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田分地需要身份证吗?”
“当然了,没有身份证便意味着是黑户,国家怎么可能分给你田地?北直隶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这样说我们非办身份证不可了?”
“嗯,必须的,这是皇帝爷颁发下来的国策,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代表每个人在大明拥有自己合法的身份地位,以及存在的合法依据,以后无论做什么去哪儿,咱都得出示身份证。”
这样啊,田地不能不要,如果因为舍不得十文钱而分不到田地,那孰重孰轻哪个划算不言自明了。
经过一番酝酿与讨论后,天下人都涌向各地能够办理身份证的衙门。
天下穷苦百姓也很积极,毕竟都盼着国家尽快分给他们田地。
当然,尚未想明白或是实在掏不出来十文钱的人也还是有的。
但只是少数。
故而身份证推行起来,相对于清田均田大计,切断对皇亲国戚的无条件供给等国策,相对要容易得多。
任务量虽然也很大,可这个事儿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只要将个人信息收集起来,利用设计好的模具制作一张证明自己身份的金属卡片容易。
伴随着身份证制度的推行,也可以促进更准确地普查全国人口。
朱翊镠刚登基不久,就曾下旨普查全国人口,后来又要统计军户数量,但因为黑户、流民过多,这两个方面的数字都还没有完全有效统计出来。
事实上,没有身份证,不将每个人备案,不将他们的唯一性确定下来,普查人口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即便能够统计出来一个数字,也只是一个概数,而不会很准确。
这就是为什么关于大明全国到底有多少人口一直没有定论的缘故。
这个争议一直很大。
比如:据《明实录》所载,大明人口峰值为七千一百八十五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上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
大明户口峰值出现在晚明,这个结论基本上没有异议。
但对于具体时间点与人口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明末人口有六千余万,也有人认为实际人口大约为一亿,还有认为万历年间大明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亿至1.5亿之间,甚至有人认为约有1.97亿人口,并推测1655年明清之际人口谷底约为1.2亿人。
所以,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估计永远都不会有人清楚地知道。
即便有像《明实录》记载的那样得到一个数据,也不准确,因为大明有许多黑户与流民,而黑户与流民很难计入官方数据。
利用推行身份证制度与普查人口并行,朱翊镠希望得到一个有关大明人口相对比较准确的数字。
也只能说是相对准确了,毕竟即便在严格的京城都查不准实。
瞧郑妙谨的父亲郑承宪,不就藏着两个胡姬没有被查出来吗?像这样的现象肯定还有,绝非个例。
但无论如何,推行身份证制度,普查人口,利国利民毋庸置疑,朱翊镠的目标都要在泰和元年完成。
。
王象乾这阵子异常的震惊。
原本他是听说了张居正还活在人世的消息,却没想到张居正已经来到北京城了,而且还在朱翊镠的旨意下,与兵部尚书吴兑一道进行军事改革。
建军事基地已经建立起来——这个朝臣都知道,朱翊镠要搞军事研究,可不知道总负责人竟是张居正。
朝臣都还以为是吴兑呢,而吴兑其实只是名义上的负责人。
领头的是朱翊镠,具体负责人却是张居正,吴兑只是执行人。
废除军户与户所制如今不是什么秘密了,早在归德府时王象乾就知道这个消息,可他不知道朱翊镠正在以台湾为军事基地筹备组建海军力量。
更不知道朱翊镠正在积极做准备随时与日本开战,原来派张简修与邓子龙出使他国其中有一个不为人道的目的也是为了训练海军的力量,只是为了缓和矛盾没有公开地讲而已。
还有,陛下决定加强对奴儿干都司的重新管制,以及必须尽快明确大明的疆界,其中有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日本在东北、朝鲜一带的猖獗。
总之,与张居正一道,王象乾知道许多从前不知道的内幕。
他父亲王之垣是张居正的心腹,当初张居正秘密回江陵,以及后来朱翊镠偷偷又来到江陵,都与他父亲的暗中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这样一层关系,难怪朱翊镠让他跟着张居正,而张居正对他这个晚辈也没有隐瞒已经当作心腹了。
所以让他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和不便为外人道的决策与秘密。
原来陛下不仅明着推行各项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在暗中也有进行。
陛下远非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如果以为陛下只是一个十几岁整天异想天开的孩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张居正何许人也!曾经一度是他的偶像,不过现在变成陛下了。
连张居正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见陛下的眼光与远见,难怪儿子笑他目光短浅,与陛下相比,那他可不就是目光短浅,甚至顽固不化吗?
与张居正的相处与学习,让他对朱翊镠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感觉自己的境界也有了质的飞跃。
他想着,这应该就是与优秀的人做朋友的好处吧。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忽然感觉陛下让儿子担任“吾爱吾家地产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值得骄傲的事。
起初他打心里反感,只是陛下交给儿子的任务,他不好意思反驳。
现在他好像想通了,或许真是由于自己的偏见与固执,才会让他觉得中介无异于忽悠人,其实不然。
当然,他认知的改变,还是因为对朱翊镠的认知进一步加深的缘故。
故而有了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朱翊镠做什么都是有先见之明的。
王与定这阵子可忙了。
自担任吾爱吾家地产公司的总经理后,他每天不是在“忽悠”人,就是在“忽悠”人的路上。
依据计划书,他迅速组建了一支团队,工作地点就在首府壹号一期,公司招牌也挂起来了。
“忽悠”人的活儿他最擅长,第一次听到朱翊镠让他干这活儿,也是脱口而出与他爹一样认为是“忽悠”。
可经过朱翊镠的一番解释后,尤其是当他真正行动起来,感觉这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比如首府壹号一期的房子已经全部售完了,因为年底才施工完毕,所有住户暂时还不能搬进去。
但可以进去参观。
住户可以进去参观,所有想买二期三期的人也可以,那这个时候他以及他团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总不能所有人谁想进去参观就进去参观吧?也不能想进去哪儿就进去哪儿吧?进去后还得给他们介绍吧?
“忽悠”人光靠嘴说不行,必须要有人家看得见的硬实力方可。
光说首府壹号房子好有什么用?好在哪儿是不是需要他们解说?
看,人们有需要,他的作用一下子体现出来了。
有作用,那就是工作,也就有理由称之为“职业”。
王与定对这份职业很是满意,现在每天过得也很充实。
当然也让他长了很多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