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既然已经表态,王锡爵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朱翊接着逐一扫视站起来表态的官员,又将目光对准邹元标,指着他说道:“邹元标,你也坐下。”
“陛下,不知何故?”邹元标杵愣着不解地问。
“朕知道你的大腿上有疾病,不宜长途跋涉。”
“……”邹元标眼睛顿时湿润,虽然他也不清楚朱翊为何知道他大腿上有疾病,但朱翊给出这样一个理由还是让他很感动。
他大腿上的确有疾病,由于当年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廷杖八十,也不知是不是见他当时最年轻,所以廷杖时下手有些重,打得他大腿上肉末横飞,许多碎末掐进他的肉里,惨不忍睹,被抬回家后因为清洗不及时,以致留下病根,往后每当阴天或下雨便疼痛不已,几年过去至今都没有康复的迹象。
这会儿被朱翊指出来,他当然感动,只是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个腿疾从未对人言,为何朱翊知道。
“坐下吧。”朱翊又对仍在发愣的邹元标说道。
邹元标这才重新落座,他与王锡爵一样也没有多说什么,或许清楚这时候多言容易拉仇恨。
余下站起来表态的官员,朱翊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还有二十多个。
“你们便随番王去吧,在那边同样可以施展你们的才华。但朕有几句话想嘱咐你们,希望你们记在心里。
“第一,东番现在虽然人烟稀少,可那里物产丰富,是一块儿宝岛。不要因为朕派你们过去,便觉得心里委屈或不甘啥的,一定要竭尽全力辅助番王,将东番开发治理好。
“第二,东番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民族领地的一部分,所以对于任何外来势力的侵犯与不友好,绝不姑息纵容,誓要与他们抗争到底。
“第三,坦白地说,将来朕对东番的政策将有所倾斜,会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东番,朕希望你们励精图治致力于改革发展,不要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
“第四,番王的情绪尚不稳定,这也是朕没让他来参加这次廷议的缘故,去东番后他指定依然还有情绪,你们作为辅助他的官员,朕希望你们好心劝诫安抚,切莫有心相激。
“这便是朕对诸位提出的四点殷切希望,也是朕的旨意。当然你们对朕有何期望,趁今天这个机会,同样可以开诚布公地说出来。”
“陛下,臣等的家眷能否跟随而去?”当即有一名官员问道。
“当然可以啊。”朱翊不假思索。
“臣等的俸禄呢?会因此而减少吗?”又有一名官员问道。
“诸位放心,俸禄非但不会减少,反而加倍给你们发放,但希望你们记住朕刚才说的话。此去虽然任重道远,但也不是没有一番作为名垂千古的机会。只要你们用心用力,一定会开创出一个美丽富饶的东番。等到那一天,朕会设立东番行省以示鼓励嘉奖。”
这话说得各位官员心里一暖,刚才他们还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赴义的凄凉感觉,顿时感觉舒服多了。
……
这次廷议,虽然称不上十全十美,但问题终究还是解决了。
首先军队的问题,由兵部尚书吴兑负责从各行省抽调,共计两万精兵,届时交由宣府同知马栋。
两万这个数字,是大家一块儿商议定下来的,感觉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的话朝廷负担太重,少了的话又无法保证东番的稳定与安全。
军队的问题解决了,跟随朱翊钧前往东番的文官也确定下来,就以刑部侍郎邱为首,虽然不全是罚跪午门的那二十多名官员,但都是朱翊钧亲政后被重新召回启用的人。
尽管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情愿,但一来他们的处境尴尬,二来朱翊钧又要他们,再加上朱翊的撺掇与各项福利加持,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这时候倘若退缩,那他们反对朱翊支持朱翊钧就成了空口号。至少不能表现出他们迎难而上的决心。
朱翊也算抓住了他们的心理,读书人不是讲究高大的气节吗?
除了在廷议上确定下来的官员,朱翊还下旨各大小衙门,任何有意向的官员都可以申请前往东番。
当然也包括全国各地的居民。鼓励东南沿海那一带的居民前往东番。
有没有主动愿意去的先且不说,但朱翊开出的福利的确诱人。
官员包括士兵俸禄一概翻倍,居民去了东番绝对能分到可耕种的田地,而且每月都发放生活补贴,发放的标准是朝廷普通士兵的一半。
至于资金援助方面,朱翊也已经想好了,就将朱翊钧曾经送给他的新婚贺礼翻倍送回去。
这个数目可不小,而且还是第一笔援助资金,后续肯定追加。
总不能一下子给得很多。
援助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力更生创造财富的能力。
施人以鱼不如施人以渔嘛。
倘若他们过去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援助他们再多也没有用。
这些问题都解决后,其实还有一个问题让朱翊有点焦心,因为不是依靠政策与他的权力能够解决得了的,那就是后宫中朱翊钧的女人。
数量虽然不是很多吧,与三千佳丽还相差甚远,但据《起居注》记载,被朱翊钧临幸的妃嫔包括宫女也不少,毕竟从万历六年春大婚至今已经过去了好多年,一年总得临幸一些。
多少其实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安置她们,如果她们全都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跟随朱翊钧而去倒无所谓,路是自己选的嘛。当初被临幸或许被逼不情愿,但只要情愿跟随朱翊钧而去,朱翊还是欣然同意。
可问题是并非所有女子都愿意,甚至都有不愿意出宫的,就更别说跟随朱翊钧去东番了。
那这部分女子怎么办?
郑妙谨可以留在宫中继续做她的淑嫔,那是情况特殊,其她被朱翊钧临幸过的女子,朱翊可不敢留,可她们又赖在宫里不愿意走。
郑妙谨协助李之怿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感到头痛。
强迫她们吧,她们哭哭啼啼,说与朱翊钧本来就没有感情;可不强迫她们吧,总不能留在朱翊身边。
李之怿与郑妙谨也心知肚明,说与朱翊钧没有感情多半只是借口,更大的原因是去东番存在着太大的未知,倘若能留在宫中,至少可保证安逸。
郑妙谨更是当着朱翊的面儿调侃道:“都怪你,当初若不是你答应给她们自主选择的自由,她们现在也不会赖在宫里不走。要不,你将他们全部收了据为己有算了?”
朱翊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女人不在多而在精,再重申一遍哈,我有你们三个就够了。”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呢?她们不愿意跟随番王而去,你又不愿意留她们在身边,且答应两宫太后要善待她们,倘若这时候将她们遣出宫,那她们指定被人说三道四,日后生活更是不堪,着实会害了她们的。”
朱翊点点头,不得不承认郑妙谨所说的不无道理。
所以也不得不答应:“既然如此,那就让她们留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