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知。”李成梁立马儿答道,他巴不得有战呢,泰和元年居然还没有一次大的用兵,可把他憋坏了。
“陛下为何要单独去一趟抚顺关?”李成梁好奇地问道。因为按常理,军演结束皇上就要回辽阳。
“游击将军李永芳这人怎么样?”朱翊镠看似随意地问道。
“不知陛下想问哪方面?”李成梁小心翼翼地望着朱翊镠。
“性格,为人,处世,各个方面吧。”
“其实臣也不是太了解他本人,只知李永芳是铁岭卫人,自小尚武,脑子很好使,且有相当的军事才能。”
与李成梁来自同一个地方。
“性格强还是弱?可堪重用否?”朱翊镠接着又问。
“这个……”李成梁警惕地摇头,“这个臣也不好说。”
进而连续两问:“陛下为何这样一问呢?陛下之前认识李永芳吗?”
“也不算很了解,但略有耳闻。”
“那陛下前往抚顺关,与李永芳游击将军有关?”李成梁谨慎地问,毕竟李永芳是他任命镇守抚顺关的。
“算是吧。”朱翊镠点了点头。
“陛下出于什么考虑?”李成梁越来越感觉到紧张,即便李永芳有问题,也该由他过问,而不该皇上亲自出马。所以想着这李永芳犯了多大的事儿?
“现在三两语也说不清楚。”朱翊镠道,“还是到那儿再看吧。”
如此一来,李成梁更是纳闷儿,这阵子他一直在皇上身边啊,按理说皇上没有理由知道李永芳。
不过区区一名游击将军嘛,辽东游击将军就有几十个。大明王朝有多少游击将军?难道皇上全都有所了解?
可皇上说三两语说不清楚,李成梁也不敢继续追问了,正想派人提前通报一声,也被朱翊镠阻止。
“李总兵不必先行通知,朕都想乔装改扮微服私访呢。”
至抚顺游击将军府不到一里路,朱翊镠才派人前去通传。
可把李永芳吓了一大跳。皇上、巡抚、总兵都来了?来干什么呢?昨天不是才刚刚见面的吗?
关键也没人提前告诉他一声。皇上御驾到游击将军府……不对呀。
李永芳慌忙出去迎接。
朱翊镠一行人已经到了府前。
“臣李永芳不知陛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臣知罪!”
“免礼。”
李永芳战战兢兢地站起来,与朱翊镠随行的,他只接触过李成梁,其他人在昨天之前,他一个都不认识。
因为只认识李成梁,所以起身后当然第一时间与李成梁交换眼神。
然而,见李成梁的目光也是扑朔迷离,李永芳一颗心更是七上八下,难道自己犯了什么事儿?那也不必劳烦皇上大驾光临啊!
朱翊镠鉴貌辨色地道:“李将军不必惊慌,朕只是想来府上坐一坐,与李将军聊聊抚顺的局势,顺便到抚顺关贸易榷场走一走。”
“臣受宠若惊!陛下请!”李永芳心都要跳出来了。太有悖常情,他只是一名小小的游击将军呀。
由李永芳引路,朱翊镠一行人进了游击将军府。
游击将军上上下下的人都紧张,从未见过这样的仗势。
朱翊镠自然上座,旁边依然是陈炬与朱八戒,身后是四名近侍。
王象乾与李成梁坐在下首边。
尽管朱翊镠已告知此行的目的,但李永芳全身依然在冒汗不止,站着也不敢坐,像是在等待候审一样。
“李将军也坐。”朱翊镠一抬手,脸上还带着两分淡淡的笑意。
“臣还是站着说话。”李永芳谨小慎微地答道。
“站着多累,朕今天来,有好多话要说呢。坐。”
李永芳这才战战兢兢地坐下。
“朕听说你与尼堪外兰关系一直很好对吗?”朱翊镠第一问。
李永芳心里咯噔一下,“一直很好”这话是什么意思?
关系一直很好……尼堪外兰原来可是女真族人呢。李永芳思绪飞驰,这一问让他怎么回答?
关键不知道皇上的目的。
但此时此刻必须尽快作出回答,好在尼堪外兰已经入籍大明了,不然还以为他勾结外族领袖。
李永芳小心翼翼地道:“陛下,臣与尼堪外兰其实算不上朋友,之前只是认识,他经常带族人来抚顺关交易,久而久之就熟了,仅此而已。”
“眼下有多少兵力镇守抚顺关?”朱翊镠接着又问。
“回陛下,之前是六百,后来增至两千。”李永芳回道。这一问简单,实事求是回答便是了。
“依李将军看,两千够吗?”
“这个……”李永芳稍一犹豫,不禁又看了李成梁一眼,兵力够不够也不是他说了算,不是该问李总兵吗?
“倘若有敌兵来犯,情况紧急,在没有其他援军的情况下,李将军认为两千兵力,镇守得住抚顺关吗?”
“……”李永芳头有点大了。本来他就胆战心惊,皇上问的问题又没有标准答案,让他怎么回答?
回答镇守得住吗?可敌兵来多少也不知道,万一镇守不住,将来不是要打脸了?以抚顺关的地理位置,外族侵犯的可能性太大。
可让他回答镇守不住吗?那还要他这个游击将军作甚?
所以,李永芳又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虚汗直冒。
朱翊镠一直在仔细观察李永芳的神情变化,接着又道:
“要不这样问还是好回答一些,倘若蒙古族或女真族出动三万精兵袭击抚顺城,李将军明知寡不敌众守不住,死守的代价便是城破民亡,乃至整座抚顺城都将成为一片废墟,在这种情况下,李将军该如何抉择?”
李永芳心里头真个有一万头草泥马飞奔而过,若非问他的是当今皇上,他都要跳起来破口大骂了。
这种假设性的问题让他怎么回答?
皇上到底想干什么?
考验他吗?
关键这个假设性的问题,皇上想考验他什么呢?他该如何回答?
明知守不住,倘若负隅顽抗,将面临屠城之灾,都得要死嘛;可若放弃抵抗,就要向敌人缴械投降,势必会被千夫所指骂他是懦夫。
如何抉择?
关键是皇上希望如何抉择?到底是爱惜子民?还是爱惜名声?倘若皇上爱惜子民胜过爱惜名声,那只有开城门投降了,否则只能选择战死。
皇上怎么想呢?
李永芳头疼似裂,感觉脑子里嗡嗡作响,太难太难了。
“无非两个选择嘛。”朱翊镠不急不躁地道,“要不弃城投降以保城民,要不抵抗到底至死不渝,结果就是所有将士和城民都与李将军共存亡,实话实说,李将军倾向于哪个?”
情急之下,李永芳道:“陛下,恕臣直,臣不知如何抉择。”
朱翊镠依然不急不躁地道:“李将军镇守抚顺,负责一城之安全,跟随你的将士与城民,生死都系于你之手,假若果真有敌兵来犯,你需要第一时间做出抉择,岂能不知?你若不知,让跟随你的将士与城民怎么办?”
李永芳额头上黄豆般大小的汗珠直往下落,坐立不安神情沮丧。
朱翊镠望着李永芳,忽然爽朗大笑起来,说道:“见李将军满头大汗,想必此刻内心十分纠结,到底是爱惜自己的名声,还是爱惜手下的将士与城民的生命呢?足见李将军是个善良的人。这很好啊,很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