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料翁果岱很固执地回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感兴趣。”
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
气得舒尔哈齐当即怼了一句:“我看你已经是没得救了。”
“我的人生我做主,选择什么样的路是我的事,不劳你费心。”
“……”舒尔哈齐很是无语。
翁果岱也是有心,他岂能不知舒尔哈齐是想利用大哥努尔哈赤的事迹来教育他?先头就问了他嘛,问他是否考虑到后果,还说他个人野心要盖过族人的利益。
翁果岱确实不想被教育。
至少在这个问题上,他认为自己没有错,情愿入籍大明也好,不情愿入籍大明也罢,都是自己的选择,为什么定要强迫入籍大明呢?
反正这个观念他已经明确说过,此刻没有心情与舒尔哈齐争辩。
而是在想如何回去?大军来是为了救他吗?
舒尔哈齐冲朱翊镠摇头叹气,无奈地道:“陛下,此人无药可救,臣本好心想以大哥为例开导他一番,结果……”
舒尔哈齐两声苦笑。
“算了吧。”朱翊镠道,“朕已经看出来了,安心等李总兵他们回来,先看看他们部落是什么态度。”
“陛下,倘若执意反明呢?”舒尔哈齐轻轻问了一句。
“朕会下令进军。”朱翊镠态度坚决地道,“不能因为某些人的短见,而对民族政策大打折扣。”
这话明着是对舒尔哈齐说,但显然实际上是对翁果岱说的。
戚继光与李成梁回来了。
“怎么样?要打吗?”朱八戒忙迫不及待地问道。
李成梁禀道:“陛下,科尔沁部大军是来要人的,请求我们放了他们首领。”
翁果岱听了暗自欢喜,还以为自己真的被部落抛弃了呢,原来并没有。
“放人当然没问题。”朱翊镠道,“可他们的态度呢?朕关心这个,他们部落是否依然反对朕推行的民族政策。”
“回陛下,他们态度模糊,并没有答应入籍大明交出军权。”李成梁道。
“那他们凭什么要人呢?”朱翊镠没好气地道。
“他们说也不希望两军交战。”
“倘若他们依然执迷不悟,此战在所难免。”朱翊镠霸气地道。
“就是,必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朱翊镠又复附和一句。
朱翊镠一摆手,气恼地道:“去告诉他们,现在就去,倘若依然反对入籍大明不承认是大明一份子,唯有一战,朕会即刻下令进军。朕希望和平推进是没错,但对于冥顽不灵的顽固分子坚决予以打击,绝不姑息纵容。”
“臣遵旨。”李成梁忙转身去了。
“师祖,霸气,威武,就该这样。”朱八戒兴奋地冲朱翊镠竖起大拇指,感觉很快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了。
“翁果岱!”朱翊镠忽然大喝一声。
吓得翁果岱一激灵,感觉实在不了解眼前这个少年皇帝,此前不是一直笑眯眯的感觉性格很温和吗?
怎么忽然变得如此狂躁起来?
“朕叫你呢。”
“……”翁果岱感觉被朱翊镠犀利的眼神灼了一下。
“没听见吗?你哑巴了?”
“有何指教?”翁果岱极力保持镇定。
“你是不是觉得朕不会杀你,不会进军灭掉科尔沁部?”
“并没有。”翁果岱答道。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个道理他还是懂。怎么说对面坐着的是大明皇帝,都说这位少年英明神武。
只是被这样一种方式生擒过来,让翁果岱心里觉得很不爽。
“那你是怀疑朕收服科尔沁部的决心吗?”朱翊镠又质问道。
“也没有。”
“既然都没有,为何还执迷不悟?”
“大明皇帝有自己的坚持,我们同样有。”翁果岱不卑不亢地回道。
“小朱。”
“师祖,在呢。”
“将他绑了。”朱翊镠吩咐道,“朕要去会会科尔沁部大军。”
“好嘞!”朱八戒眉飞色舞,立即将翁果岱绑了个严严实实。
很快,李成梁又回来了。
“陛下!”
“告诉他们了?”
“嗯,臣将陛下的话解释给他们听。”
“他们反应如何?”
“好像也没有多大反应呢。”李成梁喃喃地道,“他们只想要人,让我们放了他们首领翁果岱再说。”
“假若不放呢?”朱翊镠道。
“那只有兵戎相见了。”
“这就是他们部落的态度吗?”
“是的,陛下。”
“好,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准备开战吧,朕不想多费口舌了。”
朱翊镠也感觉这一战避无可避,要来的迟早要来。
“陛下,现在我们该如何抉择?”李成梁谨慎地问道。
戚继光明显感觉李成梁这次出征变得温和多了,倘若放在之前,这时候恐怕早已经冲出去。
“他们来了多少人马?”朱翊镠又问。
“依臣目测,估计两万人左右。”
“戚大帅,李总兵。”
“臣在。”戚继光与李成梁异口同声。
“你们带着被绑起来的翁果岱,去告诉他们,第一在依然反明的前提下,朕绝不会放人;第二给他们两天时间,哦不,还是一天时间考虑,倘若坚持与大明为敌,等着被收拾吧?”
“臣遵旨。”戚继光与李成梁押着被藏起来的翁果岱去了。
“师祖,我也去看看。”朱八戒道。
“去吧。”朱翊镠点头答应,“看着翁果岱,朕暂时还不想放他。
朱八戒欢欣鼓舞地去了,恨不得这时候立即开战就好。
“陛下,他们有没有可能在试探?”舒尔哈齐轻轻地问道,因为他想到大哥努尔哈赤曾经就在不停地试探,试探皇上的决心,所以如是般问道。
“哈,试探朕的决心吗?”朱翊镠心领神会,而且更进一步问,“还是试探朕到底会不会杀了他们的头领?”
“臣只是猜想。”
“朕的决心不用试探,朕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眼下没有杀翁果岱,没有下令立即进军,是给他们部落机会。倘若依然认识不到朕的用心良苦,那就只有付诸武力解决了!”
“陛下,依臣之见,不如废了翁果岱为好,他性子偏执听不进去劝,由他领导科尔沁部,对大明来说不是好事。”舒尔哈齐警惕地建议道。
“朕也这么想,只是这个时候废了翁果岱,怕引起科尔沁部强烈的不满,以致招来疯狂的抵抗。”
确实,朱翊镠不是没想过,因为感觉翁果岱是油米不进的一个人。
而且,还考虑一个问题,将翁果岱废了容易,可如何保证下一任首领不会像翁果岱一样反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