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去年下半年他就有退下来的心。
其实可以追溯到他去南京回来时。
那时他就感觉还是退下来日子过得舒服自在,只是不想离开朱翊镠。
后来随着局势的变化,加上王安的快速崛起,让他更加坚定退下之心。
人的心态原本在每一个阶段就是都有变化的,他二度担任司礼监掌印时肯定没想到这么快就想要退下来。
如果放在几年前,他也绝不会想到自己如今竟变得淡泊名利了。对名利不在乎,对钱也不在乎。
与之前的那个他简直判若两人。
他的确变了,身为皇上的“伴伴”,他感觉皇上又何曾没有变?
还不是一样变了?
如今皇上变得稳重、冷静、对人客气很多,不再咋咋呼呼了。
原来感觉皇上看谁不顺眼就想惩罚修理谁,可现在似乎能接受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不再以惩罚人为目的。
皇上心中装着大事,自然不会再纠结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件小事儿上。
皇上的心境变了,冯保觉得自己退得安心,也退得是时候。
但与张居正一样,即便是退了,也可以继续为皇上效劳、服务。
就像这次,为了朱载堉来辽东,看似好像是比较个人的问题,但因为朱载堉身份特殊,是皇室宗亲的一份子,其时也是为了大局考虑。
毕竟当初皇上请朱载堉进京,正是为了彰显对皇室宗亲的政策,告诉世人皇室宗亲也可以进京做官。
只要有能力有才华自己又愿意,皇室宗亲同样可以被朝廷重用。
朱载堉很配合,来了。
结果每月入不敷出,还需要家里扶持才能支撑,让人怎么想?
尤其是皇室宗亲,会不会让他们觉得原来朱载堉过得也不怎样啊?看,配合皇上的政策居然过得那么惨。
如此一来,势必会有人怀疑皇上的政策。
这时候朱载堉过得越不好,皇室宗亲的质疑声会越大,甚至有人暗中偷偷乐着,就想看到皇上的政策失灵,然后好当作笑话来看。
只有让朱载堉的日子过好了,才算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所以说,这件事看似是个人之间的事,但其实也是一件大事。
来时冯保自己还没想到这一点,他纯粹出于关心朱载堉,觉得像朱载堉这样的天才应该要得到更多的报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过着紧巴的日子。
后来经过与皇上的几次交谈,才让他意识到这不就是个人之间的事。
毕竟,当初皇上就是将朱载堉当作皇室宗亲的一个典型来宣传的。
从这个角度看,冯保当然还是在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皇上效力服务了。
所以他心满意足地离开辽东,尽管现在淡泊名利了,但能够继续为皇上效力服务,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卸下司礼监掌印一职,只是想远离尘嚣纷争,并不是想远离皇上。
相反,因为与皇上关系的亲近,他不仅是皇上的“伴伴”,还是他与张居正积极将皇上拱上皇位的。
所以,当然想与皇上继续保持密切的关系,一来是感情所致,二来是为了安全起见,因为待在皇上身边,不怕被曾经得罪过的人算计他。
毕竟,他曾经得罪过的人太多了。
一旦卸下自己的职务,倘若没有了皇上的保护,还不知道他自己的晚景有多凄凉呢,像张居正那样就挺好,远离争执,又得皇上青睐。
而要想得皇上的青睐,可不得继续为皇上效力服务吗?
这个观点,他与皇上亲口说过。
皇上一方面表示理解,另一方面承诺他即便不继续效力服务,作为退下的功臣,也会得到特别关照。
但冯保想着,什么都不管,与继续效力服务,得到的关照指定不一样。
就像对张居正的关照,与完全退下来的梁梦龙、严清他们能一样吗?
所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皇上效力服务,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
张居正、张鲸就是他最好的学习榜样啊!
这一点冯保看得很明白,尤其是来辽东与皇上又相处数日之后。
想着即便退下,也不能整日无所事事,这样自己过得不充实,还会让自己逐渐“远离”皇上的圈子。
冯保想通这一节后,很愉快地与朱翊镠告别,离开了辽东,觉得回到京城还能以另一种方式活出别样的风采。
对此,朱翊镠也很欣慰。
冯保这一路跟随他力挺他,吃了不少苦头,如今看到冯保心境开阔,他这个当“主子”的当然高兴。
申时行夫妇终究还是知道儿子申用嘉贷款的消息了。
刚得知此消息时,申时行觉得儿子的行为很不可思议。
为什么他们夫妇给钱儿子花,即便说让儿子以后有钱了再还,儿子依然还是拒绝,就是不要。
可为什么皇上借贷,儿子宁可多还利息,也很乐意接受呢?
这能用关系的亲疏来解释吗?
血浓于水,与皇上的关系再好,也抵不过他们父母吧?
实在想不明白,申时行便亲自跑过去问。一问才知,哦,原来儿子是不想欠人情,所以宁可借贷多还利息,觉得这样花着心里踏实。
申时行问明白之后倒是能理解,可夫人觉得儿子的思维好奇怪。
父母与子女不就得相互扶持吗?谁有困难帮谁,怎么不踏实了?
那儿子宁可去借贷也不要他们给的钱,作为父母,他们还有压力呢。
是不是?
儿子与他们关系不好吗?现在都搞得如此“见外”,那等他们将来老了,他们还敢求助儿子帮忙吗?父母子女之间何必搞得如此生疏?
夫人觉得这样不行,也要去亲口问问儿子,可被申时行拦下。
他认为,既然儿子自己有想法,就随儿子去吧,有一定借贷压力也好,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只要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就行,不就是两万两银子吗?又不多。大不了将来儿子还不上,他们给还了就是。
所以让儿子自己折腾去吧。
父母帮助儿子是应该的,但若什么事情都想着去伸手拉儿子一把,也不见得对儿子的发展就是好事。
许多时候还得让儿子自己来。
我们每个人,这一生中该吃的苦都得吃,今天不吃,明天就得吃,这个阶段不吃,下一个阶段也得吃。
总之,人生该走的路该吃的苦,到最后谁都落不下来。
经过一番开导,夫人终于被劝下来答应不去,可心里还是不踏实,对借贷过日子这种方式充满了疑惑。
好在这是皇上给的建议,加上儿子自己乐意接受,让他们心里好受些。皇上不会坑儿子,儿子也不傻。
他们像申用嘉一样,同样也相信等皇上回来一定会有办法的。
再说,向皇上借贷不是儿子一个人这么做,像王家屏、朱载堉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不也一样在借吗?
冯保从辽东回来了。
他回来后第一时间去找朱载堉。
朱载堉自然感激涕零。
不过因冯保受朱翊镠的启发,所以回来谈及此事时,他并没有站在个人的角度强调友谊,而是以大局出发,强调朱载堉对皇室宗亲的典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