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张居正已经退出政治舞台,以后他们哪里还有相见的机会?
申时行回到内阁,第一时间向其他两位阁臣传达了皇上的指示,然后一道致力于战事的善后工作。
戚继光与李成梁见不到张居正,便去拜访兵部尚书吴兑了。
努尔哈赤则是回到小珍身边,准备好好休息几天,然后出发与三娘子、塔娜她们会合执行任务去。
当然努尔哈赤知道,只要他去,塔娜姑娘就会立即回来。虽然师父并没有明言,但想必是这样的结果。
不过他现在也不敢想这一茬儿。
而朱翊镠待几位大臣离开后,留下田义与王安,正式颁发旨意:晋升田义为司礼监掌印,王安接管东厂。
两人磕头致谢,虽在意料之中,但内心激动的劲儿还是难以掩饰。
“都起来吧。”
朱翊镠接着又嘱咐道,“两位年纪虽然相差悬殊,或许观念上难免有一些代沟,但朕希望你们团结,求同存异,将内廷与东厂打理好。”
田义与王安爬起来谢恩,都点了点头并给出自己的承诺。
对朱翊镠而言,陈炬的离开确实当然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以陈炬的稳重与威望,至少还得让他干几年。
毕竟田义是从南京调来的,与陈炬比起来,威望还远远不及。
而王安年纪又太小,这样的升迁速度已经是顶天儿了,当初牛如冯保也才在二十多岁才爬到这个位置。
所以,大内总管这个位置,无论如何还是得田义来。
不过,田义其实也是一个耿直忠厚的人,这一点与陈炬有几分相近,相信会逐渐赢得自己的威望。
谷恙这样,关于内廷的两道人事安排就确定下来了。一老一少搭配,倒也合乎朱翊镠的心意。
而另一位有分量的司礼监秉笔黄锋原职不动。黄锋自己也清楚司礼监秉笔就是他的职业巅峰。
他本来就是一个不争不抢存在感不强的人,自然不存在嫉妒争夺啥的,而且内廷谁不知道陈炬的下面是田义,而田义的下面是王安?
当晚,朱翊镠投宿翊坤宫。
原来是要投宿坤宁宫,可因为郑妙谨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不久,如她所想还真是个女孩儿,所以高兴坏了,特许朱翊镠连续多天陪伴徐文颖。
一来也希望给徐文颖机会,毕竟不可能与皇上不能只生;二来孩子太小了晚上闹腾,怕影响他休息。
“你的郑姐姐只准备要两个孩子,以后就不打算生了,你想要几个?”
就寝时朱翊镠问道。
“那我当然也只能要两个,不能超过郑姐姐的。”徐文颖回答。
“好。”
“你是不是嫌少?”
“不少了,六个孩子呢,够了。”这是朱翊镠的真心话,“孩子重在质量,而不在数量,优生优育最好。”
“如果你嫌少,可以再娶再生,反正你是一国之主,愿意为你生孩子的人很多。”徐文颖笑侃道。
“我不是一个育人机器。在我曾经的那个年代,多生是要罚款的。”
“你说什么?”徐文颖一愣。
“我说今晚要……”
“哈,好没正经……把刚才那句话说清楚,你曾经哪个年代?”
“说不清楚的。”
“那你今晚不许碰我了,把你的手拿开。”徐文颖忽然一本正经,心里十分好奇,因为她不止一次听到有关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年代的言论。
但每次提及时,她又确实一头雾水听不明白。可每当让解释时,发现又被搪塞或是敷衍了,反正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一个答案。看,又来了。
“多深入地交流几次,也许才能说清楚。”朱翊镠的手脚都不规矩。
“那你倒是交流呀,每次问你时你总是之乎者也,不是说不清,就是没法儿解释,又或是让我别问了。”
“此交流非彼交流也!”
“哎呀,你……”
“……”
次日一早,徐文颖醒来时,却发现朱翊镠不在她身边。
还以为朱翊镠最近事儿多,所以早早起了床,毕竟刚与日本大战结束,战后许多问题需要处理。
却不想朱翊镠并未离开翊坤宫,而是看见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沿,一副似有所思的样子。
徐文颖忙起身,轻轻走过去。
“想什么呢?”徐文颖走过去轻轻地道,“看你好像有许多心事儿。”
“我在想,这个世界到底因为我的到来改变了多少,又会走向何方。”
朱翊镠看了徐文颖一眼,然后拉着她的手,似有所思,缓缓说道:
“其实,这个世界原本不是这个样子的,昨晚你不是一直在问我,另一个世界与另一个年代的事儿吗?”
“是呀,你愿意说了?”徐文颖当即两眼放光,直勾勾地盯着朱翊镠。
“今晚,去坤宁宫,我同时与你与郑姐姐说,不然还得让我解释两遍。”
“啊?要三人同床吗?”
“怎么?不行?”
“嗯,好吧。”徐文颖稍一犹豫,点了点头,期待地道,“我看你能说出什么花儿来,郑姐姐肯定也好奇吧?”
“是。”朱翊镠点头道是,“我知道没有人不好奇,只不过像王安、申先生那些人不敢问罢了。”
“他们也都觉得你与众不同?”
“那当然,我的思维,我的逻辑,我的见识,我的预测能力,我嘴里说出的话……都与常人不同,他们也一样能感受得到呀,只不过不像你总是追问,好像不问个明白就不死心。”
“可我就这性子。”
“今晚满足你与郑姐姐。”
“好,一言为定,那我现在就去准备准备。”徐文颖欢喜地道。
“还准备啥?”
徐文颖诡谲一笑:“第一次与郑姐姐那样一起,不得准备准备?”
朱翊镠摇头而笑,也没有多问了。
以申时行为首的内阁成员将战后需要处理的工作方案很快完成了。
草案第一时间送到东暖阁,朱翊镠认真审阅后同意并确定下来。
总结暨表彰大会将于三日后举行。
这将是一场漫长的会议,因为涉及的内容很多,总结、鼓励、安抚……
虽然与日本战争结束,但对于朱翊镠而言,一个新篇章才刚刚开始。
未来的路还很长,改革的任务依然很艰巨,大明积压的问题太多了。
当然,眼下朱翊镠最在意是,与日本大战结束后,大明到底走向何方?
是继续走封建的中央集权制,还是另辟蹊径或是向西方学习?
原本大明这时就是一个岔路口,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开始兴起,可为什么终究被扼杀,原因太复杂了,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清,到底有没有可能?
封建专制在这时候到底有没有破解之法?朱翊镠在考虑这个问题。
选择走什么样的路,将决定大明将来的命运,谨慎的同时又要保证尊重现实,必须适合大明自己的国情。
因为这个问题太敏感又超前,朱翊镠暂时仍然没有与朝中大臣商议。
徐文颖精心打扮一番,然后将孩子安顿好,便去了坤宁宫。
而此时的郑妙谨还不知道,以为徐文颖只是来看望她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