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还是无精打采的一百多人马上有了精神。
他们中间好多人都是铁杆的晋绥军支持者。
只要让他们回到晋绥军,绝对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回到会议室,少将就急着说道:“李团长,我要求贵军提高这些晋绥军官兵的伙食标准。”
“普通官兵必须保证每天有一顿肉,而且还要管饱。”
“少尉以上军官必须保证每一顿都有肉吃。”
李浩摇头拒绝道:“对不起,我们做不到。”
“华北大旱,老百姓食不果腹,我们八路军的情况更差。”
“实不相瞒,我这个团长都一个月没吃过猪肉了。”
“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天拿下几个县城,缴获一些小鬼子的补给,战士们连每天两顿饱饭都保证不了。”
“我们从大同解救回来的晋绥军有四千多人,他们现在吃的粮食都是守备团和根据地老百姓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能吃饱不饿肚子就不错了,想要吃肉,绝无可能。”
“在我们根据地,现在还能喝上肉汤的就只有轻重伤员。”
“我总不可能为了这四千人去抢轻重伤员的营养餐吧!”
少将沉默了,虽然不知道李浩说得是否全部属实,但以他对华北的了解,情况应该八九不离十。
如果不是因为实在过不下去,半年前八路军也不会用重炮从晋绥军手里购买粮食。
要知道,在中国战场上,那些重炮都是巨无霸的存在,有钱也买不到。
既然八路军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想到这儿,少将直接脱口而出:“我们晋绥军出钱增加他们的伙食标准。
蚊子小也是肉,这可是对手主动送上门的,不吃白不吃。
李浩眼睛一亮,马上回答:“可以!现在根据地物价飞涨,按照你们的伙食标准,普通官兵一个人五天需要一块大洋,少尉以上军官两天一块大洋,我们这里一共有四千多普通官兵,近五百少尉以上军官,我给你打一个折扣,一天就按一千块大洋的标准计算,从今天开始。”
“另外,他们之前的伙食费你们也要给,总不能让我们八路军白养活他们那么长时间。”
“八路军底子薄,经不起折腾,就按一天五百大洋的标准计算,一共十天五千块大洋。”
少将听得目瞪口呆。
看李浩想没想就把一连串熟悉说出来,明显早就算好了,就等这一刻到来。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被李浩算计了。
但话已出口,自己答应那些官兵的许诺又必须兑现,只能硬着头皮同意。
王宏站在旁边,表情波澜不惊,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华北大旱,物价飞涨,这是事实。
但有了晋绥军帮忙购买的粮食后,部队缺粮的问题已经解决,粮价也稳定下来,不像一开始那样,一天一个价,蹭蹭往上涨。
十天来,团长虽然没让那些晋绥军饿肚子,但伙食标准和守备团普通战士一样,都是一顿细粮一顿粗粮。
四千多人一天的伙食费折合下来肯定不到两百块大洋。
团长直接要价五百,十天算下来,光伙食费守备团就净赚三千多大洋。
至于今后,净赚的更多了。
按对方提出来的伙食标准,一天四百块大洋足够了。
团长要价一千块大洋,只要对方同意,守备团每天都可以净赚六百块,十天加起来就是六千块,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无本的买卖。
这种情况下,王宏脑子里甚至冒出一个想法:这场谈判拖得越久越好,这样守备团每天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净赚六百块大洋,比捡钱还来的容易。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
晋绥军带队少将显然也看出这个问题。
他不知道这一千块大洋中守备团能赚多少,但每天一千块大洋,就算晋绥军财大气粗也能感觉到肉痛。
所以他急着想要结束这场谈判。
既能让四千多官兵早点归队,也可以少付一些伙食费,减轻晋绥军的损失。
提高官兵伙食标准的目的一达到,少将就开门见山问道:“李团长,我们阎长官希望这些官兵早点归队,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条件,我们能满足的肯定满足。”
李浩一副大气凛然的表情回答:“你们放心,我们八路军和你们晋绥军一直都是友军,肯定不会狮子大开口。”
“你只需要把我们在营救行动中的损失给我们补齐,然后再给点跑路费,这些官兵我就全部移交给你们。”
说完,李浩就对着洪林峰命令道:“参谋长,你给他们通报一下我们守备团在这场营救中的伤亡情况和武器弹药的损失,然后折合成大洋报给他们。”
洪林峰心领会神,拿出一张纸开口说道:“这场营救行动我们守备团一共出动三个主力营,一个独立营,一个骑兵营,一个重炮营,四个个直属连,包括一个装甲突击连,总共三千九百多人。”
“牺牲1356人,重伤无法归队的有314人,轻重伤经过治疗可以归队的648人。”
“另外还损失缴获小鬼子的装甲车三辆,坦克一辆,重炮两门,山炮,步兵炮六门,迫击炮十2门,重机枪14挺,轻机枪39挺,步枪1789条,战马259匹。”
“消耗重炮炮弹四百发,,山炮,步兵炮炮弹六百发,迫击炮炮弹九百发,丨炸丨药包八百五十个,地雷六百五十个,重机枪子丨弹丨八万发,步机枪子丨弹丨六十五万发,手榴弹,手雷,九千六百颗……”
“团长,暂时统计到的就这么多。”
“因为时间有限,参战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的损失还没统计进去。”
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洪林峰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因为守备团的实际伤亡和损失只有清单上的一半,而且还是守备团在整场出击行动中的伤亡,不仅限于营救晋绥军。
这份清单是李浩亲自列出来的,看到第一眼时,洪林峰和王宏两个人都认为上面的数字太夸张,担心晋绥军那边接受不了,不认可。
但李浩不这么想。
晋绥军不是八路军,更不是守备团。
所以不能用八路军和守备团的思维来考虑这个问题。
敌后战场上,因为大规模使用游击战,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来打鬼子,所以八路军干掉一个鬼子需要付出的代价要小很多,但在正面战场上,晋绥军干掉一个日军至少要伤亡三个人。
如果用晋绥军的思维来考虑这场营救行动,想要从日军手里救回四五千人,出击部队伤亡两千人一点也不多。
看少将脸上并没有露出太多诧异表情,洪林峰知道团长的判断是对的,自己的担忧多余了。
在大家注视下,少将双眼皮眨都没眨一下,一边在本子上记录洪林峰说出来的数字,一边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