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依照祖制,李之怿的儿子依然拥有第一继承权,但形势显而易见已经偏向郑妙谨这一方了。
所以册立太子一事,朱翊镠根本不怎么担心,也相信支持立郑妙谨儿子为皇太子的官员更多。
当晚投宿翊坤宫,徐文颖迫不及待地对朱翊镠说道:
“娘与母后商量好,娘照看之怿姐姐的儿子,母后照看之怿姐姐的女儿,我无事可干只能陪你。”
“你高兴了?”朱翊镠问。
“不是高兴,而是最近需要,因为我要随你去辽东、建州。”
朱翊镠正想开口反对,只听徐文颖兴奋地道:“娘与母后都已经答应,你不许反驳。娘说了,如果你因为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而误了大事,也不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没用。”
朱翊镠无言以对:“……”
徐文颖却得意地笑了:“那就这样说定了,必须带我去。”
朱翊镠道:“我是皇帝我做主。”
徐文颖双眉一扬:“你要不带我,我就偷偷地去,反正也没人拦得住。”
朱翊镠摇头而笑:“你是不是平常在家里都这样任性又霸道?”
徐文颖不无忸怩地回道:“嗯……算是吧,但我也得看人,只有在我爱的人面前才会这样,比如我爹啊你啊。”
“就是你爹惯出来的。”朱翊镠调笑。
“你要是实在讨厌……我也不会改,因为这就是我。到底带不带我去嘛?”徐文颖摆出一副使小性子的样儿。
“朝臣会反对的,到时候再看。”
“大不了我女扮男装,做你身边的贴身侍卫,不让朝臣知道。”
反正徐文颖有的是办法,瞧她那副架势,是非去不可了。
朱翊镠想了想,说:“去也可以,但必须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一切都得听我的,不准反驳。”
“嗯,那要是刚一出发,或者还没到辽东、建州,你就让我回来呢?”
朱翊镠无语,摇头而笑:“你呀!”
“好吧,只要让我留在你身边,别说是一个条件,我什么都答应你。”
“一言为定。”
“不算话是小狗。”徐文颖得意一笑。
“你是不是不记得我是皇帝?”
“当然记得啊,不然我求你?可晚上在翊坤宫,我只想当你是夫君。你不是与之怿姐姐说过吗?平常不论君臣,只论夫妻。”徐文颖娇媚地笑道。
朱翊镠不得不承认,在男尊女卑的朝代,徐文颖绝对是一个大奇葩。
而这也正是朱翊镠最欣赏的地方。
次日,朱翊镠召见王安。
李太后一去一回可谓神速,从王安那里得知,原来李太后只在台湾待一个晚上,与王喜姐、马栋分别做了一次长谈……然后心境大变。
至于与王喜姐、马栋谈了什么,只有当事人知道,王安也不清楚。
但能确认一点,李太后心境的改变多半源自与王喜姐的一席长谈。
“万岁爷,太后娘娘真是了不起!”王安禀完感叹地道。
“这不用你说。”朱翊镠道。
“但万岁爷,太后娘娘大彻大悟并不等于她心里不痛。”王安小心翼翼道,“回来的途中太后娘娘哭得好伤心,还叮嘱奴婢不要告诉万岁爷。”
“是为了番王?”
“是,奴婢觉得太后娘娘看开了,释怀了,然后将对番王爷的爱全部投在万岁爷身上,所以回来后立即向皇后娘娘赔礼道歉,又搬到翊坤宫为万岁爷照看孩子。”
“朕心里有数。今天让你来主要不是为这个,而是过些天册立太子,完事后朕就要去辽东、建州一趟,有几件事需要与你交代。”
“万岁爷请吩咐。”
“第一,你虽然掌管乾清宫,但后三宫的安全,朕就全部交给你了。”
“奴婢一定尽心尽力。”
“第二,朕不在京时,委任你经常去兴农集团、吾爱吾家地产公司、还有正在筹建的朱氏集团北京部看看。”
“奴婢明白。”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届时由太子监国皇后听政,若你觉得政策措施与你想法不合,立即向朕汇报。”
“万岁爷,这个……”王安不敢答应。
“朕一直觉得你悟性很高,通常最能领会朕的旨意,所以朕不在京时,你要学会站在朕的角度关注一切动态,适当时候可向皇后、太后建言,这是朕交给你的一项特殊使命。”
“万岁爷如此信任奴婢,让奴婢受宠若惊。”王安跪倒在地。
“你只说有没有信心做好?”
“信心是有,只怕奴婢位卑言轻……”
“这个你放心,朕自有安排,你只管大胆地按照朕的吩咐去做。”
。
在一片热烈的议论声中,朱翊镠册立朱常洵为皇太子。
而官员们尚未来得及继续议论,为什么立郑妙谨儿子不立李之怿儿子,朱翊镠紧接着颁发了一道旨意——
三日后将御驾亲征,协助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届时由太子监国,又因太子年幼,请郑皇后代为听政。
在此之前,官员们只知道皇上有心立郑妙谨儿子在太子。
而对于皇上紧接着颁发的那道旨意毫不知情,也没有听到任何有关“御驾亲征”的消息或风声。
故而又引来一片热议,其热烈的程度已经盖过册立太子了。
让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进而统一全部女真,这个大家都知道,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只要看管好这个篮子就行。
尽管这个战略与之前截然相反,但总算不失为一大战略,毕竟陛下有足够的信心控制努尔哈赤嘛。
可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呢?
多年来对辽东边外各部落可谓焦头烂额,恨不得他们自相残杀,彼此削弱对方的实力,这样就变得老实了。
边患不是就自然而然消除了吗?
对于大明而言,只需坐山观虎斗不废一兵一卒就可以达到目的,多好!
况且,辽东那边有李成梁,手下可谓猛将如云,蓟辽总督又是戚继光,戚家军令各部落闻风丧胆。
即便想帮助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可以派李成梁或戚继光去呀,有必要陛下御驾亲征吗?
太子还不到三个月大,莫非这就是陛下急着册立太子、而册立太子时又跳过第一继承人的缘故?
如果陛下要御驾亲征,那立郑妙谨的儿子为太子,当然要比立李之怿儿子为太子更利于朝局稳定。
这一点朝中官员之前就论及过,只是没想到御驾亲征一节,御驾亲征无疑让这个观点更加充分合理。
可陛下御驾亲征的出发点、立足点是什么呢?
好在有内阁三位阁老,还有兵部尚书吴兑、礼部尚书徐学谟等,几位大臣知道皇上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