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消息的爱迪尔大为震惊,海上作战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军队,可是明国偏偏派出了那么多人,还是最精锐的军队。
福建周围需要明国动用这么多军队对付的目标,除了福尔摩沙,好像没有别的地方了。
明国准备要进攻福尔摩沙了,得出这个分析后,爱迪尔恨不得现在就拔腿就跑。
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福尔摩沙,让欧沃特瓦特总督赶快做好应战的准备,以防明军突然袭击。
不过他很清楚,自己所居住的酒楼周围很可能被明国的眼线全面监视,自己这么多人一离开,很容易惊动对方。
一合计之后,爱迪尔决定先派出几人悄悄的离开明国,回到福尔摩沙将这些紧急情况上报。
他的策略很简单,就让几个部下大摇大摆的从正门出去,假装到市场上去采买一些生活用品,然后趁机溜到港口去,立即驾船离开。
其实,他也知道这种方法并不保险,如果这几人无法摆脱明国的监视人员,又或者港口也被监视,船只被扣留等等原因,都会导致行动失败。
可现在他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只能这样去尝试。
可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们商讨时,他们的计划便第一时间暴露了。
这个时代有偷听、监视一说,却没有监听一说。
这家酒楼是郑芝龙提供的,但是在荷兰人入住之前,锦衣卫的人便在里面做了一番手脚。
荷兰人在进来之后,自然也会检查一番,却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因为他们只会考虑有没有什么暗道、陷阱之类的,根本不会想到监听的头上去。
这间酒楼一共有三层,爱迪尔的房间处在二楼中间,有什么重要事情商谈也都会在这里。
荷兰人认为,明国就算要监视,也只能在外面,或者通过酒楼里的侍者,但是想要偷听,根本不可能。
正因如此,他们从不担心自己的谈话内容会被泄露出去。
可他们哪里又知道有无线监听器这种东西,整个酒楼早已经被锦衣卫全方位窃听了,放个屁都有人知道。
所以这两个多月来,荷兰人在房间中谈起的有关这次谈判的条件和底线是什么,以及其他各种重要事宜,都被锦衣卫时事的记录了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还想上演金蝉脱壳的好戏,真的是异想天开。
几个被派出的荷兰人还未出门,消息便已经上报到沈浪这里来了。
沈浪想都未想,直接下令道:“记录好他们的行踪就行了,放他们离开。”
是的,沈浪根本没打算隐瞒勇卫营的意图,明摆着就是告诉你们荷兰人,大明要准备攻打大员了。
不然的话,李天龙的军队就会出现在金门,而不是福州,因为金门离荷兰人在大员修筑的两个重要据点更近。
得到沈浪的命令后,锦衣卫探子便静静的看着荷兰人一路精心的表演。
然后他们好像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厉害,再加上一些运气,终于成功的抵达了港口,并登上一艘无人的福船,起锚迅速的驶出了港口。
其中有一个荷兰人没有跟着上船,因为他要返回去汇报消息,让爱迪尔等人知道行动有没有成功。
如果他没能回去,那说明行动失败了。
得知船只顺利出海,,而且还是用的一艘明国帆船,爱迪尔等人大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安全多了。
可他不知,昨天就有几艘战舰从金门出发,直奔大员而去。
而且,这几艘战舰还是他们荷兰人的,一共四艘。
正是上次海战中被刘光远他们俘获的三艘,再加上大虎岛搁浅被俘获的那艘。
这两个多月,这四艘战舰的一些损伤都得到了修复,同时还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
舰上的部分荷兰舰炮被搬了下来,换上了勇卫营自己的线膛燧发炮。
这些火炮是从福建和广东两省拼凑来的,一共有二十二门,之前主要是布置在一些重要州府。
但是这两省已经相对稳定,基本上不那么紧迫的需要这些火炮了,而且李天龙的大军已经南下,真有什么事情,也完全不用担心。
由于线膛燧发炮的数量不够,所以这四艘战舰,还是原有的荷兰舰炮居多。
但是加入了这二十二门线膛燧发炮之后,战力绝对上升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部分火炮的更新,其他方面最主要的改进就是动力了,四艘战舰都加装了蒸汽动力,瞬间从风帆变成了蒸汽帆船。
而这四艘战舰,也成为了新成立的南洋舰队的主力战舰,由游击将军刘光远率领。
此次出征,也是南洋舰队成立以来的首次出战。
在勇卫营抵达福州的当天,在建宁府的沈浪终于动身了。
第三天的中午,一行千余人抵达福州北城外的军营中。
沈浪没有特意通知郑芝龙,但郑芝龙却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情,而且他消息灵通,第一时间亲临军营迎接。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长子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郑芝龙心中感慨的同时,立即行礼道:“下官郑曰甲见过沈大人,见过公主殿下。”
沈浪之前只是在影视剧中见过这个在东南海域呼风唤雨的海盗王,现实中还是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
和印象中凶神恶煞,戴个独眼眼罩的海盗头子的形象完全不同,眼前的这个曾经的海盗头子反而显得温文尔雅,身形也有些消瘦。
如果不是他已经闻名遐迩,真的很难将他与海盗这个身份挂钩。
正史中郑芝龙这个人的经历还是非常传奇的,绝对是勇闯天涯的典范,但是最后一步棋走得太臭了,不但遗臭万年,还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给搭上了,下场凄惨又憋屈。
可不管怎么说,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而且正史中郑芝龙投降满清后,就立即被扣押了起来,自身没为清廷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如今的郑芝龙也比较听话,近两年来非常配合朝廷的政令,这些时日他麾下福建水师配合勇卫营,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战绩。
所以,在这个时候对付郑芝龙没有借口,也没有必要,否则当初擅杀汪直导致的倭患迅速加重的惨剧可能会再次上演。
撇开郑芝龙投降满清的污点,沈浪对此人还是很佩服的。
但人无完人,沈浪也不会揪着正史中的这件事情不放,在军营中对他好好的招待了一番,两人相谈甚欢。
至此,郑芝龙心中的石头才缓缓落地了,基本认定沈大人应该不会对郑家下手了。
为了不惊动福州城的百姓,沈浪特意选择在晚上入城。
但是翌日,事情还是传开了,毕竟沈浪的队伍也有一千多人,从杭州府开始就更加无法隐瞒了。
“你们不知道吧,沈大人昨天就已经到福州城了,我半夜还听到动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