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只忠诚于孩儿与淑嫔两人,但凡我与淑嫔有危险,她们都会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朱翊这样解释。
“那怎样才能保证她们足够忠诚?”
“第一,她们都受过训练,忠诚是她们的职业素养;第二,她们的待遇都很好,这是她们忠诚的动力所在;三,孩儿与淑嫔对她们也有严厉的约束,倘若背叛,会连累九族。”
“诛九族?”陈太后讶然。
“也不是诛九族,但九族都会受累。”
“哦。”陈太后点头,继而又问,“她们之中有些人,是淑嫔当初当选时,就跟随她进宫的吗?”
朱翊明白陈太后此问何意,摇了摇头回道:“母后,她们不是跟随淑嫔进宫,而是孩儿选出来送到淑嫔身边。此事说来话长,孩儿当初并未想取而代之当皇帝,这只是其中一个选择,而且不是孩儿心之所向。”
“母后知道儿一直向往的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对,当初孩儿料到皇兄会清算张先生并推翻否定他的改革。为此孩儿做了许多准备工作,竭力杜绝皇兄将大明推上一条不归路,然而皇兄死不听劝,退而求其次,孩儿只得选择取而代之,坐到皇帝的位子上了。”
关于此情陈太后之前有所了解。
“儿,翊坤宫里的近侍,就是那时候安插在淑嫔身边的吗?”
“嗯,记得与母后、娘说过,如果皇兄听劝,孩儿就转身离开了。这件事儿起初连淑嫔都蒙在鼓里,这也是为什么孩儿一直觉得亏欠她,并一直在娘与母后面前维护她的原因所在。”
“哦,儿这样解释,母后就明白了为什么这里的近侍只听淑嫔的话。”
“母后也可以对她们发号指令的。”朱翊敏锐地道,“她们不敢不听。”
“母后不是这个意思,母后不需要她们听我的话。”陈太后也敏锐地道,“母后只是好奇,今天总算问明白了。”
“母后有事儿尽管吩咐她们,可能母后觉得她们太冷,不易亲近对吗?”
“对对对!”陈太后莞尔一笑,“其实母后就是想说这个。”
“她们是死士,当然不像其他近侍那样平易近人,甚至有时还冷冷地不想搭理别人,这不过是她们的职业要求。如果母后觉得不怎么习惯,有事儿直接找淑嫔沟通就好了。”
“嗯,知道。”陈太后欣喜,随即又感慨地道,“母后越来越佩服儿的细腻与胆识,现在想来,儿走了一条非常大胆、别人想不到也做不到的道路。这个儿得承认吧?”
“算是吧?”朱翊点点头,以大明皇室子弟的身份坐到皇帝的位子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之所以能够成功,当然与他周密的谋划不无关系。
但他觉得还有重要的原因:这个历史节点对他有利。
万历皇帝才刚亲政地位不稳,加上自己作死,非要清算张居正,而两宫太后又非常宠爱他这个曾经的潞王,无疑给他钻了一个空子。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才造就了他这个大明王爷能成功当上皇帝。
不然大明王爷一个个被当猪豢养起来,如何坐到皇帝的位子上?郑恭王朱厚烷建言几句被关十九年……
一念及此。
朱翊话锋一转,诚挚地说道:“但孩儿走上这条路,如果没有母后与娘的力挺,孩儿也难以想象后果。不瞒母后说,孩儿与之怿当时为什么没有急着要孩子,就是做好了死的准备。”
“哦,原来如此!”陈太后恍然顿悟。
“这事儿,好像还真是第一次与母后言及。以本朝的大环境,母后当能想象孩儿当时所面临的压力。”
“当然能想象。”陈太后点点头。
“孩儿能有今天,一直很感谢母后与娘对我的宠爱与支持,也感谢之怿与淑嫔一直以来对我的不离不弃。”
“嗯,但母后倒是觉得儿最该感谢的人应该是你自己,我们这些人最多都只是在关键时刻推你一把,任何时候起决定作用的,终归还是自己。自己不努力,谁也帮不了你。”
“母后言之有理!”朱翊点头赞同。
成功的人,尤其是经历一番曲折才成功的人,最感谢的人应该是自己。没有自己的坚持与执着,有再多的贵人相助,到头来恐怕都是一场空。
“现在好了,儿没有辜负我与你娘的厚望!”陈太后感慨地道,“现在唯一让我们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大哥了。”
“母后,有一件事孩儿其实一直想告诉你,但一希望母后暂时不要告诉娘。”
“什么?”
“大哥已经在台湾一次兵变冲突暴乱中死去。”
“……”陈太后表情凝滞。
……
就寝时,郑妙谨关切地道:“你将他死去的消息告诉母后了?”
“嗯。”朱翊点头道是,“本是想在我们孩子出生后才能告知,可难以交代的是娘,而不是母后。”
“知道,我只是觉得没必要。”
“纸包不住火,这一天迟早要来,又隐瞒不了一辈子。”
“母后知道很伤心吧?”
“那有什么办法?看着他长大的。”
“母后相信你的说法吗?”
朱翊笑了笑说:“相不相信,答案都是这样的,好像只能相信。”
“的确。”郑妙谨跟着也笑了,“正如你所说,母后好交代,难的是娘。”
继而,郑妙谨又担忧地道:“母后口直心快,会不会将这消息告诉娘?”
“应该不会,我刻意叮嘱过。”
“母后是个聪明人。”朱翊接着又补充道,“我告诉母后还有一个原因,是希望能缓解将来告诉娘的压力。”
郑妙谨也就没有多说。
……
整整一个晚上,陈太后翻来覆去都没睡着。多年来,她视朱翊钧、朱翊两兄弟为亲生。
客观地说,两兄弟小时候,她更喜欢朱翊钧,因为朱翊钧很听话,而朱翊是个调皮鬼。
可随着朱翊钧完婚之后,逐渐变得有主见了,加上敏感、多疑的性格,越来越不讨人喜。
尤其最近一两年,越来越觉得朱翊要可爱多了,而朱翊钧的性格让人觉得多少有点扭曲。
无论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孩子。
虽然不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但这份感情不可磨灭。
忽然听到朱翊钧在兵变冲突暴乱中死去……她的心情可想而知,往事一幕幕在她脑海里浮现、跳跃。
以她对李太后的了解,不敢想象李太后得知此讯会是什么心情。
人死不能复生。
至于朱翊钧到底是怎么死的,陈太后倒是没有做过多的猜测。
在她眼里,死了就是死了,若再去追究怎么死的,没有多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