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奴婢直言,站在奴婢的角度,常洛本不该留在宫里,这样对万岁爷、皇后都不好。”王安直言不讳地道,“想必王恭妃也应该听到了一些不利于万岁爷与皇后娘娘的流言蜚语。”
“是听到了一些。”
“王恭妃是明白人,当初要将常洛留在宫里是常洛他爹的主意,其目的本就有待商榷。随着常洛一天天长大,还不知道是否能与万岁爷相处和睦,何必留在宫里担惊受怕呢?”
“是这个理儿。”王淑蓉欣慰地点了点头,可谓说到他心坎儿里去了。之前他不就是一直这么想的吗?
“再说了,皇宫对许多人而言,充满诱惑与魅力,但奴婢猜想王恭妃不一定开心快乐。”王安语重心长地说道,“只是孩子生于皇家没得选择,既然太后娘娘给王恭妃自己选择的机会,那当然要选择更加自由的生活了。”
“王公公言之有理,只是常洛不乐意离开,瞧他哭得。”王淑蓉舍不得。
“他还小,不能体会宫中的生活,更不知道生于皇家意味着什么。”
“是的,所以我才不顾常洛哭闹,执意将他带走。”王淑蓉颇感欣慰地道。
尽管这是她第一次与王安面对面交谈,但感觉却是异常的亲切。
王安小小年纪,竟得皇上皇后如此信赖,肯定是有原因的。
“奴婢觉得,让常洛离开皇宫,或许更有利于他的成长。”
“嗯,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现在我只担心他去台湾后的安全。”
王淑蓉与王安能聊到一起,说话也没藏着掖着,很是坦诚。
“请王恭妃相信奴婢。”王安信誓旦旦地道,“奴婢刚才已经点过,只要常洛将来不要学他爹,非得逆势而为,他一定会很安全。万岁爷绝不会伤害他。”
“请王公公指点,何为逆势而为?又如何做到顺势而为?”王淑蓉突然起身,对着王安跪下请求道。
“王恭妃快快请起!这不是要折煞奴婢吗?”王安忙也起身,抬手做了一个搀扶王淑蓉的动作。
“请王公公指点迷津!”王淑蓉起身。
“指点迷津不敢当,奴婢只是将心里话说出来而已。”王安道,“当初,因为常洛他爹的死,慈圣太后娘娘去了一趟台湾,就是要查个究竟,奴婢有幸跟随前往,慈圣太后娘娘最后得出一结论,常洛他爹咎由自取。”
“但,这可不是为了万岁爷,慈圣娘娘才这么说。奴婢以为这是事实,待王恭妃到了台湾就知道,常洛他爹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地位,与王妃在台湾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奴婢的建议是,要让常洛学好,努力,上进,尤其要与万岁爷的理念保持一致。奴婢觉得,其实追问他爹的死,这并不忌讳,忌讳的是,他不明是非不分好坏,这样谁都保不住他,就像当初他爹一样。”
“奴婢这么说,王恭妃明白了吗?”
“明白,明白……”王淑蓉欣慰而感激地连连点头,“感激不尽,多谢王公公推心置腹的这一番话!”
“奴婢也是希望能为万岁爷、皇后娘娘分忧。”王安道,“说句不中听的话,万岁爷此刻还身在辽东,皇后娘娘为常洛的事儿可操了不少心,将常洛送到台湾对大家都是一种解脱。”
“嗯。”
“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吧。”
“王公公刚才说,可以让常洛追问他爹的死?”王淑蓉还记得。
“是。”王安笃定地点了点头,“这不是常洛是否安全的关键。”
“我明白了。”王淑蓉感激地道,“太感谢王公公今天这一席话。”
“王恭妃言重了!”
“最后还想问王公公一个问题。”
“请问。”
“这次安排王公公相送我们母子俩去台湾,是皇后的安排还是太后的意思?”
“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但太后娘娘也非常赞同由奴婢护送,毕竟奴婢去过两次台湾。”王安如是般回道。
“哦,明白了。”
“王恭妃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没有了,多谢王公公的建议!多谢王公公今天掏心掏肺的一番话!我好像终于明白,王公公为何能得到皇上与皇后的如此信赖与倚重。”
“如果奴婢真的有那么一点用,那也是万岁爷的好眼光与知人善用。”王安谦虚地道。
“皇上是个了不起的人啊!”王淑蓉跟着感慨。
“王恭妃不恨万岁爷吗?”王安弱弱地问。
“恨?”王淑蓉摇头,“我为什么要恨他?”
王承勋终于回到辽阳。
而此时已经距离朱翊镠从奴儿干都司回至辽阳过去有十来天了。
在此期间吉林行省已经宣布成立。
女真各部落与所在区域的人,也已经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满族。
见王承勋回来,田义忙迎上去,着急地门道:“你跑哪儿去了呀?”
“在女真族各部考察去了。”王承勋不紧不慢地回道,“瞧你着急的样子,离开辽阳时不是与你说清楚了吗?”
“你可知万岁爷都已经回到辽阳十几天了吗?”田义没好气地一跺脚。
“知道呀,我考察完正准备去奴儿干都司迎接呢,却听说皇上已经回来,所以我也就赶回来了。”
王承勋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说话的语气也是轻松自在。
田义却是一脸的担忧。
“那你知不知道朝廷已经颁旨建立吉林行省,而你要上任?”
“当然知道,女真族各部,哦,现在应该说是满族,都在传呢。”
“可你这个巡抚倒好,人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田义很想翻个白眼。
“这些天我与满族人在一起。”
“那你考察出什么名堂来没有啊?”
“皇上呢?”
“在后院。”
“我还是去见皇上与皇上说吧。”王承勋这时才表现一副激动的样子。
“那天万岁爷说了好长时间的你。”
“是吗?”听到田义这句话,王承勋又驻足,好奇地问,“皇上都说了什么?”
“你还知道关心呀?”
“田公公是不是觉得我做得不好?”王承勋才反应过来似的。其实他刚才脑子里一直想着其它事儿。肯定不是因为他反应慢的缘故。
“你终于感觉到自己做得不好了?万岁爷与淑妃都已经明确交代,让你去接应万岁爷,结果你倒好,非但没有去迎接,还耽误这么多天。”
“田公公,磨刀不误砍柴工,也不能说是耽误吧?”王承勋笑道,“还是快告诉我,皇上都说了我什么吧,这样我一会儿觐见,也好有个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