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俄罗斯军方签完条约协议后,他们就客客气气地撤退了。
临走前时还郑重承诺,回去后一定要让他们国王再次好好感谢大明,以及感谢大明皇帝的英明抉择。
谷待现场清理完毕后,朱翊镠下令回撤,让戚继光领军先行。
因为此次战役结束后,等于是征讨科尔沁部取得胜利,戚继光就可以回蓟镇,而不必继续留守辽阳。
三娘子跟随朱翊镠先回辽阳。
李成梁不用说了,肯定是朱翊镠在哪儿他就在哪儿。
本来,朱翊镠也让舒尔哈齐回东北军区,可记得对翁果岱的两个承诺,其中有一个是为翁果岱的女儿择一门好亲事,舒尔哈齐不正是一个好对象吗?
虽然还没有与舒尔哈齐明说,但朱翊镠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所以让舒尔哈齐领军继续安置科尔沁部百姓。
暂时依然还是回辽阳。
因为伤员太多,回去的时候前进的速度很慢,除了戚继光率领的部队,其他都是走走歇歇。
科尔沁部大军虽然并没有遭遇毁灭性的打击,但此时再也翻不起大浪了。
故而走走歇歇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经此一战后,相信蒙古族其他部落都不敢明确表态反对大明政策了。
翁果岱的遗体,包括他请求将所有科尔沁部死去的将士遗体,都将全部运回科尔沁部本土安葬。
朱八戒又嗨了一回。
而且这一次比他之前单独领军来的那一次要嗨多了。
杀了多少人,他也不知道。
但到最后,他却发现,好像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开心。
反而当他停止战斗放眼一望时,看见眼下都是死伤相藉的将士,他不由得愣住了,感觉好凄惨。
所以回去的路上,他一言不发。
平时这个时候他总是话很多,显得尤为兴奋,此刻他却陷入了沉思。
其实,不仅是朱八戒,回来的时候个个都在沉思,准确地说是反思。
一场大战,死了这么多人,是该反思总结的。在朱翊镠看来,本来这是可以避免的,但很遗憾。
或许土谢图汗奥巴年纪太小,这时候还不能体会生离死别的滋味儿,看起来还是那么冷漠、不甘。
他爹的尸首就在他旁边,他也没有多看一眼,不知道在想啥。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他在想啥都改变不了他接下来要被软禁的结局。
科尔沁部有幸活下来的将士,这时候也是一个个垂头丧气,暂时还不知道将会接受怎样的处罚。
所以,无论胜者还是败者,一个个仿佛都有无尽的心事。
战争就是残酷的。
“这次终于能够让你体会到了,战争是什么感觉吧?”朱翊镠倒是先开口问起朱八戒。
“嗯。”而朱八戒只是似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以后你还想征战沙场吗?”朱翊镠又问道。
“不了师祖。”朱八戒回答得很快,连连摇头。
“为什么?你不是一直很期待吗?”
“经历过后才知道太凄惨了,原来需要死这么多人才能结束。”
显而易见,朱八戒说这句话时,神情痛苦,仿佛不愿回想。
看来他也有所感悟。
尤其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说,以后不期待征战沙场了。
“那你有没有后悔这次充当先锋?”朱翊镠接着又问道。
“师祖,也谈不上后悔吧,毕竟如果我不充当先锋,没有杀那么多人,便不会有这样的感触。”
稍顿了顿。
朱八戒接着说道:“还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些死去的科尔沁部的将士是可怜,但他们宁死不屈,也要反对师祖,着实可恨。”
“师祖,他们死了便死了吧,反正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大战了。身在战场时还不觉得,只知痛快,可一停下来,实在不忍心看到死这么多人。”
朱翊镠欣慰地点了点头,又问:“以后还想做先锋吗?”
“如果师祖需要我做,我肯定还是要做的,只是不会那么主动请求。”朱八戒带着几分感伤的情绪说道。
“回辽阳时,好好与你岳父分享一下你今时今日的心情吧。”
“哦,知道了。”
“你没有受伤吧?”朱翊镠关切地问。
“多谢师祖关心,受了几处轻伤,但都不碍事儿,比起去的人这算什么?”
“看来经此一役,你长见识了。”
“师祖,我脑子笨,见识谈不上,感觉只是多了一些感慨。”
“去把舒尔哈齐叫来。”朱翊镠吩咐。
“哦。”朱八戒立马儿调转马头。
因为舒尔哈齐这次负责殿后,看管护送缴械投降的科尔沁部大军。
就连朱八戒都意识到了,这的确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辽阳总兵府。
田义第一时间将前方征讨科尔沁部胜利的消息告诉徐文颖。
“淑妃娘娘,万岁爷御驾亲征,刚刚取得了碾压性的胜利。”
徐文颖大喜,也没问战争的过程与伤亡情况,而是如是般问道:“是吗?那皇上是不是很快就能回来了?”
“淑妃娘娘,恐怕还没那么快呢,这次战役虽然我们取得胜利,但双方互有伤亡,科尔沁部的将士们最后也是被迫投降,还不知道接下来怎样呢?”
“你刚才不是说取得碾压性胜利吗?”
“那只是我们死的人少许多,但科尔沁部也是负隅顽抗,坚持不下去才被迫放下兵器投降,他们死了两万多人,而我们也死了四千多人。”
“以后还是不要有战争的好。”徐文颖拉着王姽婳的手感慨地道。
“是啊!一场战役死几万人,想起来就恐怖。”王姽婳也不禁感慨。
“皇上无恙吧?”徐文颖问。
“回淑妃娘娘,万岁爷没有参与这次战斗。科尔沁部前任大汗自杀身亡,而新一任大汗被生擒。”
“哦。”
“不过还有一件事儿,奴婢不知是否需要向淑妃娘娘禀报一声?”田义小心翼翼地说道。
“随你。”
“据前方消息称,科尔沁部前任大汗翁果岱临死前,当着大军的面恳请万岁爷纳他女儿为嫔妃。”
“什么?”
“淑妃娘娘,科尔沁部前任大汗临死前,恳请万岁爷纳他女儿为嫔妃。”田义只得又说了一遍。
徐文颖微微一笑:“皇上不会答应。”
田义微微一滞,谨小慎微地问:“淑妃娘娘何以觉得呢?”
“因为我了解皇上。”
“淑妃娘娘说对了,万岁爷的确没有答应,拒绝了科尔沁部前任大汗。不过奴婢有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说呗。”
“奴婢说了,恳请淑妃娘娘不要责备奴婢。”
“我又不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那奴婢说了,万岁爷如今只有郑皇后与淑妃娘娘两个,第一,的确需要充实后宫呀!”
“这事儿你与我说没用,你得与皇上说。”徐文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