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觉得这个时间长。
中医学医,徒弟一进门就要签“打死不管、生死有命”的契约,然后先给师父当五年的小厮和杂役,再去中药房制药五年,再抓药五年,再学习兼陪堂五年,然后才会获得行医的能力。
这么一来就是二十年了,就算五六岁进门,出来也是二十五六岁。
再大一点就是三十岁才出师。
现在柳铭淇办理的医学院,免除了不必要的浪费的时间,然后这么多好老师,总共教导七年,就可以让学生出师,这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等到她成了妃子,她完全可以专心去推广医术,让更多的穷人可以看大夫。
就如同巫夜霜成了妃子后,墨家的学子一下子受到的优待就多了起来一样。
所以苗秀秀直接便把话题推到了自己的父母身上,只要苗炎夫妇同意,那就没问题了。
以太皇太后的手段,苗炎夫妇自然不成问题。
于是,实际上这个婚事也就七七八八了。
当然柳铭淇现在还不晓得这么顺利,不然的话他也会很高兴。
绝对不是馋秀秀姐那完美的身子和漂亮脸蛋儿,纯粹是一种很纯粹的精神需求……好吧,编不下去了,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柳铭淇也不例外。
“啪啦!”
“轰轰……”
“啊!!”
电闪雷鸣之际,忽然间一道从天空中劈下来的闪电,一下子就劈在了一根木杆上面。
整个木杆就这么被劈得碳化了,垮落成了碎片。
伴随着的还有旁边一群小宫女和宦官们的尖叫。
天打雷劈的场景就发生在眼前,他们惊吓住也是毫不奇怪。
柳铭淇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可来到这个时代,却是第一次看到。
他稍微一惊过后,不觉拍掌笑了。
“霜姐,成了!”少年这样说道。
巫夜霜还没说话,又是一道闪电劈在了木杆上面。
“啪啦!”
闪电仿佛就在身边一样,着实的惊人。
柳铭淇身边的女孩子,除了巫夜霜之外,都靠近了他一点。
见到这一幕,巫夜霜的眼睛都在放光。
巫夜霜是学过初级物理的人。
初级物理里面就有关于“磁铁”的概念,船运之中也有用到指南针,便是用了一些磁铁,用磁铁和铁针摩擦,使得铁针磁化,从而形成指南的效果。
而磁铁的用处和意义,又远远不止于此。
但现在开采发现出来的磁铁的数量很少,条件又很苛刻,并不能形成一定规模,供她来研究。
最近巫夜霜就在准备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央求着柳铭淇把大块的、足以用以实验的天然磁铁给做出来。
柳铭淇答应了,不过要她此时不能自己使用,毕竟磁性辐射对人体还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对孕妇和她肚子里的婴儿。
巫夜霜应允了条件后,柳铭淇便迅速的做起了实验。
想要获得磁铁有不少的途径,最简单的是去寻找磁铁矿。
可怎么样把磁铁矿的磁铁提纯出来,却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需要不少的时间。
柳铭淇选择了一个最简单的,直接让铁块被闪电劈中,那么这个铁块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磁铁,而且是永磁铁。
就这么简单。
像是今天这样的实验,柳铭淇跟随着导师,在山顶上做过不少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充足得很。
倘若今天不成功,那么下一次他就会在高山上做,成功的几率更大。
现在好了,一次就成功,看来有着皇帝气运的加持,自己的运气也要好多了。
巫夜霜下一步准备用磁铁来研究,柳铭淇也有用得到磁铁的地方。
那便是发电。
通过磁铁制造出永动机,然后便可以小型的发电——点亮一个灯泡。
可别小看这点亮一个灯泡,只要能点亮,那就是对整个儿科学的一个飞跃,是墨家的一种颠覆。
通过点亮的灯泡,墨家必然一跃成为整个天下有探索精神的人们的明灯。
无数充满想象力的年轻人,都愿意加入到墨家,开始研究更多的东西。
只要他们源源不断的发明出各种东西来,并且用这些东西来改变大康民众的生活,那么科学的力量就能深入人心。
好吧。
说白了,这就是科学的发展。
墨家逐渐就可以发展成科学院。
只要在柳铭淇的有生之年,科学院可以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得到全天下的支持,成为有志年轻人梦想的殿堂,那便是柳铭淇这辈子的最大成就之一。
如果有可能,第一届的大康科学院院长,让霜姐姐担当,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到时候,说不定霜姐姐的名字,比自己的名字都还容易被后世所铭记,所传诵!
第二天上午,是照例的办公会。
也就是皇帝坐镇乾清宫批阅奏章,底下是一群丞相们同样在批阅大小事务,然后有问题就大家讨论。
六部尚书们有时间的话,也会同样来到这里,汇报和商量一些事情。
今儿个京畿总督熊文庆也到了乾清宫。
他给柳铭淇汇报了一个信息。
“陛下,大同前线飞鸽传书回来的消息,乞颜的金沉白再次要求大规模支援交易,这一次他们还需要一千万石粮食。”
“一千万石?”
柳铭淇皱眉道:“上次不是卖给了他们五百万石吗?他们有多少人啊?能吃得了那么多?”
是的。
之前给乞颜的援助粮食,是卖给了乞颜,不是白白送给他们。
只不过价格便宜一点,每斤大米或者小麦只卖十文钱而已。
柳铭淇刚刚穿越的那一年,京城的米价是十八文一斤,同一时期江南的米价是七文钱一斤。
但因为水灾蝗灾的缘故,一口气便涨到了四十文一斤,江南也涨到了二十文一斤。
之后的几年,各种天灾人祸不断,导致了大米和小麦价格居高不下。
毫不夸张的说,过去的四年时间里,大部分灾区的老百姓都是靠着麸糠粥才活了下来。
即便是大丰收的去年,也是因为要填补各种各样的漏洞,他们还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现在是六月间,再有两个月就要秋收了。
今年黄天保佑,又是一个可以预见的丰收年,但如今京城的大米和小麦价格,仍旧是二十文一斤。
许多人仍旧是在一天吃两顿饭,其中有一顿还是麸糠粥。
所以景和帝和大臣们对于红薯才那么的期待,所以司马北才那么想要在自己的彭州府推广红薯种植。
本来预计今年大丰收之后,粮食价格就会进一步下降,从而仓库里面的粮食就可以拿出来卖,从而平息一下高昂的粮价了。
可这一次乞颜的求援,打乱了大家的计划。
乞颜是不得不救的,否则让西羌和室韦平分了乞颜高原,让他们得到了地盘和人口,膨胀起来之后,对于大康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在没有机械化部队之前,你想要剿灭在那么大一片区域的游牧民族,只能是痴人说梦。
即便是可以,也不知道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