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淑妃娘娘言重了,那恐怕是陛下对臣的谬赞,切不可当真。”不让跪,李成梁只得鞠躬行了一礼。

“李总兵,距离师父的佛阿拉城有多远?”朱八戒已经等不及了。

李成梁回道:“你师父在建州,处于辽东边墙之外,在辽东的东边;而这里是广宁城,差不多在辽东西边方向,所以距离佛阿拉城还有一段距离,佛阿拉城距离抚顺关较近。”

“师祖,那我们赶紧过去啊!”朱八戒急不可耐地请求道。

朱翊镠稍一沉吟,作出决定道:“我们先赶去辽阳吧。”

辽阳是明朝统治辽东地区的军事重镇,又是辽东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辽阳为中心设有六个卫一个州。

辽阳还是辽东镇的治所。

其实广宁只是辽东镇的前治,在十几年前,也就是隆庆年间,镇守辽东的驻军就已经逐渐向辽阳转移。

但因为广宁城的战略地位同样不容忽视,所以李成梁经常还在广宁城,而辽阳那边的军务交给他长子李如松。

辽阳距离抚顺近。

从辽阳向北,便是本溪、抚顺、铁岭、开原等几个大明军事重镇。

本溪与抚顺距离努尔哈赤所在的统治中心佛阿拉城都比较近。

而抚顺城的抚顺关更是与尼堪外兰的势力范围相连接。

著名的古勒寨之战以及历史上的萨尔浒之战都在这附近。

“好!”朱翊镠下令,李成梁自然毫不犹豫答应,“那臣让次子李如柏恭送陛下前往辽阳。”

“要不让令郎镇守广宁,李总兵随朕前往辽阳吧。如若建州那边努尔哈赤与其他部落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朕或许真要御驾亲征。”

“也好!”李成梁痛快答应。

“师祖,还要行军多久?”朱八戒又着急地问道,恨不得飞过去。想着李成梁刚才说广宁差不多在西边,而佛阿拉城在东边,即辽东边墙之外,是不是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还得几天吧。”朱翊镠道,“你对你师父如此有信心,急什么?”

“我不是想帮师父作战吗?”

“记住自己的身份、职责。”朱翊镠不得不又一次提醒道。

“陛下,臣需要领兵多少去辽阳?”李成梁请示道。

“不用特意带兵,若有需要,去辽阳那边随时调度即可。”

“臣遵旨!”

这样,朱翊镠率军继续前进,准备赶到辽阳与李如松会合,然后探明建州那边的局势再做打算。

因为没有仓促行军急着前进,所以这一路上都不算太累。

行至海城时,陈炬派往京城的心腹赶回来了,禀报说放在乾清宫正殿“光明正大”匾后的二十万银票不翼而飞。匣子倒没有烧毁,但银票不见了。

朱翊镠深感诧异,并没有人知道他将银票放在里头啊!

而且正殿宝座谁敢上去?又是“光明正大”匾,别说是嘉靖皇帝的御笔,就凭那四个字也没人敢打主意。

陈炬接着又禀道:“王安怀疑有人从中做了手脚,其实早就将银票偷走,趁他去真定府办事之机,故意借雷电天气纵火,以掩盖其偷盗行为。”

诲淫诲盗的道理朱翊镠懂得,可宫里头谁有那么大的胆儿呢?

二十万可不是小数目,被抓到不砍头也得充军的。

他身边还有这种人吗?

“万岁爷,您说会不会有人成心陷害王安呢?”见朱翊镠沉吟不语,陈炬又弱弱地提醒一句。

朱翊镠一摆手道:“算了,这事儿不必操心,我们在这边,操心也没用,让王安慢慢查吧。”

“奴婢明白,那还需要派人回京一趟吗?”陈炬请示道。

“没必要,王安当知道怎么做。”

朱翊镠终于抵达辽阳。

从广宁到辽阳的途中,朱翊镠与戚继光、李成梁几乎只交流了一个问题。

就是辽东的军士。

准确地说,是辽东在籍军士与可用军士到底有多少。

朱翊镠知道两者有差距,戚继光与李成梁也心知肚明。

其实,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吃空饷”。

大明军官没吃空饷的并不多见。

全国各地卫所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现象,李成梁甚至有过杀降冒功之事。

只是碍于他在辽东定海神针般的作用,加上与张居正的密切关系,而没有追究他以及他几个儿子的责任。

虽然是敏感的话题,好在戚继光与李成梁都明白朱翊镠的苦心,也知道朱翊镠即位以来一直致力于军事改革,所以还是坦诚地交流了一番。

毕竟朱翊镠都来辽东亲口问及,这时候再隐瞒岂不等于欺君?

并且为了打消戚继光与李成梁的疑虑,朱翊镠论及这问题之前就摆明自己的立场:对过往概不追究。

戚继光与李成梁都是聪明人,并不是只会领兵打仗的一介莽夫。他们自然明白朱翊镠说这话的用意。

既然皇上都来到辽东,肯定要了解当地实情,撒谎肯定不敢。

李成梁作了如实汇报。

多年来辽东在籍军士都是八万,但可用的军士维持在六万五千左右。

这就意味着辽东在吃“一万五千”兵士的空饷。但朱翊镠清楚,这对于连年有战的辽东来说并不多。

因为从前朝廷的军饷很少有正常供给的时候,经常拖欠、不足额。

李成梁也是这么解释的,辽东将士很苦,用这个一万五千兵士的空饷,来弥补朝廷的拖欠与不足额。

而且李成梁还坦诚提到一个客观事实,在辽东可用的六万五千军士中,自他担任辽东总兵官以来,常年有将近五千士兵是他自己招募蓄养的。

简言之就是不在朝廷编制之内,需要他自己掏钱供养维系。

李成梁能够主动提及此情,朱翊镠颇感欣慰。毕竟私自蓄养兵士,要是追究起来很严重。

但对李成梁这些事儿,朱翊镠早已经了解清楚了。

不仅知道李成梁养着属于名义上只他自己的兵士,还知道李成梁经常自掏腰包鼓励将士,同时该与辽东豪商巨贾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而言之,李成梁无异于辽东的“土皇帝”,在辽东他说了算。

这情形,自李成梁得到张居正的重用后就一直这样,从未变过。

当然有利有弊。

有利的是,李成梁在辽东势力渗透至深,让他拥有足够的领导力,否则也起不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弊端就是,因为一个人说了算,导致他后来越来越娇纵、奢靡,一旦他退位,辽东问题立马儿凸显。

李成梁有他独特的治军方略,不可复制,与戚继光大为不同。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支持李成梁的张居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等阁臣全部落幕后,李成梁自然而然被人攻击弹劾退位,结果换了八任辽东总兵官都治理控制不好辽东的缘故。

当然,治理控制不好辽东,与努尔哈赤的崛起也有关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李成梁后来的退去,辽东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没人能够很好地治理辽东了。

而努尔哈赤领导的女真却在不断地变强,此消彼长,最后让努尔哈赤如愿以偿成为大明的掘墓人。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13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13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