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次后勤保障工作由王象乾全权负责,皇上御驾亲征不容有失。

“眼下科尔沁部的境况不乐观吧?”朱翊镠笑问王象乾。

这些天他一直在关注,派往科尔沁部的探子不断向辽阳传来最新消息,对科尔沁部的动态有所了解。

所以尽管大战在即,但朱翊镠感觉似乎也不紧张,信心十足。

“陛下,据传来的消息,科尔沁部已经不战先乱了,反战的人越来越多,这次征讨一定能凯旋而归。”

王象乾看似比朱翊镠信心还足,回话时也显得很是兴奋,就好像尚未出兵就已经知道科尔沁部败了。

“但也不要大意,科尔沁部还是有着相当的实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积聚五六万的兵力,不可小觑。”

朱翊镠虽然信心十足,可还是十分谨慎,不觉得科尔沁部会一败涂地,除非他们完全失去了斗志。

“是啊,科尔沁部的战斗力比我们想象中的强。”李成梁也附和道。

毕竟经历过一次失败,心态上又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今冷静得多。

“陛下,他们会不会缴械投降?”王象乾忽然问道,他不觉得这是异想天开。

“不排除这个可能,但也绝不会那么容易。”朱翊镠喃喃地道,“要看与科尔沁部相邻的部落敢不敢出兵增援,倘若有援兵,科尔沁部想必不会乖乖投降。”

“可科尔沁部眼下反战的情绪确实越来越高呀!”王象乾又道。

“朕现在也估摸不准啊,只能到时候再看了。”朱翊镠感慨道。

“哦。”王象乾点点头便不再多说,心想皇上号称拥有神预测的超级本领,可如果连皇上都估摸不准,那他恐怕真是在异想天开了。

朱翊镠不是谨慎,这个确实估摸不准,科尔沁部有强大的实力,历史上与大清也战斗过,时战时和,但后来干不过了,才被迫签署盟约。

与科尔沁部相邻的还有大大小小许多部落,实力都不容小觑,如果联合起来一致抵抗,还真有点头疼——朱翊镠当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

“陛下估计这次征讨需要耗费多少时日?”稍顿了顿王象乾又问道,这关系到后勤保障工作的进展。

“也不好说。”朱翊镠再一次摇头,估摸道,“但最少要做好半个月的准备,后勤方面可以保障吧?”

“陛下放心,尽辽东所有也要保障后勤工作。”王象乾信誓旦旦地道。

“朕记得,心里有数,待凯旋后,会颁旨政策向辽东倾斜。”

“谢陛下隆恩!”

王象乾无比感激,虽然这是辽东而不是他个人的事,但身为辽东巡抚,当然希望这边能尽快安定下来。

辽东的担子太重了。

曾经女真族与蒙古族各部将辽东包围起来,基本都靠辽东方镇压。

如今女真族不复存在,基本全是稳定下来,还有更为棘手的蒙古族。

倘若没有处理好,原女真族各部是否会对大明起二心也不好说。

所以只有蒙古族各部安定下来,辽东的问题才算得到解决。

这次征讨科尔沁部意义非凡。从情报工作看,对大明似乎很是有利,但正如皇上所说,确实也不能大意。

战争一旦打仗,将瞬息万变。

谁知道情报工作准不准,是不是科尔沁部故意示弱给大明看?

第二天,东北军区有人来报,舒尔哈齐已经领兵出发了。

作为东北军区的总参谋,这是舒尔哈齐第一次代表大明出兵。

说起来原女真族与蒙古族也算颇有渊源,曾经都是被大明赶到边外,彼此相邻,有过争端也有过合作。

如今大明誓要收服各部落,不再满足于曾经的依附关系,也不再秉持“以夷制夷、打拉组合”的政策方针。

舒尔哈齐清楚科尔沁部的实力,可大明正当气盛,如何能够抵挡?

泰和皇帝的强悍与睿智的眼光,胜过大明任何一位皇帝,尤其是收服各部的决心,试问拿什么来撼动?

在舒尔哈齐看来,科尔沁部这时候选择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站在军事的角度看,即便要抵抗也得等到泰和皇帝回京再说吧?

然而,以泰和皇帝的能耐,等到他回京,各部落早被收服,军队也早接受改编,百姓都忙着生产去了。

眼下的满族不就是这样的情形吗?

到那时还想反抗?

要军队没军队,百姓更不干,有大明的无偿援助,又提供物种,又传授农业技术,还鼓励去中原定居、工作,百姓哪有闲情逸致支援战争啊?

这便是泰和皇帝的高明之处。

最大程度保证百姓有田有地日子有盼头,然后将军队的军权收回,这样到时候允许你们反抗都不行。

女真族各部,活生生的例子,不就摆在眼前吗?

当然,不得不承认,百姓都乐意接受这个现实。想必这才是泰和皇帝最大的底气所在吧。

回过头来想想,这样挺好的。

“吃亏”的其实是大明,毕竟女真族与蒙古族对于大明而言都是负担,至少几年乃至几十年都不会改变。

就是比大明落后。

可泰和皇帝为什么愿意“吃亏”,也要执意去做这件事呢?

舒尔哈齐现在也算明白过来,这就是“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与其连年担心边患,不如费心费力一劳永逸地解决。

多花人力物力财力,只要能彻底解决,泰和皇帝愿意,从长远来看,终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计。

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不可能永远都需要大明援助,满族与蒙古族终有一天会反哺大明。

舒尔哈齐现在可算想通了,还心想如果有机会见到科尔沁部可汗,一定得给他好好上一课。

如果不是一家人也不说这话,原本都是华夏民族的子孙。

大哥努尔哈赤当初就有想法,他都毫不犹豫劝阻,如今原建州女真族人都感激他呢。试想,当初如果反抗,结局会不会像哈达部一样?

哪来眼下的生活?

虽然眼下依然还困难,可比以前强啊,想一口吃个胖子也不现实。

无论如何,百姓的日子有盼头。

作为领袖,这不是最大的心愿吗?

他也不知道科尔沁部可汗是怎么想的,十有八九与他大哥一样吧,担心这又担心那瞻前顾后的。

所以,他也希望科尔沁部可汗最后能学他大哥,识时务者为俊杰嘛,为了本族人的利益,放弃抵抗。

第三天,戚继光从蓟镇也出发了。

科尔沁部幅员广阔,蓟镇同样与科尔沁部相邻。

因与泰和皇帝朱翊镠关系亲近,戚继光对民族政策理解颇深,故清楚这次出兵的意旨——表明决心,在于震慑而不在于大面积打击。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169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169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