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海上,倘若是在陆地上,是不是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所以李昖虽然对这项技术好奇,但必须先要研究学习透彻才行。
宁可花钱且当作交学费。
尽管这事李成梁肯定也不敢替皇上做主,可他听到“交学费”,心下不由得微微一荡,就不知李昖愿意花多少。
感觉皇上对钱很有兴趣,看,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版权、郑公王世子的《十二平均律》都卖了呢……
一念及此,李成梁也是留了一个心眼儿,回答说:“我也不知道皇上是否愿意将这项技术传授给你们,毕竟这算得是军事机密,当初皇上研究时,也为此耗费了不少心血与金钱。”
“李总兵可以帮忙请示皇帝陛下。”李昖央求道,“虽然我朝鲜不富裕,但愿意花钱学习这门新技术。”
“那国王说你们能承受多大开支,我请示皇上时也好交代。”
谷“要不李总兵开个价?”
“任何研究所得其实都是无价的,前期付出了许多心血劳动,对此皇上尤为重视,不然我大明神医李时珍的一本著作《本草纲目》出版权不会带到五百万两银子,而郑公王世子的研究《十二平均律》卖到一千万两银子。这个……国王好像也听说了哈。”
“听说,听说了。”李昖连连点头,可当即吓出一身汗。
五百万、一千万……对于朝鲜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不说一千万了,五百万国王可以承受吗?”李成梁直截了当,姑且当作一门生意嘛,没有一点诱惑力,如何能够打动挣钱如小菜一碟的皇上?
“李总兵也知道我朝鲜的国力,五百万确实很吃力呀,还能……”
“可没有这个数目,我都不好意思开口,毕竟这是军事机密。”
李成梁直接将李昖的话打断了。
李昖脸色有点不好看,但又实在想学,一咬牙:“好,五百万就五百万,不过能否分期付款?”
“分几年?”李成梁道。
“五十年。”
“太长了。”
“那,三十年?”
“堂堂一个国家,不至于吧?要不这样也行。”李成梁忽然灵机一动,“这次与日本一战,你们朝鲜也有参与,届时日本战败赔款,你们就不收了。”
“这行。”李昖当即乐呵呵答应了。
心想,即便日本战败了,他们朝鲜也不敢让日本赔款,只求签署有效的国际条约,保证日本不再侵略朝鲜。
所以,李昖压根就没想日本会赔款的事儿,日本怎会赔款给他们呢?
本就没有指望,若以这个折换,可学习飞球升空技术,那再好不过了。
“那好吧。”李成梁也暗自高兴,“不过这也只是我们此刻的想法,还不知道皇上怎么想,会不会答应,所以我只能保证将国王的请求如实告诉皇上,两个选择,看皇上倾向于哪个,又或是根本就不想传授飞天技术。毕竟这事儿我也不懂,唯有请教皇上了。”
“多谢!那李总兵赶紧派人给皇帝陛下送信吧。”李昖迫不及待。
“好,我马上安排。”李成梁道,“不过国王先不要太高兴,万一皇上与我们想的不一样,又或是开价更高呢?”
“李总兵定要将我的诚意说明,只要能学,多大代价我都会考虑的。”李昖又再三叮嘱,“有劳李总兵了。”
“明白。”李成梁欣然应诺,朝鲜是不富裕,但还是那句话,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嘛。钱对于一个而言,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使劲儿挤,总还是有的。
李成梁又心想,皇上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挣钱,包括这次与日本打仗,都想着割地赔款,朝鲜要主动“交学费”,应当没有理由拒绝呀。
不管皇上是否拒绝,反正李成梁想着自己也没有承诺李昖,最后的决定权不还是握在皇上手里吗?
万一皇上乐意这么做,挣朝鲜一笔也好,让朝鲜放弃日本的赔款也罢,不也算是他李成梁的一个功劳?
虽然是一时兴起想到的主意,但李成梁与皇上相处这么久,感觉皇上不是一个有钱送上门来却不挣的人。
王象乾也一样,接到飞球计划二次重启的旨意时,立马想到朱八戒,心中感伤的情绪不禁油然而生。
为了朱八戒,也为了他两个命运似乎都不怎么好的女儿——婚姻上都遭遇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
如今两个女儿都带着孩子,决定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
给他与夫人的信中都明确表示,今后不会再找男人了。
至少目前都是这种心态。
王象乾当然觉得遗憾。
好在王姽婳已经做了皇家托儿所的一名老师,以皇上对他女儿的照顾,女儿确实可以自己抚养孩子。
不过遗憾归遗憾,女儿的人生他也不会干预,既然两个女儿都决定暂时不找男人,自然随她们去。
天下父母都一样操心子女,可到底有多大作用呢?成年孩子的人生终究还得他们自己做主。
眼下他在辽东巡抚任上,还得秉承皇上的旨意,一门心思搞改革,他已经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
瞧这次与日本大战,京城的支援源源不绝送至辽东,皇上深得民心与官心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京城的官民腰包里有钱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然让他们拿什么支援?
就像辽东乃至整个东北,多数人也支持与日本一战呀。
可手头上没钱,只能精神鼓励了。
这中间还是有差别的。
因为皇上在京,京城是最早推行改革的地方,成效自然也最明显。
到了关键时刻就大不一样。
可以拿得出来。
所以改革求发展才是第一要务,王象乾已经认识到了。
像李成梁一样,跟随皇上一年多时间,算是学到了精髓。
与李成梁引导朝鲜国王购买飞球升天的技术,可谓殊途同归。
这次与日本大战,整个东北地区都没有因为战争起而影响他们的生活。
无论别人怎么看,反正在王象乾眼里,这是因为大明富裕了强大了,有京城的官民为他们撑腰。
而此刻,东北地区虽有戚继光在镇守,但他也是技痒难耐。
想当初,他很早就知道朱翊镠决心与日本一战,一直在积极准备。
可没想到,战争兴起,他却不能参与,有时候也想是不是自己真的老了?
毕竟这次领导战斗的是李成梁三个儿子以及努尔哈赤,都是年轻人。
而皇上喜欢重用年轻人这一点,他早就知道了。
想着与王象乾商量一下是否需要增援吧,给他的回复是不用,皇上已经准备派飞球队支援。
此战过后,戚继光想着自己这一生恐怕再也没有机会领导战争了。
如今满族全部,蒙古与大部全部归顺大明,想必短时间内不会内乱。
毕竟皇上才十几岁呢,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能力控制好大明边境。
如此一来,他这一生也就这样了。
曾经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每个人的迟暮之年总会如期而至。
但作为一个军人,他确实希望再漂漂亮亮地干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