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以后,我们将计就计,利用俘虏的伪军乔装渗透,不费一兵一卒成功拿下据点,消灭剩下的日伪军。”
“县城里的日军听到枪声后派重兵增援据点。”
“我在他们的必经之路层层设伏。”
“先集结自己装备和缴获的所有重武器在半路打了敌人一个火力急袭,消灭近一个小队的鬼子。”
“然后用麻雀战零星射杀增援部队中间的小鬼子,等增援部队赶到据点时,日军只剩一个步兵小队。”
“我把他们放到据点以后,利用据点里的炮楼和暗堡,居高临下打击他们,最后以不到二十人的伤亡全歼剩下所有日伪军。”
“经过统计,我们一共消灭日军245人,伪军59人,俘虏伪军286人。”
“战场上一共缴获重机枪两挺,掷弹筒六门,轻机枪15挺,步枪近四百条,还在据点里面找到一个小型弹药库和物资仓库。”
“东西全部带回来了,除了俘虏身上携带的,剩下的粮食和武器弹药整整装了八大车。”
听到这儿,袁虎彻底绝望了,脸色越来越难看。
战果,自身伤亡,两个方面自己都输了。
三局两胜,意味着这场比武自己真的输给一个当兵不过三年副营长。
就在这时,李志勇继续说:“如果不是为了把缴获全部带回根据地,必须走大路,战斗结束后我们肯定会走小路回来。这样的话部队昨天这时候就能到团部。”
袁虎脸色更难看了。
本来还以为自己用时短,可以保住一点颜面,李志勇这句话一出口,意味着自己仅剩的一点面子也没了。
一脸不甘叫道:“有小路可以奔袭战场,我怎么不知道?”
李浩突然开口:“那是因为你没有认真研究地图。”
然后就对李志勇命令:“李副营长,我再让你看一遍地图,找一下有没有小路去袁副营长要奔袭的据点。”
不到五分钟,一条地图上没有标记的路线就被李志勇找出来:“团长,从地图分析,这条线的地形和标高都差不多,应该会有小路。”
“我们可以让侦查部队提前赶过去,找几个当地老乡问清楚。”
李浩回答:“不用问,这里确实有小路可以赶到奔袭目标,而且还不止一条。”
“如果袁副营长你会看地图,认真研究一下地图,肯定能找出来,这样你至少能省下两天的路程。”
看袁虎被自己说的一脸通红,李浩决定趁热打铁,继续说:“怎么样?现在心服口服,知道差距了吧!”
“同样一场战斗,会看地图和不会看地图就是有这么大的差距!”
“现在还认为团部的轮训没用吗?”
“团长,我错了……”袁虎低着脑袋报告。
半个月后,守备团近五成的连级干部通过轮训考核,回到部队!
不出意外,再有一次轮训,剩下的干部就能全部通过考核。
这时,统一部队编制就成了守备团的当务之急。
李浩一边翻看部队现在的编制和兵力,一边分析。
“政委,目前的守备团除了罗副团长指挥的部队,其他部队都在根据地,再用独立营称呼我们的部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决定取消独立营编制,守备团全部以一营,二营,三营……六营,七营来称呼大家。”
“部队改编完成后,各营多退少补,恢复统一编制,分散守在根据地周围,抵御外敌。”
王宏赞同道:“减掉罗副团长手里的部队,全军一共有七个营,正好改编成一到七营,这样改的话打起仗来我们也好指挥,我同意。”
洪林峰皱了一下眉头提醒:“改编部队没问题,难的是统一编制。”
“总共七个营,少的五百多人,多的一千多人,怎么个多退少补法。”
“补大家肯定愿意,退就没那么好办了。部队都是大家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一句话就让大家把手里的部队拿出来,肯定会不舒服。”
“还有级别。”
“之前几个独立营营长虽然都是营级,但因为独立指挥部队,手里掌握的部队也远远超过一个营,守备团内部已经默认他们比三个主力营营长高半格。”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是一个主力营配合一个独立营作战,总指挥肯定是独立营营长,主力营营长只能给他们当副手。”
“现在把独立营全部改编成主力营,几个独立营营长就和几个主力营营长一样平起平坐,从一定程度上说,团部这么做是在变相给他们降级。”
王宏眉头也皱了起来:“这确实是个问题。”
“目前的几个主力营营长之前都是独立营营长的部下。”
“改编以后他们平起平坐,不分上下级,独立营的干部肯定会心里不服气。”
李浩想了一下回答:“这个问题好解决!”
“根据地这么大,除了七个主力营,还有还几个直属营,直属连,加起来有十好几只部队。团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直接面对那么多部队。”
“所以我决定在我们根据地内部划分几个防区出来。”
“每个防区安排两到三个营,安排一个人当负责人,统一指挥防区内的所有部队,直接向团部负责,这样几个独立营营长肯定没话可说。”
“咱们就一个守备团的编制,位置有限,给不了他们那么多虚衔。”
“但我相信他们也不会在乎那些虚衔,只要给他们实权,就算当营长也没问题。”
李浩提出来的这个办法是八路军惯用的一种方式,王宏一点也不陌生。
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编制有限,而从日本人手里打下来的根据地又越来越大,不得不自己建立军区和军分区。
以团营长的身份兼任军分区指挥官,指挥辖区范围内的所有部队。
表面上看,这个指挥官仍然是营长或者团长,实际上手里指挥的部队已经远远超过一个团,甚至一个师!
马上赞同:“可以这么做。”
“部队改编前的一个独立营加一个主力营,防守一个分区。独立营营长,教导员,兼任分区正副指挥员。”
李浩当机立断做出决定:“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大同独立营改编为守备团一营,守备团原一营改编为二营。”
“广灵独立营改编为守备团三营,原二营改编为四营。”
“涞源独立营改编为五营,原三营改编为六营。”
“浑源独立营改编为守备团七营,特务连,独立连合编为八营,警卫连,侦察连全部扩充为加强连。”
“改编完成后,每个主力营下辖三个主力连,一个炮连,一个辎重连,一个警卫排,一个侦查排,一个工兵排,一个骑兵通讯班,一个炊事班,一个营部,满编八百人。”
“主力连下辖三个主力排,一个火力排,一个警卫班,一个侦查班,一个炊事班,一个连部,装备三挺重机枪,三门掷弹筒,满编180人。”
“主力排下辖三个步兵班,每个步兵班装备一挺轻机枪,十一条步枪,满编三十八人。”
“营直属炮兵连装备两门直射火炮,两门大口径迫击炮,四门81毫米口径迫击炮,总共八门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