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搬离这个已经没有多少让人留恋的地方,又能有新的富足的生活,况且在仙女农场工作的乌克兰人少说也就好几十个,他们并不会感觉到孤单,因此他们就一天到晚都开始了游说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父亲接受合同,去华国工作。
是的。
仙女农场给这个家庭的丰厚条件的首要因素,自然就是克拉罗夫这位农业专家。
如果他不去,这家人的美好生活就没办法实现!
最终,克拉罗夫只能是屈从于家里人的意见,和仙女农场签订了工作合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之后,在2010年的新年过后,1月底就来到了华国,到了仙女农场在彩云的农业基地。
仙女农场在华国和东南亚,都有自己的农业基地,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虽然仙女农场在缅甸、越南、泰国等地大肆圈地建立农场,可归根结底,仙女农场的发展重心,还是在自己的国内。
毕竟外面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土地,虽说仙女农场不怕那些地方政府闹什么事情在面对粮食安全时,华国政府绝对不可能放任他们乱来,但终归还是不那么的放心。
故而,地理环境和东南亚差不了多少的彩云,就成了仙女农场的重点实验基地。
这两年来,除了必须要承担任务的地震灾后重建区域之外,仙女农场在彩云的动作是非常的大。
彩云是一个好地方,四季如春,又是亚热带的季风气候,非常的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但彩云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它地处高原,地形非常复杂,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并不适合耕种。
这一点,它就和下面的中南半岛国家不一样了。
虽然彩云旁边就是缅甸和老挝,再过去一点就是越南,再往下走就是泰国,但人家恰好是在高原的下面啊,地理一般都是雨林和平原,还有着从云贵高原的澜沧江流下来的河水灌溉,那农业生产真是再合适不过。
可是也有一点,一旦把彩云的一些适合耕种的地方给改造出来了,那它至少能抵得上半个缅甸或者是半个泰国。
那样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可观的了,供应整个长江以北区域的粮食也是绰绰有余。
这样的好处,农业.部门那边也不是不知道,但奈何华国这些年到处都在发展,哪个部门都在要钱,农业这种发展周期长,需要投入又多的部门,自然是排在了后面。
彩云这边的开拓,少说也是三五千亿人民币打底的,十来年的辛苦耕耘下来,才有了能供应小半个华国的本钱。
不说是什么人力和政策的支持,就是光看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的钱投入,就足以让政府方面打消主意了,至少现在是没有条件去完成的。
幸亏还有萧奇这个并不计较一时得失的超级富豪。
从一开始,萧奇和彩云合作的时候,仅仅只是租赁了一部分的土地,拿来做菜肉果蔬基地而已,而且这些土地仙女农场都暂时没有自己经营,而是任用原来的农民们,顶多在农业耕种指导和检查方面做足了功夫。
可随着合作的深入,萧奇渐渐的就把自己的这个大计划,给自己熟悉的彩云省副省.长王宗松透露了一些。
王宗松在彩云省政府里面,本来是排名第五左右的,可这两年因为仙女农场在彩云省的投资,他的地位上升了许多,下一任的常务副省.长都有望。
但他听到这么庞大的计划,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赶紧的就跟省.长和书.记汇报了,请他们定夺到底怎么办。
如果换了一个人来说,彩云省肯定以为是在忽悠,就像当年的牟大爷一样。
牟大爷当初忽悠,说准备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然后通过暖风雨水的对流,把整个西南地区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着实是一个惊天之举,关键是还有人相信了!
但从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开始,政府的官员们就开始了非常警惕的面对这些大工程,那些嘴巴满嘴跑火车,实际上屁的能力都没有的人,简直就是大大的害虫!
然而说话的却是萧奇,他们就不得不认真的对待了。
萧奇从开始做生意以来,就从来都是以信誉为第一的,还没有听说他有什么空手套白狼,或者说了话不算数的事情。
而且萧奇资产超过5万亿人民币,光是捐赠给贫困地区和灾区就有数千亿人民币了,区区的几千亿彩云农业基地的开发资金,对他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那段时间,彩云省光是给萧奇打电话就有数十次,还诚意的邀请萧奇来彩云两次,省.长还亲自去蜀川,跟张展昭他们沟通,并且和萧奇谈论,最后还有跟府院的汇报和请示……这么一套流程下来,整个儿的大计划才有了着落。
不得不说,萧奇的这个计划之所以能够在半年多的时间内,就得到初步的批示立项开始实验,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府院的卞老大。
卞老大是在农业部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所以他对于农业非常尽心,对于农民也非常的优待,对于国家粮食战略也是非常的重视。
先前萧奇的仙女农场项目,卞老大就给了很大的优惠,并且让地方官员尽量扶持。包括那个“农产品绿色通道”,都是在他的默许之下,才覆盖那么多个省份的。
现在萧奇想要在彩云大干一场的事情。实际上余承生早就跟卞老大说过,卞老大按下装作不知。等到彩云这边上报了之后,才在暗地里加以推动,所以这么繁复的手续,才能在半年左右搞定。
否则以部.委那么多关卡,这么多公章,起码得一两年再说成不成。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仙女农场在彩云省的大规模建设就开始了。
仙女农场选择的地方,都是经过地质专家们研究过的。很多地方还是未开发的区域,这样要垦荒的成本就很大。
幸好萧奇不差钱,各种机械设施全部都开了过来,再加上雇佣的人员多,三五个月的整下来,一批批的农田和农场就开拓了出来,开始了利用。
克拉罗夫就是在这热火朝天的工垦荒过程之中,来到了彩云省的。
乌克兰干燥而四季分明,和彩云的四季如春却又潮湿不一样。
一开始他们一家人都不怎么适应,只不过看在那么多薪酬的份儿上。再加上住宿条件很好,吃饭也是全做的他们乌克兰的家乡菜,还有十几个乌克兰农业专家们的家庭在。还都是认识的,这样大家凑在一起,倒是不怎么寂寞。
除开乌克兰的专家,还有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等地方的专家,他们都有着自己擅长的方面,所以才被仙女农场请到这里来。
克拉罗夫估算了一下,光是这些专家和他们的家庭,仙女农场一年起码就得花费上亿欧元,而且听说仙女农场类似这样的基地还有五六个。那么一年的花费就更多了。
如果不是萧奇有钱,还真没有第二家公司敢这么大规模的投入。
克拉罗夫是一个很老实的人。他不管别人怎么想,既然仙女农场给他这么多的薪水。还解决了家人的工作,他就该认认真真的为仙女农场干活儿。
于是自从来到了彩云之后,从开拓土地开始,克拉罗夫就开始积极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在对水稻田地基础建设施工的时候,他就给出了很多意见,先把各种设备管道做好,然后再科学的分配划割,使得他管理的这一片十万亩的实验田地,平整出来过后,便给人一股大气又井然有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