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只有区区一千两,人家最少也是三万,都不好意思往外说。
衍圣公却浑不在意似的,仿佛这件事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可把大管家急死了,将打听来的情况如实汇报给衍圣公。
“那三家都是藩王,皇室宗亲,咱不跟他们比。”衍圣公听完说道。
“老爷,可皇上特意点名四家,不就是将老爷放在与藩王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吗?这可是皇上看得起咱们。”
“不需要,衍圣公世世代代都是衍圣公,历朝历代,无论谁做皇帝都一样尊敬我们,我要他看得起作甚?”
“老爷,话也不能这么说吧?”大管家弱弱地辩道,“虽然衍圣公这一爵位代代相袭,但也得需要皇上册封才行,而且皇上有权废除。”
“是,皇帝是有权废除,可废除总得有废除的理由吧?难道因为不肯捐赠而废除爵位?再说也不是没有捐赠,只是没捐赠那么多,捐赠以自愿为原则,逼捐算怎么回事儿?”
“老爷,就怕皇上不追究此事,而在其他事情上做文章啊!”
“你的意思是,皇上记仇报复?”
“不知道,反正感觉不安,被皇上点名,放在与其他三家同等的位置上,可最后捐赠的数目却相差甚远。”
“那又能怎么滴?”衍圣公依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不以为然地道,“让世人评评,到底我做错了什么?”
“错倒谈不上有错,但这样外人会觉得老爷小气,不识趣,不关心朝局,甚至会以为老爷故意与皇上作对,这样老爷的名声恐怕……”
“衍圣公还怕没有名声吗?”
“老爷,说句不中听的,有好名声的只是`衍圣公`这个称号,而不是承袭衍圣公的每一位爵爷,就像`教师`是一个无比光荣的职业,但并不代表每一位教师都是光荣的。”
“你这是瞧不起我了?”衍圣公不悦地直问道。
“不敢,我只是实话实说。老爷如果肯听我一劝,赶紧快马加鞭,将余下四万九千两银子送到辽东交给皇上,否则就来不及了。”
“我没想过要给。”衍圣公固执地道。
“老爷,这是何苦?”
“我就是不服,说我小气,说我不识趣都行,为什么要逼捐?让天下人都来评评这个理儿?”
“老爷怎么还纠结这个呢?”大管家也是极度无语,“刚才不是说了,皇上不会就捐赠一事大做文章,就怕他在其它问题上大打出手啊!”
“随他去,公道自在人心。”衍圣公不耐烦地一摆手。
大管家摇头叹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老爷居然要与皇上论公道吗?这无异于蚍蜉撼大树吧?
而且为了这件事,他还专门多方打听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得到的反馈是:盯上谁,谁倒霉。
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脱。
如果非得找出来一位,那就只有保定伯梁世勋了。可人家已经“死”了,是以死为代价换得的逃脱。至于保定伯最后的结果,现在还说不清呢。
可此刻,见自家老爷如此固执,让他这个大管家又有什么办法?
只听衍圣公又道:“别哭丧着脸,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皇上这会儿不是在辽东嘛,又不在曲阜,怕什么?即便来到曲阜,我也不怕。”
努尔哈赤正率军攻打负隅顽抗的完颜部(明朝亦叫王甲部)。
而朱翊镠则开始了辽东的军演。
军演的地点选择在抚顺关一带往南方向的辽东边墙以里。
具体地说,就是在东州堡、马根单堡、散羊峪堡这三堡之间。
军演的形式大致分步兵、骑兵、车兵、火枪兵、炮兵联合几种。
具体的内容由戚继光与李成梁商讨决定,朱翊镠不做干预。
练兵军演方面戚继光最有经验。
届时除了戚继光部下的士兵,参加军演的辽东士兵分别从辽阳、铁岭、凤城三个方向汇集而来。
辽阳在抚顺西南边,铁岭在抚顺北边,凤城在抚顺南边,等于是由三个方向的辽东兵向抚顺包抄。
根据李成梁的部署,不算戚继光从蓟镇带来的戚家军,辽东这边参加军演的兵力大概在四万左右。pace]
其中步兵一万,由李成梁亲自率领从辽阳进发;骑兵两万,分别由李如松和李平胡率领,从凤城、铁岭进发;另外一万是车兵、炮兵等。
军演的地点为何选择抚顺?这是朱翊镠钦定下来的。
抚顺关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往东便是萨尔许、古勒寨,浑河与苏子河的交汇于此,距离努尔哈赤的佛阿拉城也不远。
历史上明清关键决定性的一战,萨尔许之战就在这里打的。
朱翊镠目的明显,针对性强,有心邀请蒙古与女真各大部落前来观摩,尤其是女真各部。
军演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开了。努尔哈赤以及其他部落首领都已经收到了大明辽东的邀请函。
努尔哈赤他们当然也很想见识,大明的炮兵一直被他们羡慕。
所以在军演前三天,努尔哈赤与完颜部达成一致暂时休战。
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还有额亦都都前往抚顺参观学习,刚好可以与自己这边兵力来一个参照对比。到底孰强孰弱?强在哪儿?又弱在哪儿?
努尔哈赤本就善于学习,对军事颇有研究,如此盛事他绝不会错过。
舒尔哈齐与额亦都等人也是一样。
这时候他们也不担心完颜部趁机偷袭,因为完颜部同样在邀请之列,肯定会欣然前往观摩。
在前往抚顺观摩演习的途中,舒尔哈齐不解地问道:
“大哥,你师父用意明显,就是为了震慑我们各部落,为什么要军演,而不直接出兵帮我们拿下完颜部?”
努尔哈赤摇头:“三弟或许尚未领会到师父这次御驾亲征的本意。”
“大哥与我们说说。”
“师父的最终目的,是要将我们全部纳入大明的统治,已经将我们这里的人都视作自己人了,所以不想出兵打,更愿意和平解决,出兵打是迫不得已,也是师父最后的选择。”
“既然都当作自己人,你师父为什么又忍心看着我们与其他部落打?”舒尔哈齐依然表示不解。
“可他们不服,就像完颜部,誓不归顺,不打怎么办?希望和平统一,但不放弃武力是师父的宗旨。”
其实,努尔哈赤心中还想到一个原因,只是没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心想部落与部落之间自相残杀,不是可以削弱彼此之间的力量吗?师父肯定不希望他无限坐大而对辽东产生威胁。
这是努尔哈赤的心里话,可明明感觉师父就是这么想的,他还得征讨不服的部落,不然如何完成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