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也等着张佳胤快点回京。
他着急对保定府开刀呢。
张静修的孩子尚无音讯,从江陵城带出来时才三个多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了,即便孩子还在世上怕是也认不出来。
保定府这场火无疑烧得有点大,尽管依然不知道是谁干的。
这天张佳胤进宫。
朱翊在东暖阁接见。
两个人都彼此渴望见到对方。
张佳胤行礼参拜。
朱翊赐了座后,也不拖泥带水直接切入正题,问张佳胤:
“对北直隶总督这个职位有何看法?”
“幸得陛下赏识,臣深感荣幸!”
“可知朕为何设立这个职位?”
“臣只是听说张先生的孙子在保定府被盗匪抢走,至今音讯全无。”
“那只是导火索。”
“吏部移文上略有提及,”张佳胤又道,“说陛下要在保定府推行改革。”
“对!”朱翊点头,“改革是重点。”
“那不知陛下如何改?”
关于改革的内容,也就是朱翊提出的那四点,只是在内阁四位成员以及冯保、陈炬这几个人面前提及,此时外界并不知情,张佳胤也不知道。
“你先看看这个。”
朱翊递过去内阁依据他的要求整理出来的并得他通过的一道条陈《关于保定府改革的若干建议疏》。
条陈上重点阐述了那四项改革。
张佳胤接过仔细阅读。
然而越读越是震惊,读到最后都已经汗流浃背。
“陛下,臣已经读完了。”
“好,有何感受?”
“这是内阁的联名陈词吗?”
“不,其实这是朕提出的主张,但已经得到内阁的一致认可。”
“可臣感觉改革的动作未免过大。”张佳胤谨慎地说道。
朱翊不疾不徐:“朕刚提出改革主张时,内阁几位卿家也这样认为,但最后都想通了觉得可行。”
果然官儿大责任大,北直隶总督不好做啊!张佳胤不禁暗自感慨。
可这时候他发现已经别无选择,改革再难,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首先这是皇上的旨意,其次内阁又联名通过了,难满怀激情地进京,难道让他打退堂鼓回家不干?
这也不是他张佳胤的风格啊!先听皇上是怎么安排部署的吧。
心态决定行动。只要心态一变,也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
……
虽然关于保定府的改革内容尚未流露公开,但北直隶设置总督的消息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信号,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保定府的人,那就是北直隶总督署驻地设在保定。
这总会让人浮想联翩。
走在保定府的大街小巷上,似乎随时都能听到有议论的声音。
“皇帝爷设立北直隶总督,恐怕就是为了针对保定府的吧?”
“那当然,张静修的孩子至今音讯全无还没有找到呢。”
“现在还能指望找到吗?”
“可锦衣卫与神机营的人都还没有撤走,难道皇帝爷要对保定府动刀?”
“你们有没有听说,张静修的孩子之所以被抢走,朝廷动用那么多的力量仍毫无头绪一无所获,知道为什么吗?”
“怎么没听说?听说是有人想要对付皇帝爷,盗匪背后有高人指点呢,否则怎会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查到?”
“这么说皇帝爷设立北直隶总督是来查案就是要揪出背后的势力?张静修是皇帝爷的铁哥们儿,外界纷纷传说皇帝爷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这是皇帝爷与豪强权势大户之间的斗争,与咱们百姓无关。”
“是啊,也不知道保定府什么时候像宛平县一样重新分配田地,这样咱老百姓的日子不就好过一点吗?”
“想得美,皇帝爷对保定府动刀,不伤及咱们这些无辜就不错了,穷苦百姓的日子啥时候好过过呀?”
“也不要太悲观嘛!皇帝爷不是已经放出信号要切断皇室宗亲的供给吗?咱怎么也能落到一点好处吧?”
“还有呢,北直隶总督,你们听没说是谁吗?就是张佳胤大人呀,从前咱保定府的巡抚,颇有官名的,咱有什么强烈的需求应该让他知道。”
“这个倒是,咱应该表达心中的需求,有没有效果再说嘛。”
“……”
……
伴随着人们的议论,北直隶总督署也在筹建当中。
不过因为张佳胤马上就要到任,总得先有个办公的地方。
保定知府熊清将巡抚衙门一分为二作为北直隶总督行辕。
他已收到快报得知张佳胤抵京,所以早就派部下准备迎接。
而他自己也在衙门里候着,准备随时恭迎张佳胤的到来。
保定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这些日子他一直提心吊胆。
外头的议论他也早有耳闻,感觉保定府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搞不好他这个巡抚随时都会被撤。
朱翊的心思他不敢猜,但如果真要对保定府的豪强权势大户开刀,那将是一场波云诡谲的拉锯战。
这天他刚小寐了一会儿,实在是困得不行,感觉也就眯了一盏茶工夫,便听见侍卫进来禀报:
“巡抚大人,参将王宝良求见。”
“他回来了吗?”熊清跳了起来,因为派去迎接张佳胤的人正是王宝良。
想着既然王宝良回来了,那总督张佳胤也该随军到了。
熊清正要整衣出门迎接,只见一位七尺须眉黑脸大汉已经进来。单腿一跪两手抱拳朗声说道:
“参将王宝良叩见巡抚大人。”
“起来,总督大人呢?”熊清忙问。
“回大人,末将没有接到总督大人。”
“怎么会呢?快报上说得很清楚,就这两天到呀!”
“可末将犹如痴汉等丫头,就硬是等不来。”王宝良一脸的焦急,“末将把带去的人马留下继续等,自己回来请示,是要继续等下去吗?”
莫非有什么意外?熊清思绪飞驰。
……
“无论等不等得来,你就回去一直等着吧,反正不接到总督不能回来。”
熊清想了想做出决定。
“末将明白。”
王宝良领命,抱拳一揖,又风风火火地去接总督张佳胤了。
熊清独自沉思,一方面他琢磨着张佳胤为什么还没有到,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这边的情况,总督署驻在保定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董师爷。”熊清忽然喊了一声。
“巡抚大人。”董师爷忙应声而入。
“手头上的文札全都已经整理清楚了吧?”熊清担忧地问道。
“大人,就是您不提醒,在下也知道怎么做。”董师爷回道,“账目基本上都已经整理清楚了,能抹平的尽量抹平,该掩饰的也都掩饰过了。”
“什么叫基本上?”熊清敏锐地道。
“大人,因为有一宗要紧的账目,恐怕难以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