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我是不是也可以采取世子的方式?”王家屏咂摸着嘴问道。
“王阁老不是有府邸吗?”
“我是有,可我这一家子人,越来越多了,想给我儿子买一套。这时候再不出手,以后怕是买不起了……世子真的感觉这种方式合算?”
“不知王阁老怎么想,反正我是觉得合算。说白了,不就相当于借贷吗?总比开口向人借钱强。我宁愿借贷,多还一点,也不会求人借钱。”
“世子言之有理。”
“不过,王阁老不一样,你眼下正得势,借钱应该容易。”
“世子千万别这么说,向亲戚朋友借总归不好,伤人伤己,若陛下愿意,我还是倾向于向陛下筹措,正如世子的办法,多还一点,相当于贷。”
“只要王阁老想通了就好,反正我是更愿意采取`宁贷不借`这种方式。”
“世子眼光果然与常人不同,今天这趟太值了,明天我向陛下开口。”王家屏无比欢喜地道。
“王阁老能否帮个小忙?”
“世子请说。”
“刚来啥也没有,可否向王阁老借几本书看看,不然这时光都白白浪费了。”
“没问题。”王家屏爽快地道,“只不知世子想看哪一类的书籍?”
“什么书都行,只要有得看。”
“那我更不好说了,要不这样吧,反正我家离这儿不远,世子便随我一道去我书房挑,想看什么拿回来看便是。”
“这样合适吗?”
“那有什么不合适?走,世子若不嫌弃,现在就去。”
“好!那多谢了!不过我可不像王阁老,得两手空空而去哈。”
“世子客气了,你赏脸光临,我就很高兴,往后还要听你奏曲呢。”
虽然这是他们第一次交谈,可相得甚欢。朱载与王家屏联袂而去。
王家屏在这里已了好几个年头,家中一应俱全,自是朱载没法比。
王家屏博学多才,家里藏书汗牛充栋,分门别类目不暇接要有尽有。
“世子随便挑。”王家屏一抬手,爽快地道,“典籍、史学、诗词、小说,想看什么,拿回去看便是,只可惜没有世子爱好的乐律与算学。不过,即便有,以世子的才学,也看不上眼吧?”
“王阁老太抬举我了。”朱载一边扫视书架上的书,一边笑着回道。
忽然在小说类目下看到一本特别包装的书籍,但也不是有多精致,而是因为没有书名,又像是手抄本。
朱载不由得好奇,正准备伸手去拿,被王家屏从后头一下子夺走了。
朱载一扭头。
见王家屏尴尬地朝他笑,说道:“世子,这本书除外,其它书你随便挑。”
朱载更是好奇了。
……
“世子,这本书不能看。”王家屏将书又藏在背后,笑了笑说。
“哦,但我想知道为什么不能看。”朱载退让一步,毕竟是客。
“此书有违常理。”王家屏如是般回道。
“有违常理?为什么没有书名?”
“书名还没定。”
“既然如此,我若执意要看,那就显得很不礼貌了哈。”朱载心里痒痒得不行,但来人家里借书,人家不肯借,他也没办法,只能作罢,借了其它几本书然后离开。
王家屏暗自直叫好险好险,把朱载送走后,赶紧把书藏了起来,这会儿还不舍得烧毁。
次日,进宫觐见。
……
朱翊听到王家屏求见,正合他心意。本就一直想与王家屏单独聊聊,朱载又做了他街坊,来得正好。
“臣王家屏叩见陛下!”
“王先生免礼。”
朱翊抬手赐了座,直问道:“不知王先生觐见为公还是为私?”
“启禀陛下,臣有点私事。”
“王先生请说。”
“臣听说陛下借给郑恭王世子十万两银子,分二十年还清,每月还五百两。”
“对呀,有问题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请问陛下能否也这样借给臣十万两?”
“王先生要向朕借钱?”
“是的。”
“借钱何用?”
“像世子那样买一套房,臣一家子人越来越多,一栋宅子显得局促。”
朱翊微微一笑,问道:“那王先生可知世子借钱不是白借的?”
“臣知道。”王家屏点头,“每月还五百两,二十年等于多还两万,世子说了这笔账很值,臣也认同,所以……”
“除了多还两万,世子有没有与王先生说,书籍出版挣钱所得的事儿?”
“陛下,这个也说了。”王家屏又点头道,“世子说,将来他的著作所挣的钱与陛下五五分成,只可惜臣不及世子有盖世的才华,并无著作出版。”
朱翊望着王家屏摇头而笑:“王先生怕是谦虚,朕早听闻你博学多才,虽然或许不能像世子那样研究出十二平均律来,但以王先生的才学,写两本叫卖的小说还不是手到擒来吗?”
“陛下见笑,第一,臣没这方面的才华;第二小说不过是不入流的贱业,难登大雅之堂,谈何叫卖?”
“王先生,在朕的眼里,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朱翊一本正经地道,“就像朕做皇帝你做大臣,都是为国家效力,小说家也很不错呀,若能写出精彩绝伦世代流传的小说,被世世代代的人记住,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儿!像《水浒》、《三国》那些经典小说,王先生不觉得很棒吗?”
朱翊说这番话的同时,有心观察王家屏的神情变化。
发现王家屏眼里有光。
朱翊接着说道:“所以王先生不要看不起写小说的人嘛,也不要觉得写小说就是不入流的贱业。写小说既可以挣钱,又可以名垂千古,不偷不抢,靠本事儿吃饭,有什么不好吗?”
“陛下果真是这么想?”王家屏弱弱地问。
“怎么?王先生怀疑朕?”
“不是,臣不是怀疑陛下,而是感叹陛下的想法与臣其实一样。”
“这就对了嘛。”朱翊笑道,“朕听说王先生业余时间有写小说的爱好,很好呀。朕还听说王先生写了武松、西门庆与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之间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
“……”王家屏内心咯噔一下,望着朱翊不知如何回答。
“朕刚才说那么多,无非是想告诉王先生,写小说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有这个爱好,请继续保持。待你写完,也拿来给朕瞧瞧,如何?”
“这个……”王家屏感觉有点懵,心里非常纳闷儿,朱翊怎么知道他有写小说的爱好?而且还准确地指出写关于武松、西门庆与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故事?真是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