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在华国有一个很著名的调查结果。
购买iphone的绝大部分群体,都是属于社会的中低端阶层,他们宁愿存几个月的钱,或者是借钱去购买iphone,以此来作为自己时尚和有钱的象征。
而真正华国的高级白领、有钱人群体,一般用的还是三星、htc等机型,虽然没有iphone那么的炫目时尚,但是非常的中庸和强调机身性能,反而受到有钱人的欢迎。
萧奇从发布dreamstars之后,同样是注重调查用户阶层的想法,时刻在考虑真正的用户们需要什么。
仙女实验室的工程师们,每一周都会得到咨询公司发来的最新时尚情报,以此来进行针对性的各种各样的研发。
萧奇知道未来会流行什么,但这个是有期限的,如果不能培养自己的实验室的工程师们,让他们根据实际需要来开发手机的功能和指令等等,那么仙女公司最多也就是一个htc,璀璨耀眼几年之后,迅速的就坠落。
因此就算现在花费了很多的代价,比如购买情报、实验室硬件软件配置、招募更优秀的工程师……等等,萧奇也必须去做。
话题说回最近最紧要的事情——产量!
从dreamstars开始投产的第一天,郭泰明就没有离开过蓉城红海二厂。
iphone的成功并不仅仅代表着荣耀,还代表着一种危机。
如果红海工厂对iphone形成了依赖,那么以后逐渐就会沦落为苹果公司的附庸,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性。
dreamstars要是成功了的话,那么红海工厂就会变成两只脚走路,共同打造iphone和dreamstars,让它们互相制约又互相荣耀,从而使得红海工厂在两大巨头之间左右逢源,远远比只受到一家巨头的支配要好得多。
由此,郭泰明从一开始就尽心尽力的想把dreamstars生产好,红海工厂最先进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从一开始就扎根在了蓉城红海二厂,这也是为什么dreamstars的良品率迅速就达到了80%的重要原因。
到了现在,已经是开工后的40天以后,dreamstars的良品率已经稳步提升到了92%,最多到2月底,良品率就能达到98%的优秀标准。
而此时李小超的明星电子也毫不示弱,李超人手下还是有很多能人的,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的影响下,明星电子的良品率也从惨不忍睹的60%提升到了85%,着实让徐伟洪打电话去亲自表扬了一番。
估摸着一算,基本上从2月份,dreamstars的产量便可以稳定达到900万部,到时dreamstars的发售便可以改为一个月两次。
如果市场反应良好,没有被n80和a1600的风头给压住,那么进一步扩产也是在所难免,甚至于可以进一步和iphone争夺高端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
dreamstars手机的扩产和dreampad的扩产完全不一样,完全不用小心翼翼。
平板电脑只是玩耍所用,手机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啊,怎么生产都不嫌多!
席卷大半个华国的暴风雪,实际上在22号就已经过了最猛烈的时候。
但就如同下雪堆积成小山时并不冷,积雪化开时才最冷的道理一样,现在开始才是更加关键的时刻!
接下来的天气还是非常的寒冷,导致萧奇对牛儒正说的那些情况,全部一个不拉的出现了。
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牛儒正的果断了。
在分析了各种情报之后,他让萧奇准备的装备、人手、物资等等,在20号暴风雪最严重的期间,就开始一路进发,到处抛洒融雪剂,打通各个交通要道,着实的给灾区的人民打了一记强心针。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通讯设施。
之前萧奇让华国电通在蜀川和周围的省份,以超过实际处理信息数量很多的标准,修建了通讯设施时,许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康元军真是萧奇的忠实信徒,萧奇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连牛儒正都根据这个,和萧奇理论过许多次。
但萧奇也聪明,他只是说自己把这几个区域当作是新型网络和电话通信技术的试验田,如果效果好的话那就可以全国推行,效果不好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牛儒正恰好就是很喜欢推行新的智能时代的人,听到了萧奇的这个解释,他最后还是决定了支持萧奇,因此才替华国电通扛下了那么多的为难和质疑。
可现在,华国电通的基础通信设施。就体现出它的威力来了。
因为到处都有超过标准密度的发射接收基座,所以华国电通的技术人员。在恢复通讯的时候是非常的顺利,他们几乎都不用全部接通,跳着来接通都是足以满足需要的。
所以电通通讯设施也是所有的抢修基础设施之中,最快全面恢复的一个。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孤立无援的时候,在自己居住的小镇、小城几乎成了孤岛之际,人们可以通过通讯设施和外面练习,知道有一个强大的救援队伍。在时刻不停的打通通道,运送进来各种物资……
在如此的情况之下,大家的心态难道不会积极一些,兴奋一些吗?
这样积极的态度,还有对未来的希望来支撑,更有利于抗击灾难,更加有利于他们自己自救。
事实上也是这样。灾区的许多民众,在有了通讯可以把他们连接起来之后,许多人都聚集在一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自救措施。
为此,华国电通是得到了上面的点名表扬,认为他们对基础设施的努力。完全是体现了在大灾难面前的应急措施,是值得信赖和让人放心的国企典范!
康元军得到这个公开的表扬之后,差点没有直接流出泪水来。
太不容易了啊!
这样的表扬,还真是给力啊!
新闻里面几乎是24小时不停的滚动播出着三大救援队伍的消息,他们走到哪里了。打通哪里的关节了,运送了多少物资进入被困地带了。有什么专业的电力、通讯队伍跟着进去了……等等等等,无不是牵引着人们的视线。
重型卡车一旦进入了需要清除积雪的公路地带,那么速度就会迅速的降下来,即使是人们轮换着上前抛洒着融雪剂,即使挖掘机和压路机多得可以几分钟就轮番上前,每个小时的前进速度也不会超过20公里。
经过6天的日夜不息的忙碌,南路也不过到了黔州的遵亿和毕界;东路还在汉昌境内打转,完全没有进入皖徽;东南路则是被渝州意外的暴风雪灾情给拦住了,现在才刚刚踏入湘水的境地。
但饶是如此,大家的精神劲儿都非常的足,再加上周边驻军们的轮换,各个乡镇民兵的帮忙,进度是一点儿也没有耽搁,很多时候人休息了,机器却又被另外的人给开着运作。
此时才显示出来了萧奇囤积的50亿元购买的融雪剂的威力。
凡是遇到冰雪封路的地方,融雪剂都可以像是不要钱一样的抛洒下去,然后要不了多久,冰雪和冰冻层就开始了融化,然后就可以用挖掘机和压路机,将整条道路给清理出一大片出来——即使不是全部清理完毕,但也足够后面的卡车、汽车等顺利无碍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