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进一步肯定了大家之前的判断:城内晋绥军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可李浩并不满意这个结果。
根据地军民付出这么大代价才换来今天的胜利,如果什么都没捞到,就这么轻易放他们离开,几天前被他们烧毁的房子谁来赔?
毫不犹豫拒绝道:“浑源城是我们八路军邀请贵军来的吗?”
“现在要走了,还让我们送粮食,当我们八路军好欺负?”
“我没有记错的话,贵军进入我们根据地这段时间一共烧了二十六个村子,合计民房5186间,这些房屋都是乡亲们唯一的家,现在被你们烧了,必须给乡亲们一个交待,否则别想轻易离开我们根据地。”
“至于两万斤粮食,我可以给你们,但我们八路军的粮食都是从日本人手里抢的,每一颗粮食都包含了将士们的鲜血,非常珍贵。”
“你们要可以,但一定要出钱买。”
听到李浩说两万斤粮食还要买,参谋长憋了一肚子的火气马上涌上心头。
面子也不要了,直接反问:“李团长,我没记错的话,我们往浑源城送了三次粮食,中途留在路上的粮食应该全被贵军拉走了,加起来至少二十五万斤。”
“你们拿走我们二十五万斤粮食,我们只让你还回来两万斤,这过分吗?”
李浩不甘示弱反问:“张参谋长,是谁告诉你那些粮食被我们八路军拉走了?”
“告诉你,为了避免两军爆发冲突,我们八路军对贵军一直退避三舍,有多远退多远,不和你们正面接触,怎么可能找得到贵军留在路上的粮食?”
“应该是是日伪军特务拿走了,大同被我军攻下后,大量日伪军特务进入我们根据地。”
“特别是浑源,因为靠近大同,成了特务的首选之地,这段时间光我们守备团就抓了一百多人,还有三个军火库被袭击,丢了好几千颗地雷。”
“几天来突然被埋在官道和浑源城外的地雷都是他们手笔。”
“你们的粮食肯定都被他们搞走了。”
参谋长知道李浩这是在胡诌,但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口。
虽然心里清楚,这一切都是八路军自导自演出来的,但手里没有证据。
再怎么不甘也只能认,咬着牙齿问:“行,我们买,一次性买两万斤粮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那我现在就让部队先给贵军准备一万斤粮食,十斤粮食一块大洋,一共一千块大洋!”李浩笑着回答。
参谋长一双眼睛再次瞪圆,怒火跟着涌了上来:“一块大洋才买十斤粮食,你们怎么不去抢?”
李浩表情波澜不惊,迎着参谋长充满怒火的目光回答:“我刚才说了,我们八路军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将士们用鲜血从日伪军手里抢回来的,值这个价。”
“你们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就算了,我们也不强迫贵军一定要从我们手里买粮。”
参谋长知道这是八路军在找机会宰自己,但没有任何办法。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硬着头皮回答:“就按这个价买,在城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李浩点点头,继续问:“那城外被你们烧毁的五千多间民房怎么算?”
“这!”参谋长为难了。
本以为这场谈判会很顺利,八路军知道大家要撤退,一定会拍手称快,马上同意。
可没成想李浩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虽然心里想着让晋绥军早点离开根据地,但嘴上就是不松口。
还拿出一副谈判的架势跟自己讨价还价要补偿,太出人意料了。
所以关于被烧毁民房的事他们根本没考虑过。
犹豫了几秒后,他决定先探一探李浩的口风:“贵军想要多少补偿?”
“一套民房三十块大洋,五千多套民房你们就给我们十五万大洋的补偿就行了。”
李浩已经找到谈判的精髓,先狮子大开口,然后才能讨价还价。
根据地实际被烧毁的民房只有不到三千套,李浩多喊两千谈,而且把每套二十块大洋的补偿提高到三十块,就是想捞一笔,而且给对方讨价还价留下一点空间。
十五万大洋,全师两个月的军饷也就这么多,八路军张口就要走,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这已经不是参谋长能做决定的范畴了,当即决定暂停谈判,回县城请示以后再过来。
晋绥军确实急了。
粮食只够吃今天一天,如果谈判不顺利,明天大家就要饿肚子。
参谋长离开不到两小时就重新出现在李浩面前,和之前的谈判一样,开门见山,没一句废话。
“李团长,一套民房赔偿三十块大洋的价格太高了。我们调查过,普通老百姓的房屋也就值十几块大洋,这还只是新房子。我们烧的都是乡亲们住了好久的老房子,肯定不值这个价。”
“我们补偿贵军十块大洋一套民房,一共补偿贵军五万块大洋,我们撤到贵军根据地边上就给你们。”
李浩摇头拒绝:“账不能这么算。”
“不管你们烧的是旧房子还是新房子,我们都要给乡亲们建新房子大家才有地方住,所以这五千多套民房的建造成本必须你们出。”
“另外,你们除了烧房子,还把乡亲们留在家里的家具,衣物,工具……都烧了,这些东西难道就不要陪了?”
“两项加起来,一套民房问你们要三十块大洋已经很少了。”
参谋长眉头越皱越深,没想到李浩这么难缠。
深吸一口气,强压住心头蹭蹭往外涌的怒火说:“每一套民房再加五块大洋,总共七万五千块大洋,相当于主力师一个月的军饷和生活经费,已经很多了。”
李浩知道对方上套,只要双方开始讨价还价,肯定能把每一套民房的补偿谈到二十块大洋。
看到参谋长松口,李浩也跟着松口:“十五块大洋太少了,看在贵军确实困难,我可以把乡亲们修房屋的人工费减下来。”
“我们出动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帮乡亲们建房子,每一套民房按二十五块大洋的补偿标准来算。”
看李浩松口,晋绥军参谋长也长松一口气。
这说明具体多少补偿价格双方还有的谈。
盯着李浩继续说:“这样,我们双方各自退让一步,把补偿标准定成二十块大洋。”
“只要贵军同意,我们一出贵军根据地就给钱。”
这正是李浩的心理价格,当然会同意。
但并没马上表现出来,装作一副为难表情回答:“就按二十块大洋的标准计算,但我有一个要求。”
“交钱时间不能等到贵军离开根据地时。”
“我们看到十万大洋才能放开一条通道,让贵军安全撤出我们根据地。”
“我们可以提前定好交易点,贵军派骑兵把大洋送过去,我们到交易点接应,快的话今天晚上就能完成交易,明天早晨贵军就能撤退。”
城里的晋绥军现在就是守备团砧板上的一块肉,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本。
部队是他们的根,绝不能出问题。
面对李浩的强硬,参谋长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