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朱八戒是回不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只会越来越渺茫。
王姽婳看到相沢哭了,问道:“陈三今天结婚,你不是应该高兴吗?”
“是啊,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哭有时也是高兴的表现。”相沢坦诚地道,“还有,我忍不住想起了轩婕她爹。”
说起朱八戒,王姽婳也深深叹了口气。朱八戒虽然很多时候给人一种懵懂的感觉,但因为心性纯正所以没人讨厌他,与朱八戒相识的人都很怀念。
可朱八戒回不来有什么办法?
王姽婳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本来她们都是要去喝喜酒的,但因两个孩子太小离不开,所以只能送去祝福。
“姐姐流泪,该不会有些遗憾吗?”王姽婳忽然问道。
“妹妹此话何意?”相沢问。
“因为陈三之前要与你一起过呀,今天他结婚了,以后恐怕……”
“妹妹说哪里话?我可不想耽误人家的幸福,一耽误就是三个人,而且,他们三个人还都是我的好朋友。”
“可陈三许诺,结婚后还是会照顾你与轩婕的。”王姽婳又道。
“申用嘉不是也承诺还会照顾妹妹与常泓吗?”相沢道,“妹妹拒绝了,我也不会接受。我与妹妹有手有脚,难道靠我们自己还养不活两个孩子?”
“听说他与陈珂玥、郭三吵架了。”王姽婳忽然眼睛瞥向窗外,来了一句,似乎不想让相沢看到。
“为什么?陈、郭两位不是快要生了吗?”相沢好奇地问。
“因为他答应几个国家的传教士,届时出国教授人体素描。”
谷“出国深造,那不是好事吗?”
“可在陈珂玥、郭三看来,是他不想与她们过了,所以选择逃避。而且两个孩子那么小,他这个时候选择离开,陈珂玥与郭三心里肯定会有想法。”
“孩子都快生了,何必这时候吵架?怎么也得等孩子生下来再商量嘛,申用嘉不是还没有走吗?”相沢感觉不大能理解,除非只有一种解释。
“孩子生没生下来,他都已经与外国传教士签了协议。陈珂玥与郭三生气还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与陈、郭两位商量。”
“男人有些事,怎会与女人商量?”相沢感觉陈珂玥、郭三有点无理取闹。
“事先说一声,至少表明他还尊重她们心里有她们嘛。我猜想陈珂玥与郭三是这样认为的。”王姽婳道。
“我看不是。”相沢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笃定地说道,“其根本原因我想应该是他们之间没有真爱,若没有真爱凑合一起,终究有一天会出问题。”
王姽婳微微叹了口气,头依然没有扭过来,仍望着窗外。
相沢鉴貌辨色地道:“妹妹心里说与申用嘉没有任何关系了,但其实心里还是惦记着他,没说错吧?”
“我当然希望他好,毕竟是我第一个男人,也是我唯一爱过的男人。他遭遇这般,与我也脱不了干系。”
“妹妹又不想与他复合,牵挂那么多有何用?妹妹不会也哭了吧?”
“我只是感叹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难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真的是来受罪的?”
王姽婳终于扭过头,相沢发现她的眼睛确实已经红润了。
“妹妹一向积极乐观,怎么这会儿却悲春伤秋起来?都怪我不好,在陈三结婚的当天哭什么劲嘛?”
相沢抹了一把眼泪,有点自责,强颜笑道:“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儿,妹妹来来来,说些开心的事儿吧。”
“姐姐想说什么?每天哪有那么多开心的事儿啊?”王姽婳付之一笑,“我只是感叹,可不是消极,也没有悲伤。”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刚才她确实眼睛红了,怕被相沢发现,又不好意思刻意遮掩,只好扭头望向窗外。
但还是被相沢看出来了。
她眼睛红润,是因为感觉到申用嘉眼下的日子过得也苦,她还依稀记得那天申用嘉找上门来对她说的话。
其实即便刚才相沢没有明说,她也知道申用嘉之所以与陈珂玥、郭三过得不自在,还不是因为不够爱对方?
申用嘉是“被逼无奈”的,而陈珂玥与郭三从一开始就怀有目的——可以说他们三个是强行扭在一起的。
如今在孩子即将出生之际,申用嘉却想去国外,不吵架才怪?
相沢见王姽婳情绪有些低落,又抚慰道:“妹妹,情绪会感染的,虽然我们的孩子都还小,但也会影响他们。我不哭了,妹妹也别叹息哈。要不说说皇上接下来打算让妹妹做什么吧?”
“我们两个孩子都还小,姐夫又回不来,估计还得等好一阵子,皇上才会安排我出去做事。”王姽婳道。
“妹妹最想做什么?”
“皇上慧眼如炬,安排我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定会让我发挥自己的特长。”
既然三娘子已经决定不再与扯力克过日子了,朱翊镠便暂时留她在京,与内阁、吏部商议过后,任命她为兵部右侍郎。
这样三娘子便成为大明在京第一位女高官。
至于征讨大将军的任职,朱翊镠暂时并未公开,仅限于内阁与兵部尚书吴兑几个人知道。
感觉时机尚未成熟,担心引起反战的情绪。
毕竟刚刚收服全部女真族与蒙古族绝大部分,又与日本小干一场,虽然都没有伤筋动骨,但怎么说也是兴兵,只要兴兵自然有人反对。
所以先缓缓,没有提及征讨边境不配合的部落一节。
可即便如此,任命三娘子为兵部右侍郎也是引起轰动。
早知道,三娘子第一是女人,第二来自少数民族。
竟然让她担任如此高的职位,在京官员都看清了皇上的用意。
其实,这股风早已经吹过了,就是要鼓励女性参政议政、入伍当兵、参加科举考试、出去工作……
总之一句话,解放女性。
三娘子正是皇上要树立的典型。
告诉天下人:女人可以出来做官,而且还是很重要的官职。
少数民族男人进京做大官不稀奇,已经有了努尔哈赤等人的先例。
如今又有了女人。
这一政策方针,恐怕再也没有人觉得只是说说了。
既然如此,那女人与男人一样,就什么都可以做了呗。
这样给了女人无限希望。
而这正是朱翊镠的初衷。
这个时代女人的地位实在太低,基本就是宅在家里,以抛头露面为耻,其实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希望通过解放女性运动等政策方针来激发大明的活力。
当然还只是开始,万事开头难,解放女性提高女性的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肯定也会遇到困难。
但只要用心做,坚持不懈做,朱翊镠相信会慢慢好起来的。
眼下以永宁公主为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参加了工作。
朱翊镠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