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郑成功是在何斌的帮助下,借助每个月初一和十六日这仅有的两次大潮的机会,才勉强渡过。
若今日大明率军收复大员,首先考虑的肯定是排水量大得多,更加先进的蒸汽帆船为主力。
若是这样,这条水道很可能就不能用了,哪怕涨潮都不够。
不能照搬郑成功的战术,沈浪便只能从长计议,所以才没有信誓旦旦的向崇祯保证多久能收复大员。
崇祯知道沈浪的性格,从不夸夸其谈,做事很稳重,需要十分力,他就会花十二分力去准备,这比那些只会空谈的文官不知道强多少倍。
所以,每每遇到大事,他也更愿意第一时间找沈浪来商谈。
“兴明,此事就按你说的办,朕立即下令黄蜚所部水师南下福建,并令李天龙率勇卫营两万五千南下福建。”
说完之后,崇祯又沉吟了一下,道:“郑芝龙、黄蜚、李天龙,这三人互不从属,又是地上,又是水里,若没有人弹压,想让他们通力合作,恐怕是有些困难啊。”
“此次是我大明朝廷的名义正式对西方洋夷作战,大意不得,要打,就要打得漂亮,要让这些跨越万里之外来奴役我们的洋夷见识到我大明的厉害。”
沈浪意会,连忙道:“陛下说得极是,微臣自荐,愿往福建。”
“李天龙是微臣的老部下,不会有多大问题。”
“出征辽东时,黄蜚所部水师也归微臣调遣,对微臣也是信服的。”
“还有那郑芝龙,微臣与他也打过交道。”
“这三人我熟,应该能够促使他们通力合作。”
听到沈浪如此说,崇祯畅快的大笑道:“知我者,兴明也,朕即刻任命你为平夷大将军,全权负责调集福建、广东两省之力为我大明收复大员。”
“至于期限,朕不给你限制,更不会催促逼迫,你自行拿捏。”
“是,微臣领命。”
崇祯又立即补充道:“兴明啊,朕知你作战悍勇,不惧危险,以致时常亲临前线。”
“此次却是万万不可,海上凶险万分,切记不可以身犯险,坐阵福建指挥即可。”
“谢陛下关心,微臣谨记于心。”
崇祯又笑道:“此去福建路途遥远,让大军先行,你不用急着动身。”
“还有,此去耗时日久,你把娖儿也带上吧,朕可不想宝贝女儿刚成亲不久就独守空房,她母后也会怪罪朕的。”
沈浪稍微一想,也点了点头。
随即,崇祯就派人去召见李天龙,并当面授命。
至于身在山东的黄蜚,崇祯先亲自用无线电下达了命令,让他尽快准备,正式传令的圣旨则会派人送到山东。
中午,崇祯留下沈浪夫妻二人在宫中用膳。
当得知夫君又要出征时,朱媺娖虽然尽量掩饰,但神情中的失落还是无法瞒过崇祯的眼睛。
随即,崇祯便笑道:“娖儿不必担心,父皇还给驸马下了另一道旨意,此次出行,一定要带上你。”
朱媺娖神色一喜,连忙起身行礼道:“娖儿谢过父皇,请父皇放心,娖儿绝不会拖累夫君,更不会影响此次关乎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
崇祯点点头道:“勇卫营将士多为北方人,此去南方作战,恐有诸多不适。”
“正如兴明所说,士兵的思想工作要做好,情绪要适时排解。”
“军中不是成立了文艺队吗?此次也一同派遣过去,娖儿也精通音律,正好由娖儿来打理。”
“而且娖儿身为公主,既可代表着朕,又可代表兴明,必然给能全军将士以莫大鼓舞,士气大振。”
听到此话,朱媺娖顿时激动起来,看看父皇崇祯,又看看自己的夫君沈浪。
两人都郑重的向她点了点头,给予了肯定。
“娖儿一定努力,绝不会让父皇和夫君失望。”
其实,在史料中看到大明的悲惨命运以及华夏的百年受辱,身为皇女的她,早就想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做些什么。
即便不能如穆桂英和秦良玉这般巾帼英雄,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不能孤守家中什么也做不了,只能提心吊胆的等着出征的夫君平安归来。
周皇后握住朱媺娖的手,语重心长的道:“我的娖儿已经长大了,知道为你的父皇和夫君分忧了,母后甚感欣慰。”
“不过此去路途遥远,非常辛苦,娖儿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朱媺娖认真的点点头:“母后放心,娖儿不怕苦,不怕累,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娖儿也会时常想念母后,还有父皇的。”
即将要分别,但这顿饭并没有悲伤,只有不舍。
沈浪不是个喜欢拖拉的人,从宫中回来后,就开始准备。
翌日,便率领千余人的亲卫队先行出发了。
不过,朱媺娖不会骑马,所以夫妻二人乘坐的是蒸汽汽车。
以防途中出现故障,朱慈烺将手中所剩不多的存货中调出了五辆,同时配备了五个最好的司机。
这样,既可以全程给沈浪服务,同时又可以再次检验一下日月之光的性能。
毕竟京师距离福建可是有着三四千里的路程,从北方到南方,需要经历各种环境,非常适合给蒸汽汽车进行更全面的检验。
至于李天龙的大军,还需要待各种物资粮草准备就绪后,才能动身。
在沈浪出发后,福建和广东沿海并未见平静,荷兰人还是不时的对沿海各地发起袭击。
这次荷兰人来势汹汹,整体实力比之料罗湾海战时强大不少。
而且荷兰人也学聪明了,知道郑芝龙手下水师战船数量虽多,但体形都相对偏小。
在沿海、近海作战还能发挥一定的数量和战术优势,但在深海和远海就势弱了。
所以,在沿海一带,只要明军水师形成了一定规模,荷兰人便迅速撤退,不寻求正面交战。
只有在遇到明军水师数量不足时,才会发起攻击,甚至是偷袭。
他们不但袭击明军水师,对无辜平民也不会放过,逮住机会就会登陆,去劫掠村民,十足的强盗本色。
不过,郑芝龙也不甘示弱,一方面派出大股战船巡查沿海,以寻机与敌交战。
另一方面派出水师去袭击荷兰商船进行报复。
同时,他又派人向荷兰侵略者进行了严正交涉,令其停止侵略,并赔偿大明各方面的损失。
他之所以这般有底气,是因为他已经用无线电与沈浪亲自通话了,得知朝廷的强硬态度,大明最强大的蒸汽帆船舰队已经准备南下。
另外,还有两万五千勇卫营不日即可出发。
郑芝龙没有亲眼见过蒸汽帆船,但是四弟郑鸿逵见识过。
据他所说,这种新型的帆船,在各方面的性能都不输于料罗湾海战中的任何一艘荷兰人战船。
这次,会有十输这样的帆船前来支援,这绝对是一股极强的力量。
与荷兰人打交道甚深的郑芝龙很清楚荷兰人的实力。
正因为清楚,所以在料罗湾海战取得胜利之后,还是答应了荷兰人的贸易条件,给了荷兰人稳定供货的保证。
不然的话,何不将荷兰人的势力从大员彻底清除出去,独占大员到倭国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