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我想起了来首都的途中,飞机上听到的一些事儿。”萧奇沉吟着把盘钢的一群人的说话讲了出去。
牛儒正的脸色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听完了后,问道:“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我是觉得,他们这样太奢华了,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身份。”萧奇平声的道:“我们是一个钢铁使用大国、生产大国,但我们同时又是一个贫铁矿的国家,每年需要进口的铁矿石一大堆,已经是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大国。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么几年的铁矿石谈判屡屡遭到重创,购买的价格很高,超出了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价格,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我知道现在国内和美国一样,有很多的公关游说公司,于是我就联想到啊,会不会是他们之间有勾结,所以才造成了我们屡屡谈判被动?”
牛儒正眉毛一扬,“你有证据了?”
“我哪里可能有证据?只是先前一直在想着这事儿而已。”萧奇耸耸肩道:“不过我也查了一下资料,我发现力拓的华国首席代表胡思泰是华人。我们华国人向来喜欢和自己熟悉的人结识,如果想要查询的话,就从他这里入手最简单。”
“怎么查?”牛儒正问道。
“这我又不是专业人员,您找专业一点的人去做吧,咱们国家不是有这种机构吗?”萧奇赶紧的和自己撇清了关系。
牛儒正闻言沉吟了起来,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子,脑子里不断的转动着,思索着里面的风险和得失。
“嗯,知道了,我会注意的。”良久之后,牛儒正才以这个答复暂时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以他的城府,到底要怎么做,做到哪种程度才够,自然是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方法,这就用不着和萧奇细说了,萧奇当好他的智囊团角色就行。
萧奇马上就道:“牛大叔,我今天来这里,其实是有一件正事儿想和你汇报的。”
“说吧!”牛儒正笑了笑,“我就知道,你今天才到首都,急匆匆的跑过来,肯定不是来看望牛大叔的。”
“哪能啊,看望你是肯定的,不过咱们也不能耽搁办正事儿啊。”萧奇腆笑着道:“我想汇报的,就是我的仙女银行的事务。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们想明年就正式进入内地运营,您看有什么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牛儒正晒然一笑,“好小子,你问我需要注意的地方?少在这儿跟我装傻,前几天人民银行的那些意见,我就不相信你没有看到。”
随着股份的私有化退市已经势在必行,国新银行即将更名为仙女银行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马华也已经正式回复了萧奇,决定自己最近就提交退休申请,然后就入职仙女银行当董事长。
在他的帮助下,仙女银行和内地的人民银行有了很多的交流和探讨,其核心的话题就是仙女银行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内地银行业,能在内地做什么业务。
在内地的人民银行头头们眼里,仙女银行自然不可能和中农建工交五大国有银行一样,连民生银行也比不了,甚至是那些城市商业银行,还是比不了。
由于金融这一块是关系到国家的命脉,就算是外国人那么凶猛的抨击和积极的公关,都一直没有放开过,也就是这两年,才放开了一点点,允许注册资本在内地的银行开展存贷款业务。
为什么说要注册资本在内地的银行?
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国家对这些银行就有了直接的管辖权,而不会像是以前一样,有什么金融方面的纠纷,最后还得很麻烦的扯牛皮糖。
而只要接受了华国的监管,那么很多事情都不好办了,连之前的那些投资理财产品、保险等等业务,同样会受到监督。
故而,在这个法令颁布了以来,还是有许多外国银行都没有改变注册资本地方。
可是仙女银行不同,它是正儿八经的香港的银行,你人民银行可以阻止别的国家的银行,难道敢说香港的银行和内地的不一样,无法一视同仁吗?
谁也不敢这么说啊!
即使是知道,香港的银行业运营方式,和内地有很大的不同,也不能这么说,这可是原则的问题!
但在实际的操作上面,香港的银行想要在内地经营,却也是和国外银行的限制差不多,就算是萧奇的仙女银行,也直接受到了刁难。
前几天人民银行给了仙女银行正式的批复文件,同意他们进入内地发展,但一切按照“港澳台银行处理意见”来,并没有任何的优待。
也就是说,还是要去除正常的针对普通民众的存取款业务,只能在保险、金融、养老等项目上面运作。
萧奇最希望的“网络商务银行项目”,自然也是没有通过的。
别说是在网络上发行理财产品了,就是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担保承惠银行都不行。
这可让萧奇很是犯难。
如果没有网络商务的运营资格的话,那么他买来的仙女银行就完全没有了用处,即使是把仙女银行做到香港第一,也绝对是战略上的极大失败啊!
因此,他把主意打到了牛儒正这边来,甚至于还有余承生,他希望透过这两位的睿智观察,来批准仙女银行的网络商务运作,再不行也要让仙女银行成为试点,得走出去第一步才行呐!
牛儒正的意思,萧奇不知道,可他晓得牛大叔绝对不是不敢尝试新作为的人,,可都是出自于他的手。
因此他在说起自己的想法来,也是一点不好意思都没有:“牛大叔,这我知道内地的民营银行难办,所以已经是照顾这群官老爷的心思了。我去香港买了一家银行回来,想要做一些新型的业务,这也是利国利民的嘛,他们想也不想就给我否定了,这不是官僚主义思想浓厚吗?”
“去去去,你知道什么是官僚主义啊?”牛儒正好笑的呵斥道:“在金融领域方面,再怎么的小心谨慎,都是不为过的。我们的银行体系其实并不强大,一旦被外国人钻了空子,那么很有可能引起绝大的崩溃,那时候可就难以收场了!”
牛儒正没说错。
金融领域牵扯到国计民生,是和平时期一个很重要的战场。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华国的经济发展几次过热,几次的萧条,在金融方面都没有起过大波动,还就是因为金融领域的保守,一个强大而保守的央行在把关,自然让那些宵小是没办法兴风作浪的。
以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瑞银、汇丰等等投行的强大实力,连欧盟都差点被他们弄崩溃了,就别说是委内瑞拉、伊拉克、伊朗等等小国了,最后只能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是说不出的憋屈。
华国向来是一个保守的国家,知道自己的实力比不过国外的金融大鳄,就干脆以限制入场的方式,限制约束他们的发挥,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当然了。这样的保守在长期来说,并不是很好的办法。
因为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进步,一旦别人在不断的进步,你却一直原地踏步,当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恐怕想要走出国门。和他们竞争的愿望,就越发的难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