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七安愣住了,望着孙玄机:
“你看不到?”
白衣飘飘的孙师兄点头。
这不可能啊,那些纹路烙印在我基因里,就如黑夜里的萤火虫,那么的清晰,那么的醒目.许七安眉头皱了起来,旋即,他感觉一只温软的手搭在了自己脉搏上。
把手拿开啊.李妙真就看不惯这种趁机占便宜的行为,绝对不是因为吃醋。
洛玉衡皱了皱眉。
怀庆闭着眼,感应了片刻,一本正经的说:
“确实没有阵纹!”
顿了顿,她盖棺定论的评价:
“看来只有许宁宴自己能看到。”
阿苏罗接过话茬,嗓音浑厚的分析道:
“与其说是阵纹,他的情况倒更像是神魔灵蕴,乃天地赐予,只是神魔灵蕴亦可见纹路,为何他的不可?”
金莲道长措辞道:
“贫道认为,讨论可见与否没有意义,但它本身的意义极为重大。
“许宁宴已经说过,武夫体系自成天地,不能取代天道,那么他体内的“阵纹”虽是天地赐予,却并非神魔灵蕴。
“会不会,是守门人的凭证?”
这句话让众人霍然惊醒,王贞文沉吟道:
“假设金莲道长的话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补全这张凭证?”
“阿弥陀佛!”恒远大师见缝插针般的发表意见:
“既然是天地赠予,自然也要天地补全。”
心蛊师淳嫣见蛊族首领长时间没说话,便只好开口,表现出积极参与的姿态,问道:
“那要怎么样让天地替许七安补全呢。”
“阿弥陀佛,贫僧不知道,需看机缘。”这个问题难住恒远大师了。
你这不相当于什么都没说众人心里嘀咕。
洛玉衡看向许七安:
“你晋升半步武神时,可有什么异常?”
许七安摇头:
“我依照监正的指示,吞了一位远古神魔的残骸,攫取了祂的力量。此外并无异常。”
见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魏渊敲了敲茶几,把切入点转向其他地方:
“你们都忽略了一件事。”
等众人看过来,魏渊不疾不徐道:
“武神的名称由何而来?”
殿内静了一下,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人族最强的超品,开创了儒家体系的那位圣人。
武神的名称是儒圣定义的。
老话说的好,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做了外号。
儒圣取了“武神”这个名字,是和巫神蛊神一样简单的冠以“神”的名号,还是他对武夫体系有充分的了解?
瞬间,所有人都看向了赵守。
赵守愣了愣,没有沉思,没有停顿的摇头:
“儒圣没有留下关于武神的任何信息。”
他饱读诗书,书院的经典、古籍,早已翻烂。
而且,儒圣留下的东西,必然是重中之重,身为院长的他,肯定是了然于胸的。
杨恭叹道:
“院长说的没错。你们想,武神事关重大,儒圣若是知晓,早就留下只言片语了。
“没有就是没有。”
这时,天蛊婆婆笑了起来:
“你们这些小辈不知道,不代表老东西老物件不知道。”
刻刀和儒冠.众人面面相觑,继而精神一振。
对啊,刻刀和儒冠是同一时期的法器,前者更是陪伴儒圣一生,后者虽是儒圣大弟子的法器,但儒家命短,儒冠诞生灵智的时候,儒圣肯定还在世。
两者相隔年代不会太久。
极渊。
等待许久的琉璃菩萨,终于再次听见了蛊神的声音: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琉璃菩萨眯了眯眼,声线依旧清冷,但全神贯注的凝视着极渊,问道:
“您看到了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蛊神回答说。
窥探天机者,泄露必遭天谴。
这是天地规则。
琉璃菩萨默然,即使是现在的佛陀,也做不到窥探未来。
窥见未来涉及到极高深的规则,除非彻底取代天道,成为九州意志,才能真正掌控天机。
而到时候,窥探未来也没了意义。
蛊神继续说道:
“知晓晋升武神之人,古往今来,只有两人。
“一人是儒圣,世间从未有过武神,但他知道如何晋升武神。他更知晓一品武夫是武神的根基,属于武神阶段的初始,因此并未冠名。”
琉璃菩萨微微颔首。
儒圣如果不清楚武夫体系的根脚,是不可能如此清晰的归类的。
赵守和杨恭相视一眼,两人丝毫没有惊喜之色,反而叹了口气。
“两位爱卿有何难处?”
怀庆颇有威仪的开口询问。
赵守摇头道:
“许银锣与刻刀儒冠打过交道,但没有和器灵交流过吧。。”
还真是.许七安先是一愣,斟酌道:
“这也没什么吧?”
他和镇国剑打交道的次数更多,但这把剑的器灵却极少与他交流,在他修为低的时候,不曾主动交流。
可即使后来他晋升超凡,镇国剑也从不主动和他沟通。
这把传承自开国皇帝的神兵,就像一位威严的王者,默默做事,从不八卦,不撒娇,不搞怪。
比太平刀有逼格多了。
因此,作为儒圣和亚圣的法器,刻刀儒冠保持逼格是可以理解的。
王贞文是个老狐狸,看一眼赵守,试探道:
“看来另有隐情。”
赵守坦然道:
“确实如此,其实刻刀的器灵一直被封印着,而且是儒圣亲自封印的。”
众人听到刻刀器灵被封印,先是吃了一惊,心说谁能封印一位超品的法器,接着恍然大悟,原来是儒圣亲自封印,顿时更加好奇。
许七安诧异道:
“儒圣封印刻刀?!”
金莲道长沉声道: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儒圣封印自己的法器?”
殿内众人满脸肃穆,意识到这件事的背后,可能藏着某个惊天隐秘。
而且是涉及到儒圣的隐秘。
啊这赵守见大家如此严肃,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于是,他看向了杨恭,用眼神示意:你来说。
杨恭一脸纠结,也用目光回望:你是院长你来说。
两人僵持之际,袁护法缓缓道:
“赵大人的心告诉我:这种不光彩的事,委实难以启齿。
“杨大人的心告诉我:说出来多给儒圣和儒家丢人”
杨恭和赵守的脸色陡然僵住。
不光彩的事,给儒圣丢人.众人看向两位儒家超凡的目光,一下就八卦起来。
旋即又立刻收束念头,不让思维无序扩散——防备袁护法背刺。
“咳咳!”
见状,赵守清了清嗓子,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亚圣的随笔里记载:吾师每每著书,刀否,再著书,刀又否,欲教吾师,如此反复,吾师将其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