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郑恭王又上书主动请求废除藩位,这正合陛下之意了。”
“郑恭王的确是个聪明人啊!但这不是他第一次请求废藩,总共请求了五次呢,这次终于可以得偿所愿。”
“是啊,陛下可以借此向天下皇亲国戚昭示朝廷的政策,想必陛下请郑恭王世子进京也是抱着这个目的吧。”
“……”
申时行作为文武百官之首,早朝的位子在金台御幄旁边,这与皇帝只有咫尺之隔。
他的旁边是几位阁臣。
而大九卿序立之地在东檐柱前,此时除了户部尚书不在,其他也都已经依次站好了。
只等朱翊到来。
忽听得殿门前“叭叭叭”三声清脆的鞭响,接着传来一声高亢的喊声:
“万岁爷驾到”
传话太监的嗓子,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这五个字似吼非吼,却悠扬婉转能传到午门之外。
刹那间,从午门外广场到皇极门御道两侧以及金台御幄两厢檐柱间,仅千名文武官员哗啦啦一起跪下。
刚才还是一片叽叽喳喳接头接耳的场面,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跪着的众多官员,这时候也不敢抬头,只听得“笃笃笃”的脚步声走上了丹墀。
在皇极殿掌作太监的陪同下,朱翊坐了下来:“众卿家平身!”
文武百官起立,腰板挺得笔直。
“宣郑恭王世子觐见。”
“宣郑恭王世子觐见”皇极殿掌作太监铆足劲儿复述一遍朱翊的话。
陈炬领着朱载进来。
这样的接见方式无疑给足了朱载的面子,尽管他不需要这些。
但这是朱翊的礼。
“臣朱载叩见陛下!”朱载虽贵为世子,但见朱翊一样行礼拜见。
“世子免礼。”从应称朱载一声“堂伯”,可这种场合只能叫“世子”了。
陈炬回到朱翊身边。
朱翊朗声说道:“这位便是郑恭王世子,今日朕要隆重向诸位介绍,并宣布几个重要的决定。”
皇极殿肃静。
“第一,由于本朝从前对皇室宗亲诸多掣肘的政策方针,以致埋没了许多像郑恭王世子那样的绝世奇才,这些限制朕将逐渐废除,这便是朕请郑恭王世子进京的原因之一。”
“其二,也是朕请郑恭王世子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世子的研究学术,世子精通音律、天文、历法、算学、舞学,所以朕请他担任得时学院院长顾问,将他研究所得教给师生乃至天下人,诸位有兴趣也可向他请教。”
“但朕需要说明的是,世子的研究所得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他研究出来的十二平均律,诸位不要因为你们不懂就对此嗤之以鼻,倘若发现你们谁诋毁世子的研究所得,朕绝不轻饶!都明白吗?”
诸位大臣无不点头,但心里想着同样一个问题:十二平均律是个啥子?散朝后赶紧问问……
朱翊接着说道:“世子专心于学术研究,或许不喜欢被你们打扰,所以朕提醒诸位自觉,不要因为朕极度推崇他便有事没事去拜访。”
“总而言之,朕诚心诚意邀请世子进京,一是为了让他的研究学术得以被更多有兴趣的人了解、学习、钻研,二也是朕的一点私心,希望通过对世子的邀请,让天下人明白朕的政策偏向。”
“鉴于此,朕对世子以及郑恭王请求废藩的请求不予通过,暂时依然保留郑恭王的藩王爵位。”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纷纷诧异,不禁面面相觑,好像都在问不是应该废藩才是合情合理的吗?
只听朱翊接着说道:“朕要废藩不假,但朕早说过,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有针对性地逐步废除。朕既然决定留世子在京,那保留郑恭王的藩位,更能彰显出朕的政策偏向。”
哦,原来如此。
“朕当日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任命世子为太常寺少卿。”
“请陛下收回旨意。”朱翊话音刚一落,朱载便朗声说道。
其实,昨晚陈炬回来已经对朱翊说了,朱载答应进京研究任教,但不希望担任太常寺少卿。
可朱翊自有他的考虑。“世子先撤忙着拒绝,听朕说完。”
朱载微微点头。
“既然世子无心为官,朕本该尊重世子的心意,可一来,朕希望天下以世子为榜样,只要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皇亲国戚,都可以在朝为官。”
“二来,太常寺确实也是一个研究音律的好地方,里头不乏人才,世子可以更好地将你的研究所得与他们分享、学习。朕的目的就是要尽快将世子的学说推广到更多有兴趣的人那里。”
“世子无心为官,朕特许你担任太常寺少卿不必每日当值,只需世子为他们授课时来就行了。这样,世子也不必为当官儿发愁,朕也能更好地推行朝廷的政策主张,世子意下如何?”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朱载无法拒绝,也只好点头答应。
“多谢陛下信任!”
“该说多谢的人是朕。”朱翊由衷地说道,“自朕登基即位以来,为了大明之前程,就一直致力于对皇亲国戚的政策改革,难得有世子这样的好榜样,当然感谢世子对朕的成全。”
“陛下言重了!倘若微臣真的能为朝廷做出一番贡献,而又得朝廷允许,微臣岂有不悦之理?”
“世子放心,从前没有这样机会,但在朕的统治下,一定有。在殿各位都清楚,朕刚不久下过一道旨意,只要认为自己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皆可自荐给朝廷,为国家效力,不论出身,不论是否参加科考。”
“微臣代天下有志之士感谢陛下!”
“世子也言重了,这本是皇帝应该的分内事儿。天下所有皇帝都该如此,这样国家才有更好的前程嘛。朕说过,只要不造反,一切好商量。”
朱载十分欣慰,尽管这是头一次见朱翊,但感觉很合他胃口,毕竟身为皇帝能处处为他着想。
这实属不易。
而且还拥有如此广阔的心胸,更是难得!想当初他爹是怎么被关进凤阳高墙的?只是因为太有责任太有担当,劝诫世宗皇帝不要沉迷于道教方术,而应该好好做皇帝应该做的事儿,结果一关就是十九年啊!
再瞧眼前这位少年天子,多么宽宏大量又富有远见!
说到他心坎儿去了。
……
“世子有什么想法或要求,也可以提出来。”朱翊望着朱载道。
“没有,多谢陛下!”朱载由衷地感谢,感觉该说的朱翊都说了。
“好。”朱翊欢悦地道,“那请吏部与通政司将朕刚才对世子的任命以最快的速度刊登邸报诏告天下。”
“臣遵旨。”吏部尚书与通政使两位都应了一声。
“诸位卿家对此还有何异议?”朱翊扫视一圈儿又问。
顿了顿,感觉,好像也没有一个要开口的意思……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