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知道团部打算怎么处理这些宝贝。”

李浩一眼看出黄胜的小心思,直接问:“告诉我,你们看中了什么?”

黄胜不好意思回答:“团长,说实话,缴获的粮食,骡马肉,轻机枪,战马,还有俘虏的晋绥军士兵,我都看中了。”

“每一样都是好东西,拿了就不想松手。”

李浩摇头回答:“全给你们肯定不可能。”

“我记得出兵前参谋长把团部最好的武器和俘虏兵都给了你们,所以缴获的装备,战马,俘虏的晋绥军你们就不要想了,不然其他几个营肯定会说团部厚此薄彼。”

“现在隔秋收还有近三个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根据地乡亲们和部队都过得很困难。”

“我把缴获的十万斤粮食和后续缴获到的粮食全部给你们,打死的骡马留下一半,剩下一半送到其他部队,让团里的其他同志也沾沾荤腥。”

听团长说武器弹药没自己的份,黄胜脸上明显闪过一抹失望。

但很快就因为李浩后面的话而消失了。

部队现在的情况确实很苦。

虽然团部通过各种手段储备了不少粮食,但它们只能保证根据地不缺粮,不因为粮食短缺而饿死人。

远远达不到顿顿吃饱饭的标准。

部队已经缴获十万斤粮食,根据侦查,后面还有十几万斤粮食等着运进浑源城,按现在的打法,这些粮食大部分都会落到自己手里。

加起来就是二十多万斤,算上团部送来的粮食,大同独立营全体将士顿顿白面馒头都够吃好几个月。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战士们吃饱了才有力气训练,打仗。

所以这二十多万斤粮食带来的好处远不止战士们吃饱肚子,还有大同独立营整体战斗力的蹭蹭上涨……

越想黄胜脸上的笑容越浓,身怕李浩反悔一样,赶紧回答。

“团长放心,我一定命令部队把缴获的装备和弹药如数上交。”

“粮食就不集中了,直接分散在各地储存,不仅省了运输,还安全,哪怕遭袭也不会被敌人一锅端。”

李浩回答:“放心,我不会打那些粮食的主意。”

“但有一个要求:你能从晋绥军手中缴获多少粮食我不管,但要拿出至少五万斤粮食出来补偿根据地因为晋绥军入侵而转移的乡亲们。”

“如果晋绥军不甘心就这么退出我们根据地,肯定会从乡亲们身上下手,想方设法找到被我们转移到山里的老百姓,然后顺藤摸瓜搞到粮食。”

“县城周边的人口最密集,如果被晋绥军盯上,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转移好几万人。”

“为了让乡亲们配合我们行动,除了做好大家思想工作,还要给大家一些补偿,弥补大家转移过程中的损失。”

“这样我们的坚壁清野才不会出乱子,晋绥军也就没了可乘之机。”

黄胜马上明白过来:“团长说的对,我打算给配合我们转移的乡亲每人两斤粮食补偿。”

“只需要跟我们进山躲起来,遇到晋绥军的时候赶赶路,一个人就能白得两斤粮食。”

“地方部队再做好他们思想工作,告诉大家晋绥军缺粮,一旦有人被他们找到,肯定会逼他们交出自己赖以生存的口粮。为了保住粮食,乡亲们肯定会无条件配合我们。”

第二天一大早,近两千晋绥军就带着干粮分兵出城,直扑城外各个村子。

隔县城近十公里的一个大庄子里,五百多晋绥军在里面翻箱倒柜,寻找老百姓和粮食。

团长带了一百多人在村口接应,看着村子里面望眼欲穿。

“团长,村子里没人,也没找到粮食!”一个连长跑到村口对团长报告。

“继续找!”团长很不甘心命令。

这已经是他今天出城后找到的第三个村子,要是再找不到东西,那就只能无功而返。

几分钟后,另一个连长冲出村子,脸上明显多了一丝笑容。

“团座,好消息,我们在村外找到老百姓撤退时留下的痕迹。”

“这个村子很大,人口超过五百人,上有老下有小。我想这么多人撤退肯定会留下些什么,擅自做主让兄弟们在村子周围搜索,还真让我们找到了。”

“车辙印,马蹄印,脚印,到处都是!应该是朝我们东北方向的山里去了!”

这绝对是团长今天出兵后收到的最好消息,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很高兴命令:“干的不错,如果真能找到转移进山的老百姓,你的连就是首功,回去我一定向师长给你们请功,专门奖励你们两百块大洋。”

“谢谢团座!”连长激动回答。

团长当机立断命令:“既然已经找到老百姓的去向,那我们就不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你的二连到前面带路,其他部队紧随其后,我们现在就进山找人。”

“在外面忙活这么久,咱们肯定不能无功而返,一定要找到老百姓,搞到粮食。”

追了两公里,路面开始变得崎岖起来。

周边的地形也越来越复杂,开始出现灌木和林子。

军人的第六感让团长下意识警觉起来,脑子里也闪出一丝不好预感。

但很快就被山路上越来越多的脚印给打消。

刚开始,大家还只能看到老百姓转移留下的车辙印,马蹄印,脚印,牲畜粪便。

追到这里,已经可以看到老百姓因为不方便携带而丢下的工具和罐子,甚至还在一个山沟的灌木丛里面发现一辆走不了山路的大车,这些证据都在告诉团长,自己要找的百姓就在前面。

“部队加快速度,继续追击,一定要快点找到它们。”团长越追越兴奋,不断催促部下加快速度。

正好追到大山边上时,快速行进的队伍突然停了。

打头的二连连长急匆匆跑过来:“团座,前面有一个三岔路口!”

“进山的老百姓好像分散了!”

“带我去看看!”团长赶紧往队伍最前面赶。

这是一个山脚下,山路走到这儿后一分为三,一条路继续沿着前脚进山,一条路沿着山梁走,还有一条路沿着山的另一面山脚走。

从地面留下的痕迹判断,三个方向都有大量百姓通过。

团长把每条路都看一遍后做出决定:“我们走前脚!”

“山顶这条路太崎岖,就算有老百姓走这个方向,那也是年轻人,跑得快,很难逮着他们。”

“山脚这条路好走很多,而且这条路比另一条路更容易进山,百姓中的老弱妇孺八成是走这条路。”

“他们在山里的行进速度慢,只要被我们盯上就没机会逃脱。”

“所以我们走这条路追击的胜算最大!”

又往前走了不到半小时部队就进山了,山路上被乡亲们丢下的破瓶烂罐也越来越多。

三连连长走在团长身边,抓住机会恭维道:“团座,您的选择肯定是对的。”

“前面一定有我们要找的老百姓……”

“啊……有陷阱!”

部下恭维的话还没说完,一声惨叫就在队伍最前面响起。

二连长再一次喘着粗气跑过来:“团座,前面有八路军布置的陷阱,和我们来浑源时碰到的一模一样,是个捕兽夹,一个士兵的脚被夹伤了。”

炊事兵也是兵》小说在线阅读_第14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心中的田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炊事兵也是兵第14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