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让他先跪着吧。”
“明白。”
“万岁爷,看他是诚心诚意的。”近侍很难得地多说了一句。
通常她们都不会多说一句,今日也是因为翁果岱这样一个看起来如此硬气的大男人,却像一个被人遗弃的孩子哭得如此伤心而不顾形象,这会儿又跪在外面不肯走,不禁多了两分怜悯。
朱翊镠微微叹了口气,“人为什么总喜欢这样?得到的时候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想追回来。”
“万岁爷真的要放弃他吗?”
“让朕想想。”
“哦。”近侍便不再多说了。
“把舒尔哈齐叫来。”
“遵旨。”
舒尔哈齐很快来了,一来便诧异地问:“陛下,翁果岱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虔诚地跪在外头不走?”
“你觉得他虔诚?”朱翊镠简要与舒尔哈齐说了一遍刚才的事。
“陛下,看起来是蛮虔诚的。”舒尔哈齐听完后,如是般回答。
“关键是,无论他虔诚与否,朕都不想在他身上耗费时间了。”
“可他不走怎么办?”
“你领军带着他去检验一下,看他在科尔沁部是否还有号召力,这个朕坐在这里也判断不准,倘若他依然还有强大的号召力,朕再计划下一步。”
“现在就去吗?”
“嗯。”
“最好先与戚大帅、李总兵会合,不然万一与科尔沁部起了冲突,你一个人恐怕应付不过来。”
“好,那臣带多少人马去?”
“带五千吧,若时机合适,顺便重申表达朕的政策主张。”
“明白,那臣先行告退。”
舒尔哈齐出来走到翁果岱身边,先是摇头叹气,而后说道:
“现在终于认识到自己走错了路?起来吧,跟随我回科尔沁部。也不怕实话告诉你,皇上想看看你现在对科尔沁部是否还有一定号召力。”
“他答应收留我了?”
“没说收留你,你有没有号召力或许会决定皇上下一步采取的行动,你接下来的命运就交给你的族人吧。”
“……”翁果岱不悲不喜,毕竟他自己现在也无法断定。
“起来,还跪着干嘛?早认识到自己的错,就不用这么折腾了,苦了自己不说,还不被部落里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将科尔沁部推到火坑里。你说,这是何苦来哉?”
翁果岱只得爬起来,忧心忡忡地跟随舒尔哈齐去了。
“要是你还有二心,不仅自己会死无葬身之地,还会连累部落里的人。”舒尔哈齐又提醒一句。
“知道。”翁果岱点点头。
坤宁宫。
陈炬、黄锋、王安三大公公,同时被郑妙谨召来。
此刻大家最关心的事儿当然是皇上御驾亲征挞伐科尔沁部了,只是收到的消息却不尽人意。
科尔沁部就是不配合,可又仗着幅员广阔避而不战。
这不是明摆着要与明军耗下去吗?
没有人觉得明军耗得起,四万大军深入草原怎么耗?吃饭都成问题,当然谁都希望越快结束越好。
拖得时间越久对明军越是不利。
郑妙谨同时召见他们三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儿,坐定后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地说道:
“皇上御驾亲征,碰到棘手的科尔沁部,想必这会儿也头疼,我们能不能为皇上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来,你们各抒己见说说看。”
陈炬身为司礼监掌印,当然第一个开口:“皇后娘娘,内阁来信说申先生也正在想办法,除提供经济上的援助,想着是否可以出兵。”
“出兵?”郑妙谨疑虑地摇了摇头。
“皇后娘娘觉得不妥?”
“当然。”郑妙谨脱口而出,“皇上御驾亲征,若一个科尔沁部都拿不下,还需要京城出兵援助,即便最后取胜,不是也有堕皇上的威风吗?”
“嗯,也是。”陈炬点了点头说,“如果这样看,想必万岁爷不希望京师出兵援助,那就只能出钱了,毕竟辽东一直不太富裕,而刚成立不久的吉林行省与奴儿干都司就更不用说了。”
“可仅仅只是出钱,似乎也解决不了问题。”郑妙谨道,“科尔沁部仗着幅员广阔,就是不投降,却也避而不战,先不说明军是否耗得起,皇上总不能长久在外吧,必须尽快结束战役。”
陈炬沉默了,确实,没有人不觉得这不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黄锋年纪虽然最长,可比起陈炬与王安,存在感一直不高,也不喜欢抢风头,平常很少表态,只做着自己本分的事儿,这会儿也沉吟不语。
还是王安打破了宁静。
他谨慎地说道:“皇后娘娘,奴婢觉得,科尔沁部虽然幅员广阔,这时想必万岁爷确实也不想出动京师的兵力,但如果蒙古族其他部落呢?”
“你的意思是让其他部落出兵吗?”郑妙谨神思电转地道。
“是的,皇后娘娘。”王安点点头,进而又补充道,“当然,这时候如果其他部落主动出兵,是最完美的,将科尔沁部包围起来,让他们孤掌难鸣,到那时他们不投降都不行。”
“嗯,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思路。”郑妙谨露出一抹微笑表示赞同。
王安接着说道:“如此一来,可以彰显我大明有多么深入人心,而反观科尔沁部,则有多么不得人心。”
“那八百里加急,通知与大明友好的蒙古族各部,赶紧出兵。”郑妙谨迫不及待地道,认可这是个好方法。
如果与之相邻的蒙古各部都出兵讨伐科尔沁部,就不怕他幅员广阔了。
“只是奴婢担心一个问题。”王安道。
“担心什么?”
“毕竟蒙古族其他各部与科尔沁部是同族,担心他们会不会出兵,而且出兵速递过慢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大明有旨,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出兵?况且由此还可以检验到底哪些部落是真心服从大明。”郑妙谨道。
“既然如此,那奴婢觉得可以一试。”
“你马上去内阁一趟知会申先生,我等你消息。”郑妙谨吩咐道。
“遵旨。”王安立马儿起身去了。
“陈公公、黄公公,你们觉得这方法好吗?”郑妙谨这才问陈炬与黄锋。
“好,好。”两个人都连连点头。一来确实觉得好,二来如今都知道王安的思维有时候与皇上相近,皇上与皇后对王安都是赞赏有加。
谷“好像,这个,也不难实现吧?”郑妙谨又问了一句。
“难是不难,就不知蒙古族其他各部怎么想。”陈炬如实回道。
“其实也不用他们真的出多少力,只需他们出来走个形式就行,这样科尔沁部指定慌了。”郑妙谨道。
“皇后娘娘言之有理,那在旨意上刻意说明。”陈炬忙点头赞同。
很快,王安气喘吁吁地跑回来。
“见到申先生了吗?”郑妙谨迫不及待地问。
“见到了。”
“他态度如何?”
“恳请皇后娘娘立即下旨,赞同这个提议。”王安回道。
“好!”郑妙谨当即让陈炬代为拟旨。
拟完旨送往内阁,让内阁派人加急送往蒙古各部,不仅仅只是通知与科尔沁部相邻的部落,就连西北边的蒙古各部也都准备一一通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