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张懋修所言,朱翊镠不知有多开心,竟然有人主动交出军权。
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的想法竟截然不同,一丝防范的心思都没有。
朱翊镠当前最喜欢这样的人了。
可当这个消息传到女真族其他各部时,又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热议,甚至有人痛骂舒尔哈齐是个“马屁精”……
只是,不管怎样热议,大家都明白改变不了接下来将女真部落的军队全部收归国有统一编制的决定。
王象乾感慨地道:“陛下将努尔哈赤调往京城做官,让舒尔哈齐成为建州之主,这个决定太英明远见了。”
“其实,朕也没想到。”朱翊镠喃喃地道,“一直以来,朕觉得舒尔哈齐的理想自然不及她大哥努尔哈赤高,舒尔哈齐只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说到底还是因为相信陛下。”王象乾一语中的道,“只有相信陛下,舒尔哈齐才愿意将军队主动交出来。”
“朕姑且信之把。”朱翊镠欣慰地点了点头道,“将建州女真军权收回后,接下来的工作应该就容易得多了。朕这次确实该好好感谢舒尔哈齐啊!”
“陛下若是觉得舒尔哈齐这次立了大功,不妨接下来在新成立的吉林行省的任职官员中,对舒尔哈齐委以重任。”王象乾谨慎地提议道。
“嗯,这是必须的。”
“这样一来,女真族各部就算基本完成了接纳工作。”
“吉林行省巡抚让谁做合适呢?”朱翊镠忽然喃喃自语地道。
这个官儿可比辽东巡抚更难做。
辽东毕竟主体是辽人,即汉人,而吉林行省的主体将是女真族人。
用汉人管理女真族人,尤其是在刚开始的阶段,恐怕很难做好。
可是又不放任地将一把手交给女真族人来做,这样万一有像努尔哈赤、猛骨孛罗一样的人,大事就不妙了。
找谁担任吉林行省第一任巡抚呢?
朱翊镠在辽东这边琢磨,即将成立的吉林行省巡抚人选。
而京城那边申时行与王杨巍也为物色,由谁担任此职比较合适。
他们考虑的是,首先要有这方面的能力,吉林巡抚不好做。
其次要深得皇上之心,这一点更为重要,皇上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在他们两位眼里,皇上用人向来独具一格,经常不按套路来。
最明显的标准之一就是,倾向于用有魄力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简言之,就是要有朝气。
然而,这样的标准对申时行与杨巍来说,其时是有所顾虑的。
毕竟,吉林行省不仅即将成立,那片土地上人还不好治理。
那吉林巡抚理想中的人选是谁呢?
或者说谁最有可能深得皇上之心?
在识人方面,比起皇上,申时行与杨巍都自愧不如。
但两个人还是将有可能走近皇上的心的朝中大臣捋了一遍。
然后选出他们认为可堪重用的三位候选人,加急送往辽东。
随着舒尔哈齐将军权主动上交,女真其他各部也有开始行动的。
毕竟形势已经非常明了,皇上对舒尔哈齐此举表示盛赞嘛,那不就是鼓励其他部落也这么干吗?
反正这会儿不上交,待吉林行省成立也得上交,总之皇上不可能允许私人武装部队存在这片土地上。
要不结局就像哈达部。
所以陆陆续续也有部落效仿舒尔哈齐,主动上交军权。
朱翊镠当然乐见其成。
眼下他考虑的是,这些军士编入大明军后,将如何安置?
这天,朱翊镠召来王象乾与李成梁商议此事。田义也在。
“来,说说看,将女真族各部的军士放在哪儿最合适?”
朱翊镠直截了当地问。
“陛下,女真各部兵力与辽东大致相当,如果统一编入大明军后,仍然集中放在即将成立的吉林行省,恐怕不妥。”
李成梁率先表态。
毕竟先前在这边的政策是分化、打压,保持各部均衡以相互牵制,如今相当于将女真各部统一了,各部的军队当然不能集中放在一起。
这个朱翊镠自然很清楚。
所以他听完李成梁的话点了点头,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
“嗯,朕想采取自愿与安排相结合的方式,愿意主动前往中原当兵的,热烈欢迎;愿意留守当地的也可以,但只能留守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需要接受朝廷的安排,当兵与当官一样。”
对此,李成梁点头同意。
王象乾也表示认同。
不过,朱翊镠依然有担心的地方。
“第一,朕暂时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前往中原各地,所以朕需要你们派人调查统计一个数据出来。”
“第二,朕还担心,这会儿如果将女真各部兵力调离,战斗力势必大减,假若接下来与蒙古族各部落发生冲突,以辽东的兵力恐怕难以对付。”
李成梁与王象乾都沉默不语。
皇上的意思他们当然听懂了,如果有可能,就是希望利用女真族各部兵力与辽东兵共同对付蒙古族。
言下之意,暂时还不希望将女真族各部兵力分散至全国各地。
“你们先统计吧,朕对你们可以说心里话,只要公平诚恳地对待女真族,将他们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其实也不怕他们在一起,朕不相信他们天生喜欢闹事儿。”
李成梁点了点头,道:“那臣负责尽快统计出一个结果。”
“嗯,蒙古各部这会儿有何反应?”朱翊镠忽然跳转道。
“天气冷了,估计都窝着,至年底应该不会有何动静。”
李成梁如是般回道。
平常冬春之际,也几乎没有犯边的事儿发生,都在休养生息。
“那派几个代表前往蒙古各部与他们谈谈吧。”朱翊镠吩咐道,“其宗旨与女真族一样,最后的结果朕也希望一样,将民族政策尽快落实推行下去。这个任务就由王巡抚来安排吧。”
“臣遵旨。”王象乾忙应道。
“辽东这边的税收今年有起色吗?”朱翊镠接着又问。
王象乾回道:“陛下,稍有起色,但与理想中的还有很大差距。”
“农业是根本,但农工商各行各业朕都鼓励发展,千万不要为了增加税收而加重百姓的负担。”
“臣明白,谨记陛下的嘱咐。”
“朕想年底去一趟奴儿干都司,你们说有没有可能?”
“这个……”王象乾犹豫,皇上出行非同一般,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能不出去当然最好,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让他如何向朝廷与天下人交代?
“朕知道出行不容易,为了不引起注意与不必要的麻烦,朕想微服私访,你们觉得意下如何?”
王象乾依然犹豫不决,打心里肯定是认为不妥,风险太大。
李成梁则说道:“陛下想微服私访至奴儿干都司,倒也不是不可以,但等臣调查肃清女真各部之后吧。”
“好!那朕等李总兵。”朱翊镠点头。
“届时由臣亲自护送陛下前往。”李成梁道,“微服私访当然最好了,就是天气越来越冷,眼下不是好时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