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张朦胧的贡献,这个头衔早就已经够了!
光是那些nature和sce的文章就足够他在很多学校当特聘教授了,甚至他愿意,很多国家的科技部的部长肯能都会恭恭敬敬的问他一句:“我亲爱的院士,您想要去哪儿高就呢?”
仔细想想,一个国家有多少院士?但是有多少诺奖获得者?
“行吧,您安排吧,我这一辈子的劳碌命,哎......”
燕京大学的院士课题组今天来了八个很特殊的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42岁,但是所有人都已经拥有了院士的头衔。
在电子心里,航空航天,物理化学等等领域,他们都是专家中的精英,这一次原本就是他们八个在钱淼院士的带领下去参加今年的学术会议。
“会议不是在三月份吗?怎么今天就把我们聚到一起了?”
“我听说好像是钱院士前几天得了一场大病,现在的身体情况不是很好,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好像是要换一个人领队。”
“换一个人?除了钱院士还有谁有资格带领我们去参加这一场学术会议?”
“我想也就只有丁旭院士和韩金誉院士了吧,要是其他人来,我王玮第一个不服!”这个叫做王玮只有三十多岁,12岁进入燕京大学少年班,18岁拿到了博士学位,他开创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形成了数百亿美元规模的产业链,在36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历史上这个专业领域最年轻的院士。
其他人或许和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绝对是在肉眼可见的程度内的。
“咔嚓!”门打开了,一个青年走进了会议室里。
几位学者们看了一眼张朦胧,“同学,你走错地方了,你是哪个课题组的学生,这是你可以随便进来的地方吗?”
“这里不是钱淼院士的课题组吗?”
“是这里,你是钱院士的学生?我怎么不记得他的学生里有你?”另外一个和钱淼院士比较熟的院士说道。
“如果这里是钱院士的课题组那就没有问题了,”张朦胧说道,“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张朦胧。”
“张朦胧?你是世界首富?”几个院士相互对视了一眼,“我记得我们这一次去界蓬参加学术会议好像没有申请赞助吧?”
“好家伙,还真是一个个心比天高,”张朦胧无奈地笑了笑。
这些人在四十多的年纪就达成了寻常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心高气傲也是理解的,而且他们一个个都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自己就算是要征服他们,也需要把握一点度。
“我不是来给你赞助的,”张朦胧说道,“这一次的学术会议将由我来带队,今天过来就想想要和各位院士前辈们先认识熟悉一下。”
“你带队?”
“哈哈哈!孩子,你是在开玩笑吗?”
“我知道你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不过我想这个成果应该都是你的老师韩院士主导的吧?”
外行人或许不懂,但是他们内行人很清楚,想要获得一个诺贝尔奖是有多么艰辛,张朦胧满打满算也就读了几年大学,能肚子做出这种成果他们是不信的。
估计就是花钱买个名额炒作罢了。
“所以你们是觉得我没有这个资格?”张朦胧冷笑道,“各位都前辈,我尊敬你们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不过希望你们也能对我有一些应该有的礼貌。”
“想要我们尊重你也没有问题,我们搞研究的人都很纯粹,你有本事,我们就服你,你没有本事,那我们关你事世界首富还是诺奖得主,我们都不在乎!”那个叫做王玮的院士说道。
“除非你在我们某一个人的领域研究上超过我们,只要有任何一个,我们就服你!”
“没错!”
“你们确定?”张朦胧说道,“其实我是想要给各位留一点面子的,请恕我直言,你们研究的东西,都只是我玩剩下的而已!”
“你说什么?”
张朦胧的这一句话似乎直接戳到了他们的痛点。
就是因为年少成名,在40多岁就拿到了院士的头衔,这就注定他们每一个人的研究只能在深度上生根,而不可能有多广。
但是他们有自信,在自己课题的领域上,不可能有什么人比他们更加出色了,毕竟这是他们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成果。
现在居然有人说,他们研究室了20多年的东西,还是别人玩剩下的,这让他们怎么可以接受?
“年轻人,你太狂了,这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本事的人太狂,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我有这个本事,我狂又怎么样?”张朦胧走到了会议室的主座上,“今天大家既然来都来了,不如给我一点时间,我张朦胧有没有资格带头去参加这一场议会,各位一看便知。”
“行,我们到是要看看你究竟能讲出一些什么东西出来!”几位学者们都坐在了各自的座位上,一脸看戏的表情看着张朦胧。
“既然王玮院士的情绪这么严重,那我们就从王院士的课题来吧。”
张朦胧打开了一个ppt文件,“高分子材料在仿生细胞上的产业化应用,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领域,要是能做好,确实可以造福很多人,不过在我看来,王院士的仿生细胞还停留在很初级的阶段,甚至说连初级阶段都算不上。”
“好大的口气,”王玮说道,“我承认,现在的人工模拟细胞确实还在很初级的阶段,但是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人的研究可以超过我,光是细胞膜囊泡结构的大分子自组装,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除了我的课题组之外,还没有任何人可以做到不同尺寸囊泡的制备!”
“我知道,”张朦胧点点头,“我从来没有否认过王院士的成就,但是您的这些东西在我眼里,其实算不了什么,您虽然可以获得不同尺寸的囊泡,但是生物细胞膜表面是特异性的,功能化的而且极其复杂,你们获得的囊泡却是均一的,我说的没错吧?”
王玮脸上的表情显然变得稍微有些难看了,很显然,张朦胧研究过他的课题,并且知道他现在的研究瓶颈在什么地方。
“关于如何实现囊泡的差异化和功能化,您已经研究了五年的时间了,不过还是没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对吗?”
“你到底要说什么?”王玮问道,“虽然你说的那些都是事实,但是我做不到,其他人也做不到,我的研究还是最顶尖的。”
“其他人是做不到,但是我做得到,”张朦胧将ppt翻到了后面的部分,“我已经通过了一种纳米粒子完成了囊泡的功能化,而且解决了界面相容性的问题,这是我的研究资料和相关的原理!”
关于这个课题,张朦胧足足讲了40分钟有余。
王玮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不屑开始逐渐变得惊讶,最后就只剩下敬佩了。
因为张朦胧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讲述了最后的结果,而是将过程和自己的思路都清晰地讲解了出来,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实验和操作,绝对是不可能讲得如此精细的。
换句话说,抛开结果的真实性不说,张朦胧对于这种仿生细胞的研究绝对是非常深刻的,而他这20年的研究成果,在篇幅和内容上仅仅就只有张朦胧的研究内容的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