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倒是挺热闹,饭桌上大家说的自然还是公盘上的事情,吃过饭后,一行人商量了一下,就暂时分道扬镳了,朱风已经去过了瓦城就不再跟着陈然去了,下午还有一场明标拍卖他正好留下来参加,顺便还要照看着他们之前拍下的毛料。
公盘期间拍下的毛料在付清款项之后可以当场取走也可以继续留在组委会的仓库里等待公盘结束后移交给运输公司直接运走,陈然朱风吴老三三人拍下的料子没有当场取出来也没有留在原先的仓库里,而是在组委会另外租下了一个仓库。
直接租下一个仓库并不是陈然一行人才有的特权,参加公盘的任何公司都有这样的特权,租下的仓库可以要求组委会提供武装保护也可以自行派遣守卫保护或者雇佣佣兵团保护,公盘期间呆在内比都的佣兵们还是不少的,陈然三人租下的仓库不但有组委会的武装保护还有青龙的护矿队以及已经签下合同的运输公司派来的守卫保护,另外朱风这边也派了心腹保镖在那边守着。
虽然最后只有陈然和吴老三去矿区,但二人的阵仗却不小,首先二人的保镖冯宪军韩宇春小黑三人肯定是要跟着的,其次不但有青龙派来的几个保镖跟随还有缅甸军政府派来的几个缅甸国安人员负责二人的安全。
陈然在公盘上弄出这么大的动静,青龙和缅甸军政府显然都多多少少的调查了陈然的身份。
之前的时候,青龙只是把陈然当成了一个和总参有关系的公子哥,由此虽然安排了手下迎接了陈然,但他根本就没当回事,吩咐了下去之后基本上就把这事给忘了。
后来陈然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他留在内比都的手下自然把情况汇报给了他,他这才对陈然重视了起来。
青龙是总参的外编人员,在总参自然也有自己的关系,由此注意到陈然之后很轻易的他就得知了陈然的身份以及陈然背后站着的人。
陈然的来头显然把他惊得不轻,若陈然只是总参普通人员或者仅仅是和总参有关系,他自然不用在意,可陈然是总参办公厅副主任一个总参办公厅副主任就足以让他小心对待了,更不用说这个副主任背后还站着杨将军冯总长夏老将军了。
他在缅甸算是一号人物,他的产业和势力也大都在缅甸,但陈然想要整他的话仍然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由此,随即他虽然没有立刻从婵邦特区赶来见陈然,却也连忙给陈然打了电话赔了怠慢之罪,本来他还准备随后就赶到内比都见陈然一面的,但陈然却以自己是以珠宝商人身份参加公盘为由没让他来。
缅甸军政府那边显然也注意到了陈然的身份,现在美帝支持的反华势力克钦军正在和军政府打仗,将来不管是议和还是接着打下去,军政府显然都迫切的需要华夏给予支持和表态,知道了陈然的身份他们对陈然自然是既小心又热心。
一行十几人直接乘飞机往瓦城而去,内比都到瓦城飞行不到一个小时,倒也快捷。
瓦城,书面语又叫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是古时候的战略要地,也曾是缅甸皇宫所在地,地理位置很重要。这里有众多的华侨聚居,所以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的华夏同胞。
甚至瓦城现在的经济主要都是由华人后裔把持,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历来就是翡翠毛料、成品,各种宝石交易的集中地。
缅甸本地等翡翠毛料开采公司还有国际型的各大珠宝公司在瓦城均有专门的据点。
以前的种种传奇赌石故事也大都发生在瓦城,这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地方。
乘飞机降落的时候,坐在窗边的陈然很轻易的就可以看到瓦城郊外那一栋栋豪华别墅,这些别墅基本上都是当地有钱的华人买地修建的,可以说在缅甸的曼德勒除了军政府的人员之外就属华人最有势力。
到了曼德勒其他地方可以不去,但是当年的远征军遗迹却是必须要去的,不但是到了曼德勒要去,基本上华人到了缅甸都要去这个地方祭拜一下,可以说这里也是华人的一个精神象征了。
抗日时期,继法国接受日本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之后,日军又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致使滇越线全面中断,于是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华夏积极准备并提出华夏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于英军轻视华夏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华夏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华夏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华夏军队入缅参战。华夏成立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华夏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但是,华夏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华夏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曼德勒会战最后的结果虽是一败涂地,但却涌现出了不少的战斗英雄,如歼灭日军最多的华夏将领孙立人,最值得欣赏的是他对待日俘的态度,凡是沾了华夏人鲜血的日本人一律干掉,这让几个人每每想起来的时候都觉得热血沸腾不已;还有突围战死的200师长戴安澜曾经作战过的洞五战场。
现在拍的几部远征军电视剧基本上都是以200师为原型拍摄的。
由于正好是国庆期间,所以当年抗战留下的几处战场遗迹几乎都是人满为患,到这些地方来的自然大部分都是华人,陈然也碰到了不少在公盘上碰过面的“熟人”,虽然在公盘上这些“熟人”基本上都没和陈然说过话,但到了这里见到了陈然却都和陈然打起了招呼,以至于那些没去参加公盘只是单纯来缅甸旅游的华人游客们纷纷打听陈然的身份。
在相互的传颂中,很快陈然的名字便在游客们中传开了
虽然大家相互的都不认识,但处身于这等场景之中无疑让人不由自主的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不过这种感觉在到了烈士公墓的时候就再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