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后世人,这些家伙不找上来,沈浪都会找上去,所以直接通知刘光远,让这些人来福建交涉。
现在的英格兰,虽然实力也很强大,是海洋强国,但还远远没有达到日不落帝国的成就。
那个后世闻名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已经成立了快半个世纪了,比荷属东印度公司还早成立两年,但是由于没能建立一个持久且有影响力的据点,所以没能像荷属东印度公司那样取得长足的发展。
因此,不管是在影响力还是实力上,根本无法与荷兰人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相比,连与葡萄牙和西班牙比较,都差上一大截。
可能正因为这样,再加上它的母国也很强大,所以这些没什么威胁的小据点才得以幸存。
面对自己的商船莫名其妙的被扣留,现在又要自己不远千里到明国去交涉。
这些英格兰人在简单的尝试了一下,发现没办法改变这样的要求,便只得踏上行程,开始向明国所在的方向启程了。
当然,这不是他们真的有那么绅士,而是他们已经知道了明国的拳头有多硬。
荷兰人在亚细亚洲的实力他们是很清楚的,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被明军给连根拔起。
这是他们英格兰人几十年来想做,又没有实力和胆量做的事情,却被明军轻松的完成。
可以想象,明军想要灭掉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南亚细亚洲的据点,简直不要太简单。
以后想要在亚细亚洲生存下去,必须要与这个东方巨龙打好关系,所以不管是为了救援那些被扣留的商船,还是为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生存,明国之行都必须得走一趟。
于是,爱德华爵士便率领一行二十多人登上一艘三百多吨的盖伦船上路了。
他们一路上也是胆颤心惊,生怕来来往往的那些明国帆船会对自己下手,好在满剌加的明军给的那面令旗确实有用,有起歹心的船只在看到这面旗帜后,便迅速的离去了。
这一刻让这些英格兰人都知道,从明国到巴达维亚这片广阔的海域,将彻底是明国人的地盘了。
沈浪自然不会专门在福州等待这些英格兰人的到来,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在去年年底,在与崇祯商量之后,沈浪便将他从京师带来的勇卫营中的一万五千人打散,陆续的分派到了全国各地。
一般州县只派一个局百十来人,每府设一个千总部,负责统辖一府的勇卫营。
他们的任务除了驻防,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盯着他们所在州县的地方势力,严禁再出现任何有组织的帮会、团伙。
只要一出现,甚至是私藏武器,立即予以剿灭。
后期,锦衣卫也会陆续的按这种模式布置到位,形成一明一暗的格局。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当初杭州府的事情再次发生,让大明的商业活动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而随着大明控制了锡兰、满剌加、巴达维亚、大员、倭国长崎这条繁荣了几十年的航线,还有从吕宋到大明的航线,不少敏锐的商人已经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巨大商机。
当初大明实行海禁政策,在南洋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远赴海外做生意的商人,往往都要冒着巨大的风险。
除了规避海盗之外,还要看红毛鬼、佛郎机人的脸色,经常要受到各种盘剥。
现在再也不用这般小心翼翼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做买卖了,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后盾,底气就是强。
所以,有实力的商人和家族,便开始不断的在这条航线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博取更大的收益。
商船排水量越来越大,有的还装上了蒸汽动力,让原本繁忙的航线更加忙碌。
不过,沈浪没打算在巴达维亚或者满剌加成立像荷属东印度那样的公司,因为南洋距离大明本土很近,没必要将利益分给这样一家垄断的公司。
而且,大明以后是准备一步步在南洋建立行政机构,直接当成大明疆域进行管理的。
所以,对大明商人开放自由贸易就可以,没必要给予他们太大的特权。
如果以后在遥远的美洲、非洲,甚至是欧罗巴洲获得了据点,倒是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
眼下,大明要先好好的消化现在控制的广大区域,不过有一点沈浪很不满意,那就是从锡兰到长崎这条航线的终点:倭国。
他们的开放程度很不够,居然只开放长崎一个港口,而且各种限制也很多,严重制约了贸易活动的自由进行。
倭国如今正处于江户时代,一个新时代的强盛时期,这也意味着,其经济、人口都处于快速发展期。
据后世资料记载,此时倭国的人口可能有一千五百万,妥妥的人口大国,在全世界都能排进前五。
这么广阔的市场,难怪那些洋鬼子都想方设法的要和他们开展贸易。
现在洋鬼子被大明镇的镇住,灭的灭掉,那就对大明敞开心扉吧。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这就是沈浪将北洋舰队调回来的主要原因。
英格兰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在爱德华爵士的率领下,终于抵达了大明。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去福州,而是先去往了葡萄牙人所在的壕镜。
之所以如此,是爱德华爵士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整个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都不知道,明军为什么会不分原由的直接将英格兰船只扣留,满剌加也不再对英格兰船只开放。
这相当于直接切断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与亚细亚洲东南的贸易,严重的损害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利益。
到满剌加去交涉,还让自己专门来明国一趟,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重要原由。
在满剌加打听不到消息,爱德华便想着来壕镜碰碰运气,毕竟英格兰人和葡萄牙人之间还有一些贸易往来。
双方的关系说不上多好,但也不算差。
壕镜总督瓦希基接待了这些人,但是第一时间派人将英格兰人抵达壕镜的消息通报给了明国方面,同时表示己方会去探明英格兰人的用意,然后将整个过程都通报给明国。
如果明国准备将这些英格兰都抓捕起来,那自己就立即安排人将他们扣留起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葡萄牙人是毫不犹豫的准备将英格兰人给出卖了。
这也可以理解,通过一年的精诚合作,葡萄牙人彻底的见识到了明国的强大,也获得了不小的好处。
眼下,没有什么是比维护明葡关系更重要的事了。
再说葡萄牙人和你们英格兰人之间的关系也就那样,双方在贸易上还有竞争关系,除非脑子坏了才会为你们去破坏与明国的关系。
其实,这不是英格兰人第一次来到大明。
双方在十二年前就有交集,不过却是一次冲突,最终以英格兰人赔偿道歉离开而告终。
但是,当时的大明对西方人的认知有限,甚至对他们的异同也分得不是很清楚,所以还一直将这些人当成是荷兰人。
直到沈浪查阅了后世的资料,崇祯才恍然大悟,原来大明早就与这些强盗有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