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想与你商量一下,如今你已经基本上统一建州女真各部,那就全部入籍大明成为大明一员如何?”
“这个……”努尔哈赤稍一犹豫,看吧担心的问题还是如期而至,“这个徒儿需要先回去问问族人。”
“你现在不是建州女真老大吗?你先表个态。”朱翊镠不依不饶。
“徒儿虽然忝为老大,可也得尊重民意,万一徒儿说行,可族人不同意,到时怎么办?”努尔哈赤不卑不亢地道。
“先不管其他人。”朱翊镠又道,“此时此刻你也别把自己当作老大,只当作是女真族一员,你会如何选择?”
“回禀师父,徒儿觉得只要能保证入籍大明后,生活变得更加安逸快乐,徒儿便愿意入籍大明。”
“那是必然的啊!”朱翊镠道,“你们女真族人眼下的生活多苦,跟着我们当然可以改善你们的生活。入籍成为我大明人之后,那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自然会照顾你们的嘛。”
“只是徒儿并不能代表所有族人的意见。”努尔哈赤接着又道。
“师父也没要求所有族人都同意,不同意的可以另谋出路。”
“师父,此话何意?”
“就是不同意,到别的地方去。”
“师父的意思是,不同意就要赶他们走吗?”
“那你说呢?”
“这样恐怕会引发骚乱。”
“可师父已经把你们当作自己人,诚心诚意邀请你们帮助你们脱贫致富,而你们仍耿耿于怀不识好,让师父有什么办法?总不至于让师父自己人打自己人与你们兵戎相见吧?虽然师父从未放弃武力,可师父向往和平啊!”
“……”努尔哈赤沉默不语。
“不要以为师父霸道不讲理,也不要以为师父跟你说着玩儿的,今天师父特意把辽东巡抚与总兵都叫来,就是要坦诚地与徒儿说明白。师父可是为你们的前途命运在着想,不要辜负了师父对你们的一片好心。徒儿不会认为师父利用强权欺负你们吧?”
努尔哈赤沉默片许后回道,“徒儿感觉到有一种压迫感。”
“如果徒儿非要这么说,那师父也不与你争辩,可谁让女真族弱呢?弱者就要向强者靠拢、学习,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嘛,总不能让强者臣服于弱者,那样不是倒退吗?”
朱翊镠越说越强势了。
努尔哈赤则越来越感觉压力。尽管来时的路上就已经预感到了。准确地说是收到师父的信时就有所感觉。
“多想想师父这么做的好处,而不要总认为之前是如何对你们的。师父登基即位后,民族政策变了,不再将你们当作蛮夷而总想消灭你们,师父是目标是大汉民族与你们各少数民族,和平共处团结互助共同繁荣进步。”
稍顿了顿。
朱翊镠接着又语重心长地道:“师父已经拿出足够的诚意了,倘若你们依然故步自封,还停留在之前的认知里,那师父只能对这些人说抱歉了。记住,这是大势所趋,徒儿可要审时度势,不要阻碍历史的进步啊!”
“师父,师祖是为你们好嘞,跟着师祖好,师祖吃肉,咱至少汤喝呀!”朱八戒着急地劝他师父。
努尔哈赤依旧没有搭理他。
不出朱翊镠所料,努尔哈赤心里头果然拒绝入籍大明,他就是想建立属于自己的“满洲国”。
历史上,努尔哈赤确实就是这样做的。可朱翊镠不会给他机会。
自朱翊镠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天起就誓要续写大明的巅峰。
“师父的态度已经很明了吧?”朱翊镠望着满脸愁绪的努尔哈赤问道。
努尔哈赤点点头。
朱翊镠接着道:“回去好好想想师父的话,抛开过去固有的成见,要知道师父此举无异于劫富济贫,你不同意,师父统治下的大名子民还不同意呢。”
陈炬接过话头,对努尔哈赤道:“你师父句句属实,你或许还不知道,因为你师父的主张,京城那边掀起了好几轮抗议的热潮,都说蒙古族、女真族人穷而好战,将你们纳入大明,无异于自寻烦恼,为何非要救济你们?”
努尔哈赤很想来一句,既然如此那又何必?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朱翊镠继续:“师父之前便说过,无论汉族还是女真族,又或是蒙古族,都是华夏民族,本是一家人,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时常分开而已,但即便分开,我们也是亲如手足。”
“师父,你就听师祖的吧?”朱八戒又开始焦虑地道。
努尔哈赤继续不搭理那家伙。
可把他急坏了。
“你给师父说实话,是不是仍想建立属于自己本族人的政权?”
“徒儿不敢欺瞒师父。”努尔哈赤朗声回道,“在徒儿的认知里,应该是每一个族人都不希望被他族人统治。”
“那你是否考虑过后果呢?”
朱翊镠这一问虽然语气平和,但透露出一种威严的气势。
努尔哈赤沉默,知道以本族目前的实力,无法与大明抗衡。
本以为师父在“利用”他统一女真,他也“利用”师父帮助他统一,等到统一女真之后,再看双方实力对比,然后才决定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路。
可谁知师父等不及,在他刚统一建州女真的时候,就要他率领族人入籍大明,计划一下子全被打乱了。
搞得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族人会怎么想?只要他点头了,相信绝大部分都不会反对的。关键是,已经背离了他的初衷……
“好了,师父也不想多说,徒儿回去好好考虑,多与族人沟通,可以征询他们的意见,好生衡量孰利孰弊。但师父得提醒徒儿一句,也是一个月之后,必须给师父一个明确的答复。”
“好!”努尔哈赤心事重重地起身。
张懋修刚跟着起身,只见朱翊镠冲他一抬手,说道:“哦,张懋修留下,你现在不必回建州了。”
努尔哈赤独自一人转身离去。
“小朱,送送你师父去。”
“哦,”朱八戒屁颠屁颠地忙问,“师祖,送师父到哪儿?”
“送出辽阳便回来。”
“好嘞。”朱八戒一溜烟地去了。
然后,几个人沉默了会儿。
陈炬率先开口道:“万岁爷,看来努尔哈赤并不想入籍大明。”
朱翊镠淡然一笑:“那又怎样?”
李成梁狂妄地道:“手下败将,他要真敢跳,立即领兵灭了他的老巢。”
还别说,努尔哈赤这个时候确实还没有实力与李成梁相抗衡。
李成梁狂妄自有他狂妄的资本。
历史上的李成梁也是因为太小看且太纵容努尔哈赤,等李成梁退下,换了七八任辽东总兵官以后,发现努尔哈赤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努尔哈赤了。
而等到再请李成梁出山时,李成梁自己老态龙钟,大明也江河日下,已经无力回天,谁来也救不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