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朱翊感觉好刺眼……

两箱子金条,一箱子银票,还有两箱子古董字画。

“陛下,金银共计两百万两,还有古董字画,一时无法估价作卖,只好一并捐给朝廷。”

“靠,你爹怎么能这么伟大呢?”

朱翊忙从御座上下来,乐得合不拢嘴,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哈……眼下最缺的就是这玩意儿了。

原来哪个世界见钱都会让人眼开。

“家父将祖父为何会接受熊清的馈赠以及忏悔之心,全都写在自陈上,还请陛下过目,也请陛下宽恩!”

张泰征依然跪着说道。

“起来吧,朕本就没打算怎么滴,伴伴不是与你交代清楚一切了吗?”

“谢陛下!”张泰征这才起身。

“你爹身体可好?”朱翊也不急着看那份自陈。

“不敢欺瞒陛下,不是很好,感觉两年不见,爹老了许多。”

“那你该在家多陪陪你爹。”

想着张四维活不了多久,朱翊不禁微微叹了口气。

没想到临死前居然还做了这样一件惊天动地的决定。

朱翊也重新回到御座,开始认真读张四维写的那份自陈。

自陈里张四维交代了他父亲之所以接受熊清馈赠的经过。

对,写的是“馈赠”,而不是“受贿”。

刚才张泰征好像也是这样措辞的。

因为张四维父亲是山西有名的大盐商,生意可不仅限于山西。

全国各地都有他家的生意。

生意做大了的老板,都喜欢做点慈善,以提高自己的品味与声誉,同时借此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张四维父亲也好这一口。

而熊清是山东人。早年家里境况不好,曾经一度连束都交不起,但他自幼聪明,学习能力很强。

张四维父亲有一次去山东,偶然路过熊清他家,当时熊清还是个秀才,因为父亲大病一场,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再也没有能力供熊清读书了。

恰好遇见张四维父亲,有钱又喜欢做点善事,熊清这孩子又聪明,给他的印象很不错,于是慷慨解囊,给了熊清家一些银子,让熊清参加乡试,无论如何也不要放弃读书。

熊清感激涕零,当时也不知道张四维父亲有那么大的来头,不过当时张四维也没有那么风光。

后来熊清还真是争气,一路高歌猛进,参加乡试中举人,进京参加会试殿试又高中进士,顺利进入仕途。

心里一直惦记着当年资助他银子鼓励他读书的那位大恩人。

一打听,再确定,原来那位大恩人便是张四维的父亲。

熊清记住了这条门路。

或许是因为早年穷怕了的缘故,做官儿之后居然不知检点爱上了钱,自然逐渐养成了贪鄙的习惯。

眼看张四维的官儿越做越大了,而熊清由于逐渐养成习惯的不好,一直原职不进,这让他很郁闷。

于是想到了孝敬张四维。然而以他当时的职位,这条门路不好攀缘,熊清便想到从张四维父亲那儿着手。

但给出的理由是:报答当年张四维父亲对他的馈赠援助。

这样他便花钱在山西购置一些房产地产,然后送给张四维父亲。

熊清诚意满满,的确让张四维父亲感动,还以为熊清只是为了报恩,更以为熊清还是当年那样有志气。

加上馈赠的房产地产全都在山西境内,张四维父亲便糊里糊涂接受了,想着日后去熊清做官的地方,再以另一种方式弥补,更多的是把馈赠当作两人之间传递的那份感情。

然而,张四维父亲将熊清倒是当作有情人了,谁知熊清其实另有所图,目的并不那么单纯。

由于张四维父亲以为熊清还是当年的那个熊清,便写信告诉张四维,叮嘱儿子将熊清视作兄弟。

既然父亲都这么说了,张四维自然相信他父亲,毕竟他父亲一生也是阅人无数,应该不会看错人。

这一来二去的,当张四维进了内阁后便提拔熊清为保定府知府。此举更大的原因是张四维出于对父亲的信任,其实对熊清本人并不了解。

所以张四维才说这件事是他与他父亲这辈子的污点。

他父亲直至过世都还不清楚熊清到底是什么人,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对熊清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当年那个想读书且有志气的少年郎上。

谁知人长大了,一切都变了,熊清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少年郎。

这便是“受贿”的经过。

尽管张四维宁愿将此说成“馈赠”,但他也并没有推卸自己与父亲的责任,承认他与他父亲在这件事上都有错。

为了感激朱翊不深究此事,所以张四维决定将他从他父亲那儿继承过来的财产全部捐赠给朝廷。

朱翊看完很是感动,原来张四维在他的“调教”下也有高光时刻啊,而熊清居然是这样一个人。

“你父亲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啊!”

朱翊感慨地对张泰征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父亲说了,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其实多了便如同纸一样,也没多大用处。”

张泰征声情并茂地说道。

“你也不心疼吗?”

“陛下,这钱原本就不是臣的。再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祖父的钱也都是因为国家政策好挣来的,如今祖父过世了捐赠给朝廷也是应该的。”

“你这样想,朕很宽慰啊!”朱翊喃喃地道,“哦,对了,你与张敬修、张懋修、徐秉正他们是同科进士吧?”

“是的,陛下。”

“如今他们几个都得到重用,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屈才啊?”朱翊笑问。

“陛下,臣绝无此心!”张泰征信誓旦旦地道,心想屈才倒不至于,但陛下对他有没有那么一丝偏见呢?

“朕如果让你担任知府,你觉得自己有信心做好吗?”朱翊又问。

“这……”

“怎么?没信心?”

“陛下,不是,”张泰征忙摇头,“只是臣自中进士后,便一直在翰林院,从未有过地方执政的经验,倘若一来便担任知府,臣恐怕……”

“朕没说一来就让你担任知府呀,你敢上任朕还不敢任命呢。”

“哦,”张泰征松了一口气,弱弱地问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这次保定府与真定府闹大荒,两位知府宋与钱永良,采取两种不同的应对方案,其效果自然大相径庭。”

张泰征用心聆听。

“朕且问你,倘若你身为知府,得知辖下的州县闹大荒,灾民到了啃树皮吃地鼠的地步,该当如何?”

此时朱翊像面试官一样问道。

张泰征想了想回答说:“陛下,臣觉得头等大事是要立即开仓放粮,以解救灾民倒悬之苦。”

因为张泰征走在宋被御史弹劾之前,也就是说还不知道保定府与真定府闹大荒,所以对两位知府不同的行为也应该还不曾了解。

自然也就不知道朱翊的倾向。

故朱翊接着问:“可国有国法,你想立即开仓放粮就行吗?”

“臣以为,灾民都已经到了啃树皮吃地鼠的境地了,如果非得先请旨再开仓放粮,恐怕要饿死许多人。”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10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10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