在的技术积累,发明集装箱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

随着集装箱的逐渐普及,也会加速货物的流通,让商业更加繁荣。

而集装箱对世界最大的改变,是对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如今的世界环境和后世不同,大明想要促进全球化,则必须要保证自己在全球都有足够的领地进行贸易。

不然的话,那些广大的落后地区,都根本不会与大明来往,哪来的全球化。

说一千,道一万,大明还是要借助大航海时代的东风进行不断的扩张,促进贸易的全球化,才能积累足够的资本来保证大明的持续强大。

“唉,真他娘的晦气,这回我们怎么向老板交代啊。”

“唉,这也不能怪咱们啊,那些倭寇越来越过分了,沈大人怎么不把倭国给占下来呢,这样我们就不用受这种鸟气了。”

突然,不远处的几道声音传入沈浪和朱媺娖的耳中,夫妻二人不由对视一眼。

沈浪微一沉吟,便直接走向那几个唉声叹气的人。

发现前面突然出现几个人,为首的中年人脾气正不好,便脱口而出的喝道:“让开,别挡道。”

看到自家大人被呵斥,两个亲兵顿时有些面色不善,就要上前理论。

沈浪则是微微抬手阻止了他们,然后拱拱手对中年人说道:“兄台有礼了,可否向你打听点事情。”

“没时间……”中年人想都不想,直接不耐烦的道。

随即,他的眼前一花,一抹绿色在眼前浮现,他定睛一看,是一张五银元的纸币。

“这位少爷有什么问题,但说无妨。”中年人话音一落的同时,那张纸币也在沈浪的手中消失。

沈浪微微一笑,直接问道:“你们这是从倭国返回吗?”

中年人点点头道:“正是。”

沈浪又追问道:“在倭国发生了什么,为何让你们如此气愤?”

说到这个问题,中年人就气不打一出来,愤懑的道:“那些该死的倭寇,竟然说我们的船太大,若是以后咱们大明去的船都这么大,会超过今年限定的贸易量。”

“于是,就不允许我们进长崎贸易,怎么说都说不通,还准备动手将我们赶走。”

“我们在外海停留了近十天,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原路返回了。这一来一回,耽搁了那么多时间不说,这得赔多少钱哪。我们老板还指望这次的买卖呢,这回全泡汤了。”

沈浪眉头一挑的道:“之前可从未曾听过对商船大小也有限制啊。”

中年人叹息一声:“正是没听过,所以我们才吃了这么大的亏。这应该是倭国人实行的新规,说是超过一千料的商船都不得停靠倭国任何地方,他们对贸易的控制越来越严了。”

“照这种形式下去,他们恐怕也会像咱们大明以前一样实行严苛的禁海令,甚至更严。”

“要是咱们勇卫营把倭国打下来就好了,倭国虽然不足咱们大明一成大,但是人多,市场大得很,咱们大明的货物也很紧俏。”

“如果咱们大明的商人都能去赚倭国人的钱,对朝廷也是大好啊。”

沈浪点点头,深以为然。

而且,倭国全面锁国的话,对宁波港的发展也很不利。

因为单就海贸来说,宁波港所处的位置在面对朝县和倭国时更有优势,面对南洋,却没办法与福建和广东竞争了。

朝县是大明的附属国,自然对大明相对开放,在贸易上也没有多少限制,但是他们的市场太小了。

而倭国市场很大,若是足够开放,对宁波港的发展肯定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可是,其闭关锁国的政策越来越严,只开放长崎一个港口,而且对每年抵倭的商船数量有严格限制。

现在竟然又开始限制大小,一千料的商船在以前算是大型船只,但是随着大明的贸易越来越发达,商船只会造得越来越大。

现在就有很多一千料以上的商船,以后更是比比皆是,这就会让大明的商人越来越难打开倭国的市场了。

沈浪猜测,很可能是大明击败了唯一可以与倭国进行贸易的西方荷兰人,让倭国的幕府将军有了深深的忌惮。

所以才实行了更加严格的锁国政策,然后再一步步的切断与大明的联系,将自己彻底的封闭起来。

把自己当成乌龟,缩进壳内,不与大明交集和来往,仿佛这样就能够避开大明的视线。

可他们不知,这样一来,只会让沈浪觉得打开倭国的国门更加的刻不容缓。

大明首席CEO》小说在线阅读_第6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朱三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首席CEO第6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