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可说对了,你真是不痛不知道领悟,随朕去东暖阁。”
朱翊拂袖而去。
张鲸摇头叹气,紧紧跟上。
顾青云跪着两腿直颤抖,感觉浑身无力爬不起来,运气咋这么背?今天出门前还特意翻了黄历啊!
……
朱翊回到东暖阁坐下反思。
为何内廷外廷都有人敢欺骗他?而且还是对他有相当了解的人。
先是周佐,又来了顾青云……由此类推,肯定还有其他人。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过于仁慈?还是官场的作风本就这样?
一个巴掌拍不响。
他相信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这值得深思,必须做出改变。
顾青云战战兢兢地爬进来,跪下。
“抬起头来。”朱翊大喝,“朕不止对你说过一遍,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可你屡教不改。今天朕要不是跟去,都不知道你是这个德行。”
“请陛下恕罪!请陛下恕罪!”
“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若不是看你勇猛,希望将来重用你,朕都懒得搭理你,可看你干的叫什么事儿?觉得朕好骗还是觉得朕仁慈?”
“……”顾青云不敢吭声。
“你倒是说话呀。在朕面前像个孙子似的,出去颐指气使像个大爷,你这欺下瞒上的东西,朕恨不得将你头拧下来喂狗。”
“……”
“朕一再强调是什么说什么,这样朕才能体察民情,知道大家想什么,可你们这些东西,总自以为是地认为朕只喜欢听好话,不惜瞒报谎报,说真话有那么难吗?”
“……”
“来人,拖出去杖责六十。”朱翊也不想多说了。
顾青云被押走了。
很快午门广场又传来惨叫声。
不过比起杀猪般嗷嗷叫的周佐,顾青云还是克制得多。
不出十天,两个与朱翊亲近的人受到杖责之罚……
朱翊自己在反省。
其他人更是纷纷猜测,皇帝最近很不淡定啊,难道是因为皇后、淑嫔都怀孕了的缘故吗?
媳妇儿怀孕的男人火气都旺。
当然,聪明的人会看得更远。
透过两次杖责事件,可以看出皇帝到底抵制或反对什么。
不是因为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想打人就打人、想打谁就打谁,两次杖责都是因为欺骗那是不是意味着皇帝最讨厌被人欺骗呢?
但不管怎么说,两次杖责事件让京城的官场之风为之大变。
……
顾青云虽然挨了六十大板,但没有被解职,而是继续担任百户长。
这让他在倒霉中看到一线希望。
没有撤职,至少表明朱翊没有放弃他嘛,以后还有翻身的机会。
只是让他感到郁闷的是,与皇帝的沟通交流方式到底怎样才算合拍?
是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吗?
关键皇帝本尊是否做到了呢?
反正他觉得朱翊似乎也没做到。
……
“你最近怎么迷上了打人?”
杖责完顾青云的当天晚上,郑妙谨对着朱翊调笑道。
“打是亲骂是爱,对他们有期望才会打他们。”朱翊感慨地道,“否则直接将他们打入监牢便是,真希望他们吃一堑长一智,在接下来的路途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同时也希望借这两次杖责,让大明官员看到朕的本心。”
“本心是什么?”
“务实。”
……
朱翊的确有心保留了顾青云锦衣卫百户长的职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让他镇守即将成立的兴农集团。
与许家交接后的第三天,在朱翊的旨意下,张鲸便开始行动起来。
兴农集团怎么建?建什么?朱翊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与指示,其核心是以推广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当然也有手工业、商业等。
希望兴农集团像江陵城那边的朱氏集团一样,在全国起到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成为世人纷纷效仿的对象。
有一点,朱翊特意强调,并嘱咐张鲸,那就是兴农集团的性质,如同朱氏集团一样,都是为了挣钱。
有心向世人传递这样的理念,鼓励天下人除了不要忘记农业,还可以从事许多其它行业去谋生、去发展。
关键,也是重点,税收都不高。
朱翊以他个人名义,对兴农集团投资二十万两银子。
朝中官员以及京城百姓,心中都在暗暗算着一笔账
先是支援黄村一万两,再分别借给朱载与王家屏各十万两,又投资兴农集团二十万两,仅这几项加起来就四十多万两,都没有向户部开口……
朱翊也太有钱了吧?
一点儿都不像朱翊钧当政时,动不动就以各种理由伸手向户部要钱,搞得内阁与户部都不开心。
然而现在都知道朱翊有钱,却没有人怀疑钱到底从哪儿来的,毕竟他有生意一直兴隆的朱氏集团。
其实朱翊自己心知肚明,朱氏集团没有外界认为的那样挣钱。
眼下他投资出去的钱,得益于张四维的馈赠这仍是一个秘密。
朱翊也不会刻意解释,认为钱都是朱氏集团挣的不是也挺好吗?
可以让更多的人向往憧憬,然后纷纷效仿实践,这样目的也达到了。
正所谓,上行下效。
先进的理念终究需要提倡,而提倡的目的是要有更多有志之士学习。
……
王守中依然在追查搜捕从黄村逃出去的三百多号流民。
可奇怪的是没有任何进展。
自那一夜抓了一百多号人后,其余的人像是突然在京城蒸发了一样。
连一向消息极为灵通、稍有风吹草动便有察觉的东厂都束手无策。
在王守中追查十来天,却一无所获后,便得出这样一个判断或叫结论:那些人恐怕早已经逃离京城了。
不然不可能蛛丝马迹都没有查到。
感觉很不可思议。
不过向朱翊禀报之后,追查搜捕工作也没有因此而停止。
王守中又接到另外一个任务。
借这次追查搜捕的机会,争取将京城所有流民都找出来。
王守中这次很卖力。
朱翊自然看在眼里。从与王安的谈话中他也得知,王守中在巡城御史的位子上可能坐得太久。
所以朱翊对症下药鼓励说,干好这次工作后可以考虑升迁。
王守中更加卖力了。
京城的治安也就越来越好了。
……
整顿内廷的工作依然在继续,不断有公公、宫女被裁汰下来。
裁汰的原因不一。
有贪污受贿的,有不求上进的,做事毛手毛脚不认真的……
出路如同朱翊之前所想一样,无论公公还是宫女,愿意出宫选择自由的请自便,但没有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