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就复刻了自己在新野做的那些事情——休整道路、挖渠引水、组织耕种、积极为老百姓争取各种利益等等。
这就使得去年在彭州府收上来的粮食,居然成为了全京畿地区第一。
如此亮眼的成绩,真的是为他赚足了眼光。
像是这样的人才,只要能保持下去,三年之后直接接任张子哲的浙江巡抚,五年之后接任张子哲的江南总督一职,那都不是什么问题。
除了他们三个最出色的,另外还有虎贲卫大将军完颜翼的儿子完颜彰,今年二十八岁的他,六年前就是景和二十七年的状元郎,在翰林院呆了四年,前年外放做了江西的一个知府。
连续两年的时间,完颜彰都被评为甲上,在所有的上百个知府里面,排名前十。
这个完颜彰柳铭淇是有印象的。
传说中这就是一个学霸,即便是在翰林院,也是刻苦攻读各种书籍的人。
连一向桀骜不驯的许多翰林院天之骄子们,都觉得这位状元是实至名归的天才。
现在他能学以致用,成为栋梁之才,倒是很让人欢喜的事情。
另外还有一位叫做陈廉。
他是大同府知府的同知,在上一次抗击乞颜人的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刚毅果敢,直接冲到了第一线。
陈廉所在的卫城仅有三千人,但哪怕是被数万的乞颜军队围攻,也是屹立不倒。
而平日里他对于大同府的刑罚、奖惩等等本职工作,同样非常的出色,在他公正严明的治理下,哪怕是平日里比较桀骜不驯的驻军,也是心服口服。
这个人被誉为是法家的下一个苗炎。
但又有人觉得陈廉在军事上的能力还要更胜苗炎一筹。
他也是朝廷吏部注重考察注意的人。
第三个是柳铭淇比较熟悉的一位状元。
这位状元叫做狄自明,是柳铭淇穿越之后,见到的第一位状元,之所以对他的印象很深,是因为他对于数学有过人的天分。
迄今为止,学习初级数学最好的就是狄自明。
并且狄自明在漕粮和户部查抄案件之中,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查出来许多大账,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在狄自明已经在户部担当郎中,南宫忌很是欣赏他,已经屡次对景和帝推荐他,这也是他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七品升级到了五品的原因。
第四个也是熟人,叫做钟云翔,狄自明同期的榜眼,翰林院同僚。
身为法家学子的钟云翔,和柳铭淇在葬花楼认识,后来柳铭淇因为西邱村事件,差点被苗炎抓起来斩头,他站出来呼喊学子们去帝京府抗议。
这个钟云翔为人木讷却内秀,且思维清晰,逻辑完整,目前在刑部已经连升四级,成为了从五品的断案官员,两年多时间里判了五百多件疑难案件,被誉为新一代的断案圣手。
连绣衣卫的高敬去年都在向刑部要人,想要把他调到绣衣卫。
不过钟云翔却看不上这些藏在阴暗中的人,所以没有同意。
暂时进入柳铭淇眼帘的,便是这么四位青年才俊。
倘若他们能没有意外的成长下去,十年之后,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过在这里面却也有一个遗憾,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年龄稍微大了一点,基本上都是三十四五岁了。
古代的学子们,天才人物还是不多的。
诸如刘仁怀那样,十五岁高中状元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就像是钟昶那样十八岁考中状元的,也是很少很少。
通常学子们都是二十多三十岁才金榜题名,然后再在翰林院打熬三五年,出来的时候就是三十多岁了。
甚至四十岁的都有。
这样一来,他们最应该去基层锻炼学习的时机就错过了。
之后他们大部分的人,都会成为为了当官而当官的官僚,而不是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庸官占据了多数的重要原因。
你要说他们笨?
这怎么可能?!
能在成千上万的学子之中杀出来,成为全国前一百、前五十来名的人,怎么可能是笨蛋?
只不过这些人因为长期处于勾心斗角中,有没有实事儿干,所以才逐渐的碌碌无为,变成了趋炎附势的官僚而已。
你要是直接让他们开始锻炼,那么不敢说百分之五十的人成才,但最少两三成的成才比例是有的。
你硬要他们呆在翰林院里面只是读书和看公文、闭门造车的学习,很少人能熬得过来。
所以现在柳铭淇当皇帝了,他第一要素就是把这些翰林院的进士们全都拉出来。
一半的时间在六部实习,一半的时间在翰林院学习。
古代这么松散的时间,这点劳累,可根本算不得什么!
没有磨砺,怎么能出类拔萃?!
想了这么多,柳铭淇却没有贸然行动。
作为皇帝,他还只是第二天开始,完全没有经验。
连太祖那么厉害的人,在建国后都颇有无奈之感,更别说柳铭淇这个毛头小子了。
所以他找了几个人来商量。
找的人便是丞相曹仪、副相钟昶、副相马浩秋、副相葛松道和副相刘仁怀。
柳铭淇带着他们五个在御花园的凉亭里面坐下,旁边的新任总管大太监高英,给六人倒上了香茶。
高英今年三十三岁,十二岁入宫,之前是赵寿的得力助手,许多本该赵寿做的事情,赵寿都让他去做了——毕竟赵寿最重要的职责还是陪伴皇上。
所以宫里的上上下下高英都认识,什么门道他也都晓得。
太后在询问了几个大太监的意见之后,暂且把他给调来担当成为总管大太监,倘若柳铭淇不满意,或者是他还有新的更好人选,自然是可以换掉的。
高英当然知道这一点,不过他也没有急着表现,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把一切都打理好,这倒是让柳铭淇比较满意。
“陛下找老臣来,不知道是为何啊?”曹仪和声的拱手问道。
上个月还是亲王的柳铭淇,如今成为了天下的主人,曹仪都来不及感慨,就必须要适应新的身份。
至于说柳铭淇是怎么幸运的得到皇位的,那都不重要了,景和帝亲自指定的下一任皇帝,那就是铁板钉钉的,谁也不能违背。
“我找你们商量几个人事方面的考量。”柳铭淇说得很直白,“丞相,明年你就六十了,所以今年年底的时候,你就自己提出请求致仕吧!”
曹仪:“!?”
饶是曹仪心中也有了一些准备,也是明白这两年就该自己退下的时候了,但皇帝这么直白的说,还是让他当即呆了。
这么不给面子的吗?
这么无情的吗?
这还是之前那位温和善良的德王殿下吗?
当了皇帝就全变了?
或者是露出本性了!?
这些心思,不仅仅是曹仪有,其余的四个副相也有。
柳铭淇却不慌不忙的道:“丞相你致仕之后,先前曹家吞并良田的事情,我一概不追究。另外你的二儿子是在就学吧?我给他补一个正六品的荫官,愿意来六部,就在六部做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