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相信只有经历过无数次的征战与磨炼,才能训练出拥有战斗力的军队,李成梁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就像一位武术高手,自己闭门修炼固然需要,但也需要与人不断地比武角逐,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故而努尔哈赤不怕征战,哪怕明明感觉师父有心不让他坐大,他也认为征战是统一女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能够和平统一固然是美好的,但现实绝不会那么顺利。
努尔哈赤早已做好心理准备。
“大哥,其实我最近有一个想法。”舒尔哈齐忽然说道。
“说。”
“最近征战,士兵都很苦,而我们确实没钱,可否向你师父借一些?以改善我们的兵器与生活。看这次军演,你师父只在一个月内,便筹措出来五十万两银子,还是很有钱啊!”
努尔哈赤心下一荡,但沉吟不语。
“大哥你说呢?”
舒尔哈齐追问,心里头其实也有几句话没说出来,心想大明皇帝自己不想打,却看着他们打,虽然通过军演的方式助威,但白花花的银子可没少花,何不资助他们一些?
而且将来很有可能是为大明皇帝而战,也就是大哥口中的做他人嫁衣,这时候寻求大明皇帝资助一下,似乎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吧?
“这个可以有。”努尔哈赤点了点头。
“就是嘛,大哥向你师父借一些,将来慢慢还。”舒尔哈齐异想天开地道,“大明俨然一位超级大富翁,而我们与他们相比,就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乞丐,空有一身蛮力,太需要钱了。”
努尔哈赤道:“可我听说向师父借钱需要还利息,便如同高利贷。”
舒尔哈齐道:“我是觉得,只要大哥师父愿意借,我们就大胆地借,至于利息也不怕,慢慢还呗。没有钱,我们生活水平不能保障,城墙不能扩建,兵器与马匹都得不到有效改善。”
努尔哈赤似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舒尔哈齐接着道:“你师父这次处心积虑举行一次军演,规模肯定不小,目的是为了震慑我们嘛,我担心观摩之后我们更加自惭形秽。”
“借钱的事儿先不说,但三弟的提议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努尔哈赤喃喃地说道,“我们的城墙、兵器、战马等需要提升,这样战斗力才强。”
“可这一切都需要用钱做支撑啊!”
“我可以考虑向师父借,但关键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靠别人只能救一时之急需,而不能救穷啊!”
“大哥之有理,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都说你师父是挣钱高手,我们或许不擅长这个,但大哥可以派使团向你师父请教学习,有钱好办事。”
“三弟这个想法不错!”努尔哈赤喜笑颜开地道,“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趁这次观摩之机,我一定与师父好好沟通沟通,学习挣钱之道。”
“我觉得大哥自己不用学,派人来学便是,大哥的长项在军事,何必以己之长与人之短相拼?”
“发现三弟越来越有头脑了。”
“跟着大哥,总得有进步吧?”舒尔哈齐咧嘴一笑。
“我们可以派人向师父学习,但师父也可以像派张懋修一样,直接来我们这边指导。”努尔哈赤好像,确实忽然间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戚继光带着三千戚家军,提前两天到了辽阳。
刚好努尔哈赤带着舒尔哈齐与额亦都等人也来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过大明最负盛名的将军。
因为这次军演的主力是李成梁,所以戚继光只负责“鸳鸯阵”的操练,当然也包括配套的战车使用。
努尔哈赤以及与之随行的几个人都很好奇,既对戚继光本人充满好奇——为何令蒙古人如此闻风丧胆?
也对戚继光即将要操练的“鸳鸯阵”好奇——因为他们听说,“鸳鸯阵”只是以藤牌、毛竹、铁叉为标准武器,难道号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戚家军,似乎仍未摆脱农民的气息吗?
在努尔哈赤认知里,火器与大炮才是先进、最厉害的武器,这也是为什么他之前问他师父要这个。
反正他们几个都还没见过鸳鸯阵到底如何御敌、杀敌的呢。
而对于允许努尔哈赤的出现,戚继光深感诧异,私下里偷偷问朱翊镠。
“陛下,届时军演开始,也让努尔哈赤他们那些人观摩研究吗?”
“嗯。”朱翊镠点了点头,继而鉴貌辨色地道,“戚大帅以为不妥?”
“军演不是属于国家军事机密吗?”
下之意,作战技术与阵法不能让蒙古、女真族人研究透了。
朱翊镠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不碍事儿,就让他们看吧,有些东西不是看看就能学会的,再说朕也不会给他们长时间去研究。”
“天下间有且只有一支戚家军。”朱翊镠接着又特意补充一句。
戚继光回之一笑,十分欣慰,一切尽在不中。
这是皇上给予他最高的评价,意思是说,就让他们看吧,反正他们看了也学不会,怕什么?
既然皇上对他如此有信心,戚继光还有什么好说的?
也不知外界人怎么评价,确实,实事求是地说,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开始,他所率领的戚家军,曾屡次攻坚、解围、迎战、追击,南征北战,从未在战斗中被击溃过。
他真不怕被人学习研究。就比如他的募兵原则与别人就不一样。
只收农民,不收城市居民。
就是说戚家军都是来自于农民。他认为城市的人属于狡猾无赖之徒。
虽然这种观点有它的片面性,但也的确有其合理的一面,在城市中有固定职业的人是极少自愿从军的。
士兵为社会普遍轻视,这是大的环境背景,其军饷也相当微薄,城市中的应募者绝大多数只是把兵营当作解决食宿的救济所,一有机会就想另谋高就远走高飞。这样的士兵又如何能指望他们奋勇杀敌乃至效死疆场?
所以他招募时,订立了一条甄别应募者的奇特标准,凡脸色白皙、眼神轻灵、动作轻快的人一概拒之。
因为他认为这类人几乎全是来自城市的无业游民,实属害群之马,一旦交锋,不但自己会临阵脱逃,还会唆使周围的人一起逃跑,事后受到审判追责时又可以嫁祸于辞笨拙的伙伴。
这类人坚决不用。
故而,在这个原则标准下招募进来的兵员,都属于淳朴可靠的农民。
而他设计的“鸳鸯阵”也是针对这些士兵的特点而不断衍化出来的。
他曾明确指出,两个手持狼筅的士兵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只需膂力惊人就足以胜任。而这种狼筅除了扫倒敌人以外,还有使士兵壮胆的隐蔽作用。
戚继光承认自己的部队仍保留了古老而朴素的农村作风,但也正是这种作风让他率领的戚家军无往不胜。
试问,这些让别人怎么学呢?只用眼睛看肯定是看不会的。
没想到皇上年纪轻轻,似乎已经领会到了这个主旨,而且还给他以最大的鼓励,戚继光当然欣慰、开心。
自信源于强大的实力,戚继光再也没有疑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