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所以呢?”

“所以,为保险起见,奴婢提议万岁爷任命一位铁腕人物总督宁夏。”

“伴伴觉得这很有必要?”

“万岁爷您看。”说着,冯保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

朱翊接过,只看了几个字,便已认得:“这是张先生写的信?”

“正是。”

“不瞒万岁爷,奴婢当日决定借努尔哈赤的手除掉拜时,就写信问过张先生,张先生也知道拜桀骜难驯,其实这是蒙古所有部落人的通病,所以张先生同意除掉拜,需要任命一位铁腕人物总督宁夏也是张先生的主意。”

“张先生对处理边患问题很有真知灼见。”冯保说完又刻意补充一句。

这个朱翊当然清楚。

虽然在俺答封贡以及调任殷正茂围剿两广僮族(现在称壮族)起义两件大事上的功劳都记在高拱头上。可朱翊清楚,其实更大的功劳在张居正。

只是当时高拱是首辅,而张居正是阁臣。但张居正当时监管兵部,即兼任兵部尚书一职,俺答封贡与启用殷正茂都是张居正率先提出来的,只不过得到首辅高拱的一力赞成而已。

包括复杂的辽东局势,一打一拉打拉结合,其实也是源自张居正,启用李成梁镇守辽东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张居正在处理边患问题上,的确很有一手,不仅知人善用,而且一眼能看出问题的要害,然后恰到好处地解决。这是张居正作为“大明唯一的一位大政治家”(一袋巨擘梁启超语)的过人之处。朱翊不得不佩服。

冯保偷偷请教张居正,这时候又将张居正搬出来,肯定也是因为对张居正富有军事头脑的极度认可。

“张先生建议启用魏学曾担任宁夏总督?”朱翊看完信后惊讶地道。

“是的。”冯保确定地回道,“奴婢曾问过总督宁夏的人选,张先生便提议说魏学曾这人可堪重用。”

朱翊思绪飞驰,记得镇压拜之乱的便是当时担任陕西三边总督的魏学曾。魏学曾挂帅征讨拜之乱,万历皇帝还赐予他曾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

当时魏学曾采取的策略是招抚和围剿并举,离间叛军内部,招降叛军,以及重金收买鞑靼各部背弃哮拜,同时请求延绥、甘肃等地守军出击以牵制增援哮拜的鞑靼军。

为了尽快平定叛乱,明政府也是不惜一切代价,精锐和名将尽出,像李如松、麻贵等悍将,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大明朝的各路精锐都纷纷登场加入战斗中。

然而四个月后万历皇帝等不及,恼怒魏学曾办事不利,将其革职查办,任叶梦熊为兵部右侍郎、三边总督,总理宁夏军务,并直接给叶梦熊下命令“决(黄河)水灌城之谋”。

要说万历皇帝当时也确实够狠,不惜决黄河水淹宁夏,杀敌的同时,即使牺牲城中的万千大明子民的生命也毫不吝惜,只要能消灭叛乱,根本不考虑生灵涂炭。

其实魏学曾何尝没有想到用水攻之计,只是不忍心让城中无数无辜百姓死于水火,才设法招抚和离间叛军,从内部瓦解敌人。

可惜魏学曾的仁义之举又怎是万历皇帝所能理解的?魏学曾被抓押送京城时,不仅朝廷数十名朝臣施援营救,前线将士也哭泣送别,可见魏学曾是难得忠勇仁义的好官。

但说起魏学曾,与张居正有一段过节。魏学曾与张居正同岁(即1525年生人),但考中进士要晚好几年。

张居正担任次辅时,也就是高拱担任首辅时,魏学曾担任吏部左侍郎,是高拱的左臂右膀。高拱很重用他。

然而时运不济,隆庆皇帝(高拱是他的老师)英年早逝,高拱这个老师自然就不得宠了,加上高拱性格又比较刚烈,结果被李太后陈太后罢黜了。,当时朝野震惊。

《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话:“穆宗崩,大学士高拱欲去冯保,属言官论劾。学曾遗书大学士张居正曰:`外人皆言公与保有谋,遗诏亦出公手。今日之事,不宜复护此阉。`居正怒。及拱被逐,举朝失色,学曾独大言曰:`上践阼伊始,辄逐顾命大臣,且诏出何人,不可不明示百官。`要诸大臣诣居正邸争之,诸大臣多不往……”

简单翻译一下。

就是说隆庆皇帝死后,高拱想驱逐冯保,指使言官弹劾冯保。魏学曾作为高拱的第一号粉丝提醒张居正:“外面的人都说你与冯保联盟,遗诏也是出自你们之手,眼下高拱要对付冯保,你不宜再庇护冯保这个太监了。”

张居正很生气。

本以为高拱会胜,结果高拱被罢黜回籍,朝中没有一个人敢吱声,唯独魏学曾站出来质问张居正:“新皇(万历皇帝)刚登基不久,就驱逐顾命大臣(隆庆皇帝驾崩时,顾命大臣四个:高拱、张居正、高仪、冯保),且遗诏到底出自何人,要给文武百官交代明白。”不仅当面质问张居正,还要率领文武百官去张居正府邸争个明白,可其他大臣都不敢去。

张居正更是生气。

两人结仇很深。魏学曾的结局可想而知,自然卷铺盖回家了。

张居正“病逝”后,万历皇帝为了清算张居正,起复的一大批官员当中就有魏学曾,时任南京户部右侍郎。

南京的官员虽然多是闲职,但至少是储备官员,而且是三品大员,随时都有被调任北京的可能。

后来也被历史证明了。

但张居正与魏学曾之间的“仇”当世人皆知,后来魏学曾是王锡爵提拔推荐上去的,起用他担任兵部尚书,并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

这时候张居正居然不计前嫌,提前想到重用“仇人”魏学曾。

朱翊当然深感诧异。

拜之乱虽然最后是以大明胜利而告终,但对大明的伤害难以言喻。

为了平定拜之乱,万历皇帝调动明军的南北精锐,花费钱财巨大。

要知道,大明安化王之乱十八天被平息,宁王之乱四十三天被平息,而宁夏之乱则鏖战了七个月之久即两百多天才得以平息,是大明万历年间在西北境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拜之乱对老百姓造成的伤害更是无以言表,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万千生灵死于战火之中,决黄河灌宁夏城时,城外水深八九尺,城中缺粮少食,饿殍枕藉惨不忍睹。

这一场浩劫朱翊在竭力避免。

但除掉祸乱头子拜,到底能不能避免这场浩劫,又是否会以另外一种祸乱方式出现,还真不得而知。

张居正在信中也给出了足够的警示与预防,宁夏那边确实乱。

见朱翊沉吟不语,冯保还以为他不同意张居正的主张。

故而轻轻地问道:“万岁爷,您是觉得张先生的主张不妥吗?”

“没有,没有……魏学曾这个人朕还是认可的。”朱翊连连摇头。

大明巅峰》小说在线阅读_第8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背锅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明巅峰第8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