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甚好!多谢万岁爷体谅!”冯保深感宽慰,继而又感慨地解释道,“奴婢绝非为了帮助武清侯,而是为了太后娘娘。奴婢服侍太后娘娘二十多年,知道她这些年过得并不容易,并非像外界看到的那样似乎只有光鲜的一面。”
“朕知道了,多谢伴伴!”朱翊由衷地道。要说对李太后的理解与体谅,确实没有人比冯保更有资格。
“万岁爷客气了!”
“伴伴,你说那个邓子龙会来竞选水军督师吗?”朱翊疑虑地问道。
“奴婢也不敢保证。”冯保回道,“奴婢与张先生原本的意思是直接调度,可无奈万岁爷却不同意。”
“朕虽然也觉得邓子龙合格,但还是希望以自愿为原则。”
“那就要看邓子龙自己如何抉择。”
“如果邓子龙真的来了,那张简修在他面前似乎是没什么底气哈!”
朱翊笑了笑说,他也不得不承认张简修确实年轻了一点,但对张简修的信任绝不能因此而减。
这一点朱翊觉得很重要。
……
由于李伟与许从诚的“超级配合”,宛平县丈量田地的工作进展更加顺利。
而且不断有豪强权势大户主动上交自己在宛平县的子粒田。虽然人数不是很多吧,但毕竟丈量工作尚未完成,意味着收回工作还没正式开始。
无论怎么说,兆头非常好。
将李伟这根刺儿拔掉,可以说宛平县的丈量回收工作成功了一小半。
严永凡信心越来越足,感觉也不知哪儿有一个县令每天向他招手微笑。
宛平县的县令徐秉正与县丞吴善言起初觉得朱翊的主张很不可思议,若非是圣旨,加上驸马严永凡督促,他们俩都不敢着手去做。
可随着局势越来越明朗,反对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弱,而喜闻乐见的百姓却越来越兴奋,此消彼长,他们两个又看到了无限希望。
很快,宛平县真的要均田使得耕者有其田了。
作为大明第一个试点单位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有时他们想着也挺开心,倘若成功了,他们不仅声名鹊起,而且很有可能升官儿。
这样,徐秉正与吴善言就更加积极并努力配合严永凡。
只要劲儿往一处使,那做什么就好办多了。宛平县的丈量田地工作眼看就要完成了。
……
。
望着御花园绿油油的一片,张鲸不知激动地笑了多少回,有时候晚上睡觉做梦都能笑醒。
对于新鲜事物人们总是充满好奇。
更何况是番薯、马铃薯这样被验证过的又如此美味的粮食作物?
之前种植在御花园里的种子,如今都已经长起来了。
尤其是番薯,一颗种子长出来的茎叶竟像葡萄藤一样四处蔓延,而且几乎以肉眼看得见的速度在生长。
虽然距离成熟还得需要一阵子,但朱翊决定带朝中重臣先参观参观。
一来,由于最近改革的动静实在太大,朱翊心里很清楚,会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甚至压得吐不过气来的感觉,确实需要给大家一点欢喜。
在给人们带去欢喜,传递正能量的同时,还能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这样他自己也感觉压力要小一些。
二来,番薯已经长得很茂盛,根茎正在疯狂地生长着,也是给人们介绍传递知识的时候了。
番薯必须尽快推广开来,而且朱翊想过第一批果实将支援宛平县。
以眼下的进展速度,宛平县丈量田地工作将提前完成,比朱翊预计中的速度要快将近两个月。
丈量田地工作一结束,那么接下来就该分田了。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力争做到耕者有其田,但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是万万不可能的。
就比如田地的肥沃与贫瘠问题,如何公平分配?严永凡也指出过。
谁该分到肥沃的田地?谁又该分到贫瘠的田地?即便像后世采取抽签的方式,也存在耕种的问题。
毕竟贫瘠的田地种不出粮食来。
所以朱翊想到番薯、马铃薯,这两种粮食作物都不挑土地。再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根发芽长得旺盛。
宛平县谁分到贫瘠田地,将给他们无偿提供番薯、马铃薯物种。
这是朱翊的一个思路。
那么首先就要将番薯、马铃薯介绍给大家认识,要让大家抱之以足够的热情与喜爱,这样后面的思想工作就好做肯定顺利得多了。
倘若大家感觉不到一点吸引力,那朱翊这个思路就行不通,分田的时候容易起纷争出乱子。
……
这天,朱翊决定带领一帮人参观御花园。
这帮人包括内阁首辅以及辅臣,十八大衙门的堂官,即大九卿小九卿,还有在京拥有爵位的伯爵,像成国公朱应祯、英国公张元功,当然也包括武清侯李伟、永年伯王伟等等。
除了诸位外臣,大内以冯保、陈炬为首,二十四监局的各大掌印,也全都在邀请之列。
参观的队伍比较庞大,加起来将近有一百来号人。
外臣本不允许出现在御花园,但朱翊登基以来,许多规矩都已经流于形式不再严格遵守了。
比如东暖阁西暖阁本也不允许外臣随便进出,但现在时而有大臣出入,而且还得到朱翊的鼓励,只要有事就可以来,首辅甚至都不用提前写帖子,只需近侍通传一声便可。
尽管如此,由朱翊领队,引大家参观御花园,还是让内外诸位大臣受宠若惊,尤其是知道朱翊今儿个要介绍神器给大家认识。
番薯、马铃薯的名声,其实早已经在外了,只是都停留在传说中,压根儿就没几个人见过。
终于要见识了。
且还是朱翊领队,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激情四溢。
一帮官员早已经在乾清门前列队等候,内外大臣,除了陪伴朱翊的冯保与陈炬,没有一个缺席。
朱翊定的是辰巳之交。
因为激动,辰时就有官员来。
辰时过半,差不多就全部到齐了。
朱翊得准时来,在他没有现身之前,大臣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议论开了。
“番薯到底长啥样?”
“不是听说还没有成熟吗?今天皇上要给我们介绍什么呢?”
“谁知道?只知神奇,外界都已经将番薯、马铃薯吹到天上去了。”
“是啊,尤其是烤番薯,还有烤马铃薯,听说胜似山珍海味。”
“可惜今天只是参观,没有口福。”
“说起这番薯、马铃薯物种,你们知道从哪儿来的吗?”
“好像就是从番邦运回来的?”
“哦,如果番薯、马铃薯真有传说的那么神奇,就不难解释皇上为什么一定要耗资巨大出使他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