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馨儿对李之怿道:“你们先坐会儿哈,我去叫你爹回来。”
“不用了。”李之怿忙道,“我与大哥这次偷偷进京,就是不想被人发现,还是等爹晚上回来吧。”
宁馨儿是个聪明人,一点即透,不然眼前小两口子也不会如此装扮。
待得晚上李得时回来,一见自己女儿与女婿,大吃一惊。
宁馨儿对当前的形势或许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李得时清楚不过。
此时进京不是羊入虎口的节奏吗?
然而静下心来仔细一琢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这不正是自己女婿吗?不进京救赵灵素才叫意外呢。
李得时也不纠结这个,既然都已经进京来了,那就商量重点。
所以他直截了当地问道:“好女婿准备怎么救赵灵素?”
“素素被幽禁在景阳宫,恐怕唯一的办法是向皇兄要人。”
朱翊如是般回道。
这个问题,他在进京的途中想了又想,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想绕过万历皇帝救赵灵素几乎不成立。
即便当时能救出赵灵素,可事后待万历皇帝发觉,龙颜大怒,后果谁敢承担?毕竟这件事是万历皇帝一手策划主导的,当然不会容忍有人背着他将赵灵素放了,要放也只能由他放。
别说朱翊,哪怕是李太后,肯定都不敢背着万历皇帝私自放人。
所以无论如何休想绕过万历皇帝。
要救赵灵素,万历皇帝必须点头。
只是这样一来,肯定也超出万历皇帝意外。他肯定想不到朱翊会再次偷偷进京,而且还开口向他要人,那是不是得坐下来好好合计合计?主导权绝对在他手里。
这些李得时都能想到,“好女婿,这样做太危险了。”
“没有其它更好的、又能保证救出赵灵素的办法。”朱翊道,“至少我与之怿暂时都没想到。”
“求你娘也不行吗?”
“我娘要是能救,早就救了。”
李得时心里头也清楚这一点,因为京城里的人都在盛传,李太后之所以闭门不出一心扑在佛宗上,就是因为拗不过万历皇帝,不诵经念佛让她干什么?
见朱翊一副认真执着的样儿,李得时知道劝说也没用了。
关键是确实没有好办法。
他只得这般问道:“那女婿想好了退路没有?”
“我需要进宫见我娘一面。”朱翊非常确定一点:让李太后救赵灵素或许会迟疑,但若让李太后救他这个儿子,那李太后会奋不顾身。
这就是差别。
所以朱翊才觉得,与其让赵灵素身遭危险,还不如让他来承受。
也就是说,赵灵素有危险,需要他出面营救;而他有危险,李太后肯定会出面,不会坐视不理。
这样就等于是将矛盾焦点转移到他自己身上了。或者说为了救赵灵素,他将自己推进火坑。
朱翊相信这也正是万历皇帝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毫无疑问,对他而言,这样做也是最危险的,可没办法。
就在进京的当晚,也就是与李得时沟通完毕之后,朱翊先是去了张鲸的府邸,然后偷偷潜入宫里。
皇宫门禁森严,经过一番周折,抵达慈宁宫时已是丑寅之交,再过一个时辰天就要亮了。
朱翊本打算直奔李太后卧室,可听见敲打木鱼的声音。
声音是从佛堂传来的。
“这是没有睡,还是睡醒了呢?”朱翊摇头叹息,只好转身去了佛堂。
佛堂是李太后清修之地,不允许人随便进出,哪怕是她随身侍俾。
朱翊见四下无人,快速而入。
果然见李太后坐在那里一边敲打木鱼一边念经诵佛。
“娘。”朱翊轻轻喊了一声。
只这轻轻一声,显然对方已经听出来了,立即扭头,只是她手上敲打木鱼的犍锤没有停下。
可就在扭头的一刹那,朱翊一眼便认出来了,坐在那里的并不是李太后而是永宁公主。
“二姐,怎会是你?”
朱翊感到无比的诧异。
而几乎与他同时开口,永宁公主也诧异地道:“弟弟这个节骨眼儿上怎会进京来了呢?”
“娘呢?”朱翊着急地问道。
“弟弟是偷偷进京的吗?”永宁公主看起来比朱翊还要着急。
她也没有立即回答朱翊的问题。
“嗯。”朱翊点头。
“哎!”永宁公主深深叹了口气,“弟弟一向聪明,这时候进京作甚?”
“我要救素素。”朱翊明确地道。
“娘都无能为力,你能救素素?”永宁公主没好气地道,“除非你自己不想自由也被关起来。”
“娘呢?二姐为何在这里?”朱翊又问了一遍。
“哎,娘去江陵找你,你却跑来京城找娘!这事儿……”
朱翊大吃一惊,忙问:“二姐是说娘偷偷去了江陵?”
“素素已经将一切都告诉了娘。”永宁公主这才说开。
原来,李太后得知张居正依然活在人世的消息后心神不宁。
再加上念及小儿子朱翊想取而代之,而大儿子万历皇帝又执迷不悟。
更是让她感到揪心。
她很想见张居正与冯保一面,曾经的铁三角,问他们两个眼下这个困局到底该如何破?难道只能助小儿子朱翊反大儿子万历皇帝吗?
至于与朱翊商量如何救赵灵素以及放不放阳康,倒显得无关紧要了。
确实,对于皇位的更改,赵灵素与阳康的事儿,压根儿就不叫事儿。
当日赵灵素将真相告诉李太后时就问过她,要不要去江陵见张居正一面?
当时李太后没有明确表态。
事后一想,还真得跑一趟,不然她寝食难安,任凭她如何敲打木鱼念经诵佛,都不能让她静下心来。
于是乎去景阳宫探望赵灵素时,她自己又主动提及这一茬儿。
然而,身为太后岂能随便出宫?
可赵灵素真心希望李太后能去,就像当初跨越礼仪出宫,去张大学士府看望病重的张居正一样。
所以赵灵素给李太后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她也是从“替僧”受到的启发。
反正李太后如今深居简出,几乎不出慈宁宫半步,每天只知道诵经念佛。
那何不宣称闭门潜修一个月?
在此期间任何人都不接见。而将闭门潜修的任务交给永宁公主。
之所以建议永宁公主顶替,一来是因为她们母女俩长得极为相像,尤其眉宇间的那种神似,若非像朱翊那样熟悉,乍一看还真难以辨别。
二来,永宁公主向着朱翊,她绝不会将这个消息泄露出去。
再者,永宁公主是万历皇帝的嫡亲妹妹,万一事情败露,万历皇帝也许看在兄妹情分饶过永宁公主。
所以,由永宁公主代替李太后在佛堂闭门潜修一个月,而李太后自己则跨越世俗偷偷前往江陵。
恰恰朱翊进京了。
结果,一个来,一个去,两人刚好错开没碰着。
如此一来,朱翊心里着急。因为无论李太后失势与否,他都将李太后当作自己坚实的后盾。
有李太后在,他心里踏实多了。
即便让他为了救赵灵素锒铛入狱,他也不害怕;可李太后不在京,他就要好生掂量了。