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的也不知呀……”
“你是不知,但朕知道你们酋长心之所向。朕早说过,对反抗者,绝不姑息纵容。”朱翊镠强势地道。
“还请陛下宽宏大量饶过我们。”使者磕头求饶。
“先将你们酋长抓来辽阳再说。”
“可李总兵不是仅仅抓我们部落酋长这么简单,他是要灭掉哈达部,从此让哈达部在这片土地上消失,这是李总兵亲口所说。”使者心急如焚地道。
“你们想让朕怎么做?”
“恳请皇帝陛下立即颁旨,让其他三路大军退回,同时让李总兵放弃灭掉哈达部的想法,以免生灵涂炭。”
“然后让你们继续怀着反抗之心,对吗?”
“不是,我们愿意入籍大明,绝无二心。”
“那也得先将你们酋长押解至辽阳发落。”
“酋长可以来辽阳,但还是恳请陛下颁旨,不让李总兵毁灭哈达部,否则哈达部怕是真的要消失呀。”
“相信李总兵自会有分寸。”
“皇帝陛下——”
“不必多说,三路大军已经出发,焉有退回之理?”朱翊镠冲陈炬一摆手,大有送客之意。
陈炬担忧地道:“万岁爷,是否需要派人知会李总兵一声?万一李总兵真的踏平哈达部,恐怕……”
“怕什么?只要哈达部缴械投降,朕相信李总兵有分寸,不会乱杀无辜。可如果猛骨孛罗执意反抗,誓死不从,那朕又何必颁旨呢?”
“哦。”陈炬似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况且,”朱翊镠接着道,“哈达部消失这事儿,也不是哈达部一个部落,入籍大明后,所有部落都将消失,不再以部落的形式出现,这是大势所趋。”
“奴婢明白了。”陈炬心领神会。
“所以说是否殃及无辜,还是取决于哈达部的态度,”朱翊镠道,“而不是朕是否需要下令撤军。”
“你听明白了吗?”陈炬问那使者。
“……”使者摇头。
“万岁爷的意思是,只要哈达部态度诚恳,无心反抗,李总兵自有分寸,无需万岁爷颁旨;可倘若哈达部就是有心反抗,此刻求和只是因为害怕被灭,而并非真心实意入籍大明,那万岁爷也无需颁旨撤军,故而关键取决于你们自己的态度,而不是万岁爷是否要颁旨。”陈炬耐心地解释道。
稍作停顿。
陈炬接着指示道:“所以你应该做的不是恳请万岁爷颁旨撤军,而应该立即回去告诉你们酋长,让他放下武器,带领部落人诚心诚意入籍大明。这才是正道,明白吗?”
陈炬将那使者送走,而后回到朱翊镠身边,此时天色已晚。
“万岁爷,哈达部使者色急匆匆地回去了。”陈炬如是般回道。
“刚才好像你有想法?”朱翊镠也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问。
“李总兵本就好战,而哈达部又挑衅他,奴婢担心李总兵会动真格,他说要灭掉哈达部,兴许不是说着玩儿的。”陈炬满脸的担忧。
随即他又补充道:“奴婢明白万岁爷的意旨,取决于哈达部的态度,但有可能李总兵根本不管,无论哈达部的态度如何,他都要灭哈达部。”
“那你说李总兵会怎么灭呢?”朱翊镠思绪飞驰地问道。
“也是哈,李总兵该不会将哈达部所有人都杀了吧?”陈炬忽然间想明白了似的,喃喃地道,“按理说,他只会杀反抗分子,不可能见人就杀。哈达部这次跳起来,不惩罚他们肯定不行。”
朱翊镠想了想说:“刚才在那使者面前,朕态度不能软,但为安全起见,还是派人给李总兵捎个话吧。”
“万岁爷,该怎么交代?”
“正如陈公公刚才所说,李总兵一向好战,这次遭到哈达部挑衅,肯定已经惹恼了他,加上两次进攻哈达城,又以失败告终,兴许他真会发了疯地杀人。”
“奴婢正有这个担心。”
朱翊镠接着道:“猛骨孛罗或许正是因为懂得李总兵,所以见有三路大军压进立马儿慌了。派人给李总兵捎话,不要乱杀无辜,朕同意他灭哈达部,但灭哈达部不得等于杀光所有人。”
“奴婢遵旨,万岁爷,现在立即派人去通知李总兵吗?”陈炬请示道。
“嗯,越快越好,等到四路大军齐聚哈达城,再去通知怕就来不及了。”
“好,奴婢这就去安排。”
陈炬派人连夜出发,赶往哈达城给李成梁传达皇上的指示。
然而,终究还是迟了一步。
使者赶来辽阳城的当晚,李成梁就已经准备好了要夜袭哈达城。
而且还是孤注一掷的那种,命令所有将士只能进不能退,大有一种不踏平哈达部决不罢休的架势。
当晚午夜时分,夜深人静。
李成梁将兵力一分为四,除了一支殿后作为机动部队,其余三支直捣哈达部的巢穴哈达城,分别有由他自己、秦得倚、李平胡三位统领。
每支队伍都有二十四名鸟铳手作为前锋。鸟铳的威力并不大,而且各地所造的鸟铳铳管常有炸裂的危险,以致于使用的士兵也经常提心吊胆,这样便不能双手握铳以作精确地瞄准。
简言之,就是武器的质量不咋滴。
所以李成梁包括戚继光作战时,他们不大喜欢使用鸟铳。
但鸟铳的威慑力不容小觑,尤其是那“砰”的一声响,吓唬人堪称一绝。
是夜,哈达城大乱。
守城的哈达部士兵纷纷被鸟铳击中跌下城墙,加上火箭的助攻,城门很快被打开了。
李成梁率兵攻进哈达城时,猛骨孛罗正在沉睡中,被聒噪声吵醒他才意识到明军夜袭哈达城。
猛骨孛罗忙爬起来准备应战。
没想到李成梁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竟然发动夜袭。
尽管在兵员数量上,猛骨孛罗占有绝对优势,但在斗志上差之甚远。
又是在晚上睡得正香时,绝大部分兵士只想着如何保命,而不是在这个时候拿起武器去战斗、去拼杀。
本来,得知猛骨孛罗派人恳请李成梁求和时,许多人就已经泄了气,更有附近部落提前撤走了。
毕竟四路大军压进,足以证明皇帝的决心,善后工作还是交给哈达部,没必要跟着蹚这趟浑水。
反正挑头的是哈达部。
对此,猛骨孛罗也想得开:遇到危险,当然要先飞自保。如果是他,兴许也会这样选择。
所以,当李成梁与李平胡、秦得倚趁着月黑风高攻进哈达城时,发现遇到的阻力远不如前两次在城外交锋。
这次形势明显朝着他们这边倾斜。
反抗的少,投降的多。
尽管如此,李成梁与两位副将,不管三七二十一,领兵冲杀了一阵。
这对于哈达部而言,无异于致命的打击。
猛骨孛罗知道自己这次闯了祸,眼见跟随他的族人一个接一个倒下,他也放弃抵抗,束手就缚。
逃都不想逃了,这时候若逃走,感觉自己的罪孽更深。
“李总兵,我们投降,缴械投降,不要再杀人了!”
其实,李成梁领兵破城而入时,猛骨孛罗就已经在高喊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